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許振凌:
建設現代科技館體系
推動科普高質量發展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邱江華
當下,以實體科技館為依托,統籌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數字科技館等協同發展的科技館體系,在培養公眾科學興趣和科學素養、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和支撐科學技術進步的作用日益凸顯。為此,省政協委員、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許振凌建議,加快建設現代科技館體系,促進海南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海南自貿港建設夯實全民科學素質基礎。
許振凌表示,目前海南建成并對外開放2座縣級實體科技館,在建7座科技館。海南常態化開展流動科技館巡展工作,有科普大篷車10輛,農村中學科技館11座,各行業領域主題科普館30座左右,累計服務群眾200萬人次。但總體來看,海南還存在實體科技館影響弱、資源整合不夠等問題。
許振凌提出,建議強化政策支撐,把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納入海南省“十五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等總體規劃,加快制定海南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實施計劃,力爭通過3年至5年的時間,全省每個市縣都能擁有一個綜合性的達標實體科技館。
許振凌還建議,要做跨區域大科普,鼓勵支持多種模式聯動建設現代科技館體系。比如積極探索合作建館或通過既有設施改造建館模式、探索試點適合科技館體系可持續發展的總分館制建設和運行模式、鼓勵社會化力量及專業行業資本參與科技館體系建設與運營等。
“此外,還要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流動科普設施及農村中學科技館服務。”許振凌說,可以建立科普大篷車省級資源共享中心,探索省統籌、市縣調配實施的科普大篷車車載資源共享互換機制。提升數智化科普產品供給及服務能力,開發多形態數字化科普資源,實現科技館體系的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和智慧共享。
(本報海口1月14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