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港建設成效如何?
我省舉行聚焦自貿港政策落地實施和高質量發展專場發布會
海南日報???月13日訊 (記者 梁振君)4月13日,圍繞“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主題,“迎接海南省第八次黨代會系列新聞發布會——自貿港政策落地實施和高質量發展專場”在??谡匍_。來自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統計局的4位發布人分別從自貿港建設頂層政策制度設計、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與高水平自由貿易港相適應的稅收政策以及一系列經濟社會發展數據指標等方面,凝練展示了自貿港建設的喜人成績和積極進展。
近些年,海南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心懷“國之大者”,把牢政治方向,把握“闖為基調、穩為基礎、遠近結合、小步快跑”工作節奏,認真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堅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蹄疾步穩推進,實現了順利開局、蓬勃展開。
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已經啟動,海南都做了哪些準備?下一步有哪些重點工作任務和安排?據省委深改辦(自貿港工委辦)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宇飛介紹,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自《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發布后就成立了研究專班啟動相關研究工作,并形成《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總體框架思路》等系列研究成果,分領域推進相關工作。
李宇飛說,2022年是自貿港建設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的關鍵一年。今年初,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已經印發《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島封關運作準備工作任務清單》,明確了口岸規劃與建設、非設關地布局與建設、稅收政策安排、重大風險防控以及“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等11個方面64項重點任務,目前各項工作正按時序推進。下一步,海南將瞄準“2023年底前具備硬件條件、2024年底前完成封關各項準備工作”總體目標,全力以赴打好封關運作準備工作大會戰。
《總體方案》發布后一年多的時間里,財政部等國家部委按照《總體方案》的部署,密集出臺了11項自貿港稅收優惠政策,為海南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大政策活力,亮點紛呈。在發布會上,省財政廳副廳長楊雷透露,除了繼續完善“零關稅、低稅率”的稅收政策外,封關運作前海南自貿港稅制改革的重點是“簡稅制”,而2025年前“簡稅制”的工作重點,也是最具海南自貿港特色的稅制建設亮點當屬銷售稅改革。《總體方案》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都明確提出,在全島封關運作的同時,依法將現行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等稅費進行簡并,啟動在貨物和服務零售環節征收銷售稅相關工作。從稅制安排上看,銷售稅是海南自貿港初步實現貿易自由便利的基礎。實施銷售稅改革后,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相應不再征收,再輔以“零關稅”安排,可以切實降低進口成本,在全島封關運作時初步形成與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相適應的稅制安排。
楊雷說,銷售稅的“五稅合一”不是簡單的合一,也不是平移,而是創建一個新稅種,是稅制的重大變化,其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例如,“五稅合一”很大程度上簡化了海南自貿港的稅制體系,可以降低稅收征納成本,提高征管效率,也使得企業在運營、財務核算等方面更加便捷高效。同時,未來銷售稅在貨物和服務的零售環節征收,對于生產型企業來說,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將不再負擔這五種稅收,有助于降低企業稅負,增強企業活力。
另悉,從4月13日起,省委宣傳部將組織召開18場市縣專題新聞發布會,12場各省直部門專題新聞發布會以及4場重點園區專題新聞發布會,邀請各市縣和各有關部門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介紹各地各領域發展成效和經驗,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未來發展的思路和舉措,并回答記者提問。
高質量發展亮點
加快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制度體系
■自由貿易港政策累計達150多項,“1+N”政策體系“四梁八柱”全面成型
■“兩個15%”所得稅、三張“零關稅”清單、加工增值30%(含)以上免征關稅政策等有序實施,三張“零關稅”清單適用商品貨值77.2億元
■完成自用生產設備和原輔料“零關稅”政策調整,“中國洋浦港”國際船舶達33艘,海南省國際船舶總噸位躍居全國第二
把制度集成創新擺在突出位置
■設立全國唯一省級改革和制度創新獎,累計發布制度創新案例13批123項,多項案例獲得中央和有關部門肯定并在全國范圍復制推廣
■全面推進“放管服”改革。設立國際投資、貿易“單一窗口”,審批時限和整體通關時間大幅壓縮,“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實現市縣區全覆蓋,極簡審批成為全國標桿
■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實施國土空間用途審批“多審合一”,“機器管規劃”成為全國典型
經濟發展質量明顯提高
■“3+1”主導產業增加值占比達70%,南繁、深海、航天“陸海空”三大未來產業加快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連續四年保持40%以上的增速
■2021年,11個自由貿易港重點產業園區實現營業收入超1.3萬億元,以不足全省2%的土地面積,貢獻超過四成稅收和近三成投資
■2021年貨物貿易突破千億元,經濟外向度同比提升7.1個百分點
■“三篇消費回流文章”推動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
成功舉辦首屆消博會
離島免稅店銷售額高速增長,2021年突破600億元
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簽約引進22所國內外知名高校
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引進特許藥械品種首例超過200種,成為國際先進藥械進入中國的最主要通道
高水平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獲批設立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達7.2%、高出全國4.6個百分點,清潔能源裝機比重達70%、高出全國23個百分點
■實施最嚴“禁塑令”
■裝配式建筑面積連續四年倍增
■系統推進“六水共治”
■2021年PM2.5濃度均值為13微克/立方米,保持歷史最好水平,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99.4%
統籌發展和安全,牢牢守住風險防控底線
■全面提升風險防控意識,把握“管得住”才能“放得開”原則,全面建立“風險官”制度
■科學構建風險防控機制,成立15個由分管省領導牽頭的風險防控專項工作組,統籌各領域風險防控
■風險防控措施務實有效,社會管理信息化平臺和未設口岸區域64個綜合執法點建成運行,對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監管能力全方位提升
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脫貧攻堅成效在國家考核中連續三年獲評優秀等次,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65萬名建檔立卡貧困群眾全部脫貧
■“1小時三級醫院服務圈”全省覆蓋,“三醫聯動一張網”運行,“一市(縣)兩校一園一院”工程收官,“家門口上好學”和“小病不進城、大病不出島”正成為現實
數說近五年發展
“小步快跑”跑贏全國平均增速
■近五年,地區生產總值從4090億元增加至6475億元,經濟總量突破六千億元關口,年均增長6.6%,快于全國平均0.6個百分點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547億元增加至2498億元,五年年均增長10.1%,快于全國平均3.2個百分點
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
■三次產業結構從22.6:22.1:55.3演變為19.4:19.1:61.5,非農經濟占比提高了3.2個百分點,產業結構加快優化升級
■“3+1”主導產業
旅游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8%
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0%
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1%
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5%
新動能驅動作用增強
■2021年高新技術企業總數是五年前的近十倍,每年發明專利授權數從385件增至954件
■房地產開發投資占比從五年前的48%下降至去年的36%
■產業投資占比從20.8%提高至30.0%
其中制造業投資占比從2.7%提高到7.1%,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速達21.9%
開放水平全面提升
■近五年,全省新增市場主體增速保持在兩位數
其中2021年新增外資企業1981家,同比增長81.7%
■外貿進出口規模五年間翻番,年均增長14.5%,經濟外向度提高了5.8個百分點
實際利用外資由3.09億美元增加至35.19億美元,增長近十倍
物價水平保持平穩 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居民消費價格年均漲幅2.3%,其中2021年漲幅僅有0.3%,是五年來最低值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不足3萬元突破4萬元,年均增長7.2%
■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1843元增至18076元,年均增長8.8%
■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速均快于GDP年均增速
著力打造美麗中國海南樣板
■五年來,城市(鎮)PM2.5年均濃度保持在20微克/立方米以下
■近兩年連續保持在13微克/立方米,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好水平
■地表水優良比率保持在90%以上,2021年提高到92.2%,較2016年提高0.6個百分點
(文字整理/海南日報記者 梁振君 制圖/孫發強)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