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林鵬:
歷經風雨,產業發展更堅韌
2024年9月10日,林鵬(左二)和文昌涉農部門有關負責人商量恢復生產對策。(受訪者供圖)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文昌雞養殖基地廠房前,幾人神情嚴肅、討論認真。背后幾株光禿禿的樹梢,透露照片拍攝時間。
“那天是2024年9月10日,超強臺風‘摩羯’登陸文昌后的第5天,我們正和涉農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在災害現場商量恢復生產的對策。”翻閱2024年的手機相冊,省政協委員、海南傳味文昌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鵬,向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展示了這樣一張照片。
照片里,林鵬身上的襯衫被汗水沁透,如此狀態是他救災期間的常態。
“2024年,公司產值較前年原本預計可實現15%的增長,但‘摩羯’的侵襲打亂了所有。”林鵬說,這場超強臺風造成該公司約200萬只雞受災,損失超2000萬元。“打擊很沉重,為了盡可能挽回損失,我們必須馬上自救。”
搶修廠房、轉移雞苗、搶救傷雞……爭分奪秒,不僅為公司,更為該公司帶動的數百名養殖戶。
“相較企業,農戶的抗風險能力更差,為了不讓他們失去發展信心,我們提出‘不讓農戶虧一分錢’,損失全部由我們承擔;同時也向文昌市有關部門提出了給予受災農戶欄舍修復補貼、種苗補貼、出島銷售補貼等建議,均被采納。”他表示,這些舉措讓農戶恢復生產的積極性高漲,該公司也于災后第6天迅速恢復正常生產。
到了年末,林鵬算了一筆賬:2024年,公司利潤大幅增長,實現歷史第二高。
產量減少了,利潤卻增長了,如何做到?
“這得益于我們自救及時,極大提高了受災雞苗存活率;更重要的是,我們始終堅持的‘降本增效’策略取得了成效。”林鵬口中的“降本增效”,指的是節約不必要開支的同時持續加大研發力度,進一步改良文昌雞品種性能,讓其肉質風味、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效率等指標更優秀。
“目前,我們新選育的一個文昌雞品系取得了新進展,正在進行品種審定。”林鵬介紹,除了加大研發投入,該公司也在產能擴張、產業鏈延伸等方面持續發力,“預計今年二三季度,我們新建的生態養殖場、食品加工廠將投入使用,助力‘傳味’牌文昌雞進一步開拓市場。”
一只文昌雞,帶動一方產業、致富一方百姓。“今年省兩會期間,我將繼續關注這個行業,希望金融部門加大針對文昌雞的保險產品供給及保險覆蓋面,進一步提升產業抗風險能力。”林鵬期待通過完善政策舉措,促進文昌雞產業長足發展,讓越來越多文昌雞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海南日報文城1月9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