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海口1月19日訊(記者 馬珂)1月19日,在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第四場記者會上,省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將努力建設與海南自貿港發展相適應的衛生健康體系和制度。
發布會上,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周國明表示,2019年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在堅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力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等“6個堅持”下,全年共投入15.4億元,啟動1279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標準化建設;I級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已達67個、II級省級臨床重點專科62個、III級省級臨床重點專科52個,國家級中醫藥重點專科已增加至13個。各市縣共組建家庭醫生簽約團隊2164個,將專項救治大病病種增加至25種;完成學生眼疾病篩查73.4萬人,超額完成年度任務。
2020年,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將重點抓好公共衛生體系改革和能力提升,加強重大傳染病防控。同時深化公立醫院改革,促進醫院高質量發展,強化城市緊密型醫聯體和縣域醫聯體建設,力促醫療資源向基層向農村下沉,并抓實民生實事項目。
周國明表示,2020年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關鍵之年,省衛健委將努力建設與之相適應的衛生健康體系及制度,重點要在“擴數、拓面、提質”上下功夫、求突破。
“擴數”就是要增加醫療衛生資源總量。在研究編制好“十四五”規劃之余,進一步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專科服務體系的同時,大力引進衛生專業人才、學科帶頭人,推動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發展。
“拓面”是在布點的基礎上實現全覆蓋。各市縣要大力發展健康產業,形成全面開花、省市縣同步推進的良好局面;要使醫改、醫養結合、慢性病防治示范區和健康城市創建等各類改革盡快形成經驗并在全省推廣;此外還要使食品安全監測、生活飲用水安全監測、疾病監測等實現全省覆蓋。
“提質”就是要在數量和覆蓋面基礎上提高發展質量。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要以提高人均預期壽命為抓手,實施健康海南行動,尤其要把新生兒死亡率、意外傷害死亡率降下來。為此要打造全省的醫療衛生信息系統,醫院業務管理系統,以及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同時以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健康產業發展等工作。
周國明稱,隨著自貿港建設的推進,來瓊工作的外國人和境外人員的醫療保障、醫療保險、傳染病防控等將成為需要解決的新課題。省衛健委將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做法,結合海南實際,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自貿港衛生健康制度,為適應自貿港建設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