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高峰論壇與會嘉賓建議海南以產業發展為先
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推動海南鄉村振興
十二月十八日,二○二○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高峰論壇活動現場。 本版圖片均由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海南日報記者 王培琳 周曉夢
“鄉村振興最關鍵的還是產業振興”“鄉村振興要實現城鄉融合發展”“鄉村振興需要人才補位、產能補位”……12月18日,在2020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高峰論壇環節,與會專家以“海南鄉村振興實現路徑”為主題進行圓桌對話、深入交流,為海南鄉村振興提出相關發展建議。
鄉村振興要以產業振興當先
“鄉村振興產業當先,生態賦能,民生為本。”海南師范大學中國特色自貿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鋒認為,鄉村振興就是產業振興,而海南生態優勢比較明顯,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要堅持生態賦能,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探索生態發展振興之路,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
海南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海南熱帶農業與農村經濟研究院院長、海南鄉村振興首席專家柯佑鵬持相同觀點。
“海南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柯佑鵬認為,基于海南獨特的地理、自然條件,海南農產品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海南可在這一點大做文章。首先可以打造高端品牌,走小而精,小而美的高端路線。其次,可以在傳統工藝、現代農產品加工技術上進行深挖,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深度挖掘海南農業、農村優勢資源的深附加值。
實現鄉村振興要城鄉融合發展
“鄉村振興最終要實現城鄉的雙向流動。”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張照新認為,海南自貿港建設,發達的鄉村是重要部分,在推動海南鄉村振興,鄉村發展的過程中,海南自貿港建設是打通海南和國際等多種要素的通道。
張照新認為,除國際通道之外,海南鄉村振興還應打通城鄉通道,讓農民有機會成為城市居民,同時也允許城市的各種要素進入農村,從土地、宅基地方面著手,讓城市居民也可以自由進入農村,實現城鄉融合發展,資金雙向流動。在海南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盤活國際資源要素、國內先進資源要素,激活整個發展潛力。
此外,張照新建議,要讓農民更有意識進行現代農業發展,從而帶動整個農村發展。同時,要打造完善的高水平社會市場經濟體系,為鄉村振興提供支撐。
推進農業現代化需社會各界參與
12月16日至18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抓好農業生產,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
農業是鄉村振興的產業主體,發展鄉村產業,首要任務是建設現代農業。在北京吉奧集團董事長、農業博士段然看來,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道路,最難的還屬農業現代化。
“在整個國內區域對標,海南地區的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道路,仍面臨著人才補位、產能補位等問題,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段然表示。
為了更好助力海南鄉村振興,段然已經準備帶領公司落戶海口,與海南聯手打造具有現代化標志的農業產業,促進鄉村產能提升,讓企業與海南共同發展。
(本報海口12月18日訊)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