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干事鄧鴻森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發表演講時表示,在新冠疫情帶來的“漫長嚴冬”中,我們已看到幾束陽光,疫苗已陸續開始接種。我們要進一步加強全球的創新、生態系統,讓創新的想法盡快成為現實,造福全人類。
他說,在經濟表現上,我們已看到了亞洲出現的復蘇萌芽。即使是在疫情之前,亞洲的創新力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全世界有70%的專利申請來自于亞洲。在全球創新指數上,中國、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始終躋身表現最好的國家之列。
中國知識產權系統和創新生態系統得到長足發展僅僅用了短短幾十年的時間。2020年,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數據,中國是專利申請數量最多的國家,這也是中國一向重視知識產權帶來的結果。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要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這使得中國的知識產權生態系統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中國“十四五”規劃也將把中國知識產權發展帶入新的階段。
鄧鴻森表示,在世界大變局中,我們看到成員國用創新和創造打造經濟增長的引擎。我們致力于和成員國攜手合作,打造一個平衡、生機勃勃、前瞻性的世界知識產權體系,造福全人類。
要想做到這一點,我們不能只將知識產權作為一個法律工具,而要作為一種催化劑,催生企業的增長、就業以及經濟的增長。每年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今年的主題是“知識產權與中小型企業”。中小企業在亞洲經濟和各國經濟中居于核心地位。有三分之二的亞洲私營企業是中小型企業。我們一定要大力支持創業者和中小型企業,幫助他們把創意和想法轉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