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海南省委就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建議:
優化服務體系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自由化
本報海口1月16日訊(記者羅霞)引進外資,對于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民盟海南省委建議,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更好地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在建設自由貿易港背景下,海南吸引外資面臨重大歷史機遇,國內外投資者齊齊把目光聚焦海南。”民盟海南省委提出,當前,海南利用外資總體規模偏小。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全方位開放的更高層次,這為海南在服務業領域擴大利用外資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民盟海南省委建議,把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提高利用外資水平列入各級黨委、政府和各園區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建立內外資平等同權的投資促進體制機制,加大對外商投資的保護,不斷優化外商投資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外商投資便利化、自由化。圍繞企業需求在“減”字上下功夫,推進審批流程再造,建立跨部門協同辦理機制,最大限度地簡化審批環節、壓縮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為企業提供貼身服務,推進外資企業擴大投資,以商引商。用好各種渠道、各類資源,大力推介海南自貿港營商環境。
“要建設與國際接軌的載體,營造對外商有吸引力的國際化氛圍。”民盟海南省委提出,著力增加營商環境的國際要素,推動相關硬件和軟件與國際接軌。比如建設具有國際化標準的甲級寫字樓、公寓以及學校、醫院等配套設施;設立涉外服務超市、涉外圖書閱覽室、涉外調解工作室、世界商人之家活動中心等;全面規范公共場所英文標識;培養雙語家政服務員等。
此外,要加強營商環境立法,為持續增強營商環境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建立有效的外商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及外商維權服務平臺,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公眾監督的方式,切實保障外商投訴渠道暢通,且保證每有投訴必有專人跟蹤直至問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