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南自貿港)青年筑夢大道”研討會在京召開
關注自貿港青年發展 凝聚自貿港建設青年力量
海南日報記者 昂穎
“今天,我們齊聚北京,邀請青少年研究、文化旅游、創新創業、國際交流等領域的17名知名專家學者開展研討座談,想聽聽大家對在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如何服務青年群體、凝聚青年力量的意見建議。”9月15日下午,由團省委、中青報聯合舉辦的“中國(海南自貿港)青年筑夢大道”青少年動員引領服務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主辦方親切的開場白拉近了參會專家學者與海南的距離。
這是一場關于海南自貿港青年發展的“頭腦風暴”。研討會上,“國際化志愿服務”“區域協同合作”“創新創業支持”等關鍵詞頻現。與會人士集思廣益,廣泛進行思想碰撞,充分表達真知灼見,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背景下如何進一步提升組織動員青年、引領凝聚青年、聯系服務青年的能力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策略。
“如今,海南志愿服務參與面廣、參與度高、影響力大,志愿者已經成為海南社會治理的有生力量。”團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黨委書記張朝暉表示,海南自貿港的發展離不開志愿者的參與,要積極引導建設海南專業化、國際化的志愿者隊伍,加強志愿服務創新舉措,堅持從文化交流、社會治理等多方面入手,拓展志愿服務內容,適時推出一批志愿者典型,利用榜樣效應,輻射帶動廣大青年踴躍參與,讓青年在志愿服務中收獲成長。
“目前,海南自貿港建設蓬勃展開,會給青年帶來更豐富的創業機遇。”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副主任馬勇十分看好自貿港發展前景。他表示,海南自貿港的青年發展工作可以同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乃至東南亞等區域協同合作,優勢互補,拓展更大的青年發展格局和空間。同時,應進一步激發自貿港青年的創新潛能和活力,引導青年人才深耕創新、創業、文化傳承領域,積極投身海南自貿港建設。
“為青年創業者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務,大力營造年輕人的安居樂業環境和成長發展空間,讓城市更好地接納、包容和成就年輕人,有助于青年實現夢想。”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劉俊彥認為,海南自貿港可以借鑒“青年友好型”城市建設理念,著眼青年實際迫切需求,做到政策更有含金量、服務更有精準度;同時,鼓勵行業領軍企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參與各類青年創新創業孵化載體建設,不僅把青年“扶上馬”,更要“送一程”,進一步強化青年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青年是自貿港的未來。”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廉思認為,近年來,青年人口持續回流海南,海南自貿港已成為青年的“主場”。要立足海南自貿港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定位,注重發揮現有的社會主體、市場主體力量,探索建立青年發展的多元協同治理模式;同時,持續提升自貿港青年發展政策的頂層設計,加快形成有效服務于自貿港青年發展的量化指標體系和評估方法,搭建好“四梁八柱”,引領廣大青年融入自貿港建設。
(海南日報北京9月16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