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黃凌燕:
“春燕”銜泥筑農戶增收平臺
■ 本報記者 梁君窮
日前,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名單公布,陵水黎族自治縣“80后”姑娘、海南滴滴沃家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凌燕獲此殊榮。“我很珍惜這個榮譽,接下來我將繼續扎根陵水,堅持‘誠信踐諾’的經營理念,借助電商平臺為更多農戶打通銷售渠道,助力脫貧攻堅。”剛參加完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的黃凌燕激動地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9月1日,南海熱帶氣壓逼近海南,陵水下起了暴雨。此時黃凌燕剛在海口參加完培訓會。按照計劃,9月4日一大早她就要從海口飛往北京參加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頒獎儀式。但9月1日這天,她還是匆匆趕回了陵水。
“臺風來之前已經叫家人去看了,但還是不放心,一定得自己看看才安心。”9月2日,黃凌燕趕到了陵水本號鎮亞欠村,這里讓她放心不下的正是陵水大坡亞欠香粉蕉農民專業合作社種植的香粉蕉。
辭職回鄉創業
2014年,黃凌燕辭掉導游工作返鄉創業,借助互聯網與果農對接做起果蔬銷售生意,在做生意的同時,黃凌燕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了“不賺錢”的扶貧工作中。
2017年9月,一次偶然的機會,黃凌燕得知香粉蕉作為當地主要的經濟農作物,卻一直存在銷售的困難。“當在現場看到大片成熟的香粉蕉,因為沒人采摘而爛在樹上時,我心里非常難受。”從那之后,黃凌燕決定通過自己的電商平臺幫助村民銷售香粉蕉。
她抓住香粉蕉不打農藥、天然種植、口感好、甜度高的優勢,以“原生態農產品”為賣點進行推銷,將香粉蕉的平均收購價,由原來的每斤8角錢提升到每斤2.5元,當年就帶領亞欠村49戶貧困戶成功脫貧。
“你們摘多少我收多少。”在本號鎮行溝村,許多村民對黃凌燕說過的這句話印象深刻,但這句話的背后,卻有不為人知的艱辛故事。
高價收購貧困戶農產品
今年1月,海南辣椒價格低迷,收購商也比往年減少許多,行溝村的貧困戶李亞專聯系上黃凌燕:“燕姐,我的辣椒遲遲沒有收購商來收,你能不能幫我尋找銷路,要不辣椒就爛在地里了。”
“好,你們采摘,我來賣,在市場收購價基礎上,我提高1角至2角錢,你們摘多少我收多少。”聽到貧困戶有困難,原來只做水果收購的黃凌燕答應了。
黃凌燕多方聯系,了解到今年的辣椒市場供大于求,內地很多收購商沒有意向在春節前到海南收購辣椒。若按當初的承諾,收購價格高于銷售價格,她將略有虧損。初步預估虧損額度后,黃凌燕還是如期收購李亞專的辣椒。
然而,其他的貧困戶知道李亞專聯系有人收購辣椒后,紛紛找他幫忙。結果黃凌燕發現每天都是3萬斤至4萬斤的量,大大超出了她的預想。看到貧困農民充滿期盼的眼神,黃凌燕還是決定信守承諾“你們摘多少我收多少”,并額外調集資金和貨車,如期將李亞專等貧困戶的辣椒收購完。
從開始幫助李亞專銷售辣椒,到最后遍布本號鎮、提蒙鄉、群英鄉等鄉鎮的幾十戶種植辣椒的貧困戶都成為黃凌燕的收購對象。
打造更好銷售平臺
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少,加有黃凌燕微信的人會看到,黃凌燕常常會在朋友圈“吆喝”著救急銷售各種扶貧產品。大家說,她就像一只春天的燕子,一直在忙著銜泥。
“我更希望需要救急的農產品少一些,可以打造一個更好地銷售平臺,讓優質農產品銷往更遠的地方,幫助更多農戶增收。”9月6日下午,帶著榮譽回到海南,黃凌燕信心更足,“接下來我想努力打造一個扶貧產品的集散中心,想把這些零散的扶貧產品集中規范起來,把扶貧產品的品牌、銷售平臺做得更好一些。”(本報椰林9月6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