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生
“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用改革的辦法和市場的力量破難題、促發展。”政府工作報告在打造效能政府上的這一表述,引發與會代表、委員熱議,也讓會場之外的人們充滿期待。
一席話何以能引發這么多的共鳴?又何以能讓人如此期盼?說千道萬,歸根到底,它講到了人們的心坎上,點中了需求的“穴位”。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到底有多么重要,能釋放多大能量,從上海浦東破解“一把椅子”監管難題的例子中就可以窺見一斑。
多年前,在上海經營面包店的人對這樣的事情都不陌生:如果面包店沒有椅子,屬于食品流通行業,歸工商管;如果多了一把椅子,可以堂食,屬于餐飲服務單位,監管部門就變成了食藥監。其實,加減一把椅子,面包店的經營范圍并無本質區別,但由于人為的“分段監管”,直接后果之一就是看似清楚的監管界限,在實際操作中成了一團亂麻,給市場主體添了堵。針對這樣的情況,2014年1月,浦東打響了上海市場監管體制改革的“第一槍”。當地創造性地把散落在不同監管部門的權力整合到一個部門,并形成“一次出動、全面體檢”的執法機制,既提升了政府監管的效率,又減輕了市場主體的負擔。
化繁為簡,提升效能,激發活力。這方面,海南也有不少亮點,比如率先在全國推行商事登記“全省通辦”制度。以前,海南的企業要登記注冊,程序多、手續繁、效率低不說,還容易出現“吃拿卡要”的問題。針對市場主體的痛點、堵點,海南大膽探索,充分發揮大數據賦能作用,上線了“海南e登記”平臺。通過這一平臺,企業可以在線自主申報登記注冊,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監管方式變化的背后是觀念更新。在市場監管中,到底是讓市場主體圍著監管轉,還是監管主動順應市場需求、變化?前者是傳統的管理思維,后者則是現代的服務理念。秉持不同的觀念,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實際上,無論是上海還是海南的創新做法,之所以能夠產生良好效果,正在于敢于打破陳舊思想的條條框框,善于樹立先進的觀念理念,探索出新的制度機制,所謂有破有立、破立并舉。
思路一變天地寬。當前,海南發展站上了新的起點。新起點,不僅意味著使命之新、機遇之新,也意味著情況之新、問題之新。把握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顯然不能蹚老路子、翻“老黃歷”,而要具備新眼光、尋求新辦法。可以說,解放思想、敢闖敢試、大膽創新的力度有多大,破解難題的效果就有多好,改革發展的進度就有多快,市場主體、群眾的獲得感就有多強。
以新應新,以變應變,續寫更多創新故事,海南發展的勢頭將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