我省規上企業立足本土需求穩增長、著眼海外市場覓新機
點燃新引擎 集聚新動能
俯瞰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的“深海一號”能源站。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馬汽車海口基地,工作人員正在討論新能源車升級方案。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邵長春
近日,在位于海口的海馬汽車海南基地,工人們正緊張忙碌著,一輛輛新車從流水線上組裝完畢,即將被運往海外市場。
今年以來,盡管受到疫情影響,疊加零部件采購成本、物流成本大幅上漲等不利因素,但海馬汽車出口量仍呈增長態勢。截至目前,海馬汽車海外銷量已累計超過10萬臺,全年出口更有望創歷年新高。
就在今年10月,海馬汽車已與俄羅斯合作伙伴達成合作意向,雙方計劃在俄羅斯開展SKD組裝合作。今年4月,海馬7X在菲律賓上市即成爆款,第一批車上市1個月即被搶購一空。在中東,海馬汽車今年前10個月的銷量也已過萬,海馬汽車的品牌力和影響力在當地與日俱增。今年9月,海馬汽車還與越南合作伙伴簽訂了合作備忘錄,計劃在越南以整車出口啟動合作,后續逐步過渡到CKD項目合作。
同樣是在9月,海馬7X-E智能純電動七座車在海南上市。作為海南自貿港生產的第一款智能純電動汽車,海馬7X-E也引起了海外客戶的廣泛關注。目前,已有來自巴西、緬甸、以色列、波蘭、墨西哥等國的企業咨詢合作,積極制定商業計劃。
“當前,海南正在加快自貿港建設,為海馬‘新出海’提供了更多機遇。”海南海馬汽車董事長盧國綱說,在中國汽車品牌勢能不斷提升,中國新能源汽車高勢能發展的大環境下,海馬7X-E也將成為海馬汽車出口的新的核心產品,海馬也將依托海南自貿港政策優勢,加強國際合作,為海南打造千億級汽車產業作出貢獻。
海馬不是個例。進入第四季度,我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積極響應省委、省政府部署,發揮“壓艙石”的作用,開足馬力生產,沖刺年度目標,為海南經濟穩增長作貢獻。
進入11月,在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黨委統一部署下,氣田黨支部積極統籌調配資源,多措并舉,堅定信心穩生產,以實干實績在深藍國土上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
“深海一號”氣田總監宋金龍表示,截至今年11月15日,“深海一號”氣田投產以來已經安全運行超過500天,產氣量跑贏年度計劃,累計產氣量超30億立方米,為下游民生和工業用戶提供了穩定的能源供給。
中國海油海南分公司為確保今冬明春保供任務圓滿完成,已提前制定了冬季安全生產和安全保供自檢自查工作方案,組織動員海上油氣田現場作業人員對重要生產設施設備開展全面隱患排查和重點維保,確保油氣生產處理系統在寒潮等極端天氣影響下保持良好運行狀態。
海口、儋州、東方、昌江等工業重鎮更是紛紛扛起責任,積極推進規上企業滿工滿產。
11月9日18時18分,大唐海口2×460兆瓦9F級天然氣發電項目1號機組順利通過168小時滿負荷試運行,正式轉入商業運營,這是海口市第一個大型清潔電源支撐項目,將打造我省首家“5G+”智慧電廠。
大唐海口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該項目具有電力和天然氣“雙調峰”的重要作用,能夠極大緩解海南海上天然氣消納問題,也將緩解海口區域電網空間安全保障缺乏負荷支撐的局面,對提升海南綠色用能品質,拉動社會經濟和就業增長都具有重要作用。
在儋州洋浦,百萬噸乙烯項目主體結構已完工,正在進行生產設備調試,計劃今年12月底投料試車。百萬噸乙烯及其下游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形成超千億的產業集群,成為海南工業的“新引擘”。
在華能海南昌江核電二期工程項目建設現場,8000多名建設者正在全力沖刺“3號核島內穹頂拼裝完成”“3號核島牛腿移交安裝”等年度目標節點,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該項目是我國“十四五”首個開工建設核電項目,也是近年來海南最大的能源投資項目,兩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自2021年3月全面開工建設以來,先后實現“一年雙開工”等重大里程碑節點目標,項目一級里程碑共5個,截至目前已全部提前完成;二級里程碑截至目前已完成12個,剩余6個按計劃有序推進。年度工程目標節點建安部分提前或按期完成7項,安全質量可控在控。
在東方市臨港產業園,海南精細化工二期工程丙烯腈、MMA裝置施工總承包項目近日也順利完工,預計年底投產。項目建成后,可年產20萬噸丙烯腈、7萬噸甲基丙烯酸甲酯,還可年回收廢酸21.4萬噸,原材料轉化率高達96%,過程廢料蒸發率達80%以上,大大減少了污水廢料焚燒污染,有力助推石化產業綠色轉型。
(本報海口11月20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