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大將張云逸寫給兒子的信稱謂背后的故事——
“記住你是普通人,不要搞特權”
張云逸家書。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光東吾兒……”“親愛的光東同志……”
開國大將張云逸在兩封信中對兒子張光東的不同稱謂,背后牽出張云逸和小他54歲的小兒子之間有趣的故事,至今仍為張云逸大將紀念館負責人符戀津津樂道。
因為工作的原因,張云逸與妻子長期分居兩地,54歲才有了小兒子張光東,大兒子與小兒子相差近20歲,但是夫妻倆對張光東卻從不溺愛。平時張云逸常常教導孩子:“記住你是普通人,不要搞特權。”定居北京后,有人建議張云逸將張光東送到好一點的小學讀書,張云逸卻拒絕了,并說:“附近就有北池子小學,為什么要舍近求遠呢?讓光東多交一些勞動人民子弟的朋友,增加對勞動人民的感情,這對他成長大有好處!”
在張云逸大將紀念館展出的其中一封信中,他也是這樣寫的:“在西園得你來信知已安抵學校,第二天要赴綏化縣寶山公社新立大隊參加‘四清’運動,很好。這是你第一次和農民生活在一起,得到思想錘煉的好機會,了解農村階級斗爭的復雜性與尖銳性,了解農民過去受地主階級壓迫的殘酷情況,受日本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慘殺的痛苦,同時知道農民要求革命的迫切心情,這會引起你對農民的同情,站在農民方面,熱情地為他們服務……”
從小學到高中,張光東的履歷表家長那一欄,都只填母親的名字。1965年,張光東考入哈軍工,關于履歷表家長那一欄填不填父親,父子倆有過一次“精彩”的對話——
張云逸:“你填你母親,不要填我。”
張光東:“人家都填父親,為什么我不填父親?”
張云逸:“母親也是家長,這沒什么問題。”
張光東:“人家問我父親呢,那我怎么辦?”
張云逸:“那你說你父親出差了,不在這兒,不經常在北京。”
……
張光東后來回想那次對話,明白父親不讓填他的名字,是不讓子女搞特殊化。
在張云逸大將紀念館展出的另一封信,就是張光東在哈軍工上大學時收到的。信件開頭竟以“親愛的光東同志”相稱,這讓張光東吃了一驚:平常父親給他寫信都是稱“吾兒光東”,今天怎么突然改稱“光東同志”?難道父親不認他這個兒子了?
后來,張光東專門問父親為什么稱他“同志”,父親笑著說:“你現在是共產黨員了,我們都是黨員,黨內平等,就是同志了!”
再后來,父子倆的生活交往中,他們都是以“同志”相稱。張光東眼中,父親從來都是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的。
(本報文城5月27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