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趨優、動能轉強、效益提升
海南經濟轉型發展“邁大步”
■本報記者 羅霞 趙優
1月17日,在以“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為主題的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記者會上,“降幅大”“增幅大”是一組組數據給人留下的印象。
“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2.1%”“新設外資企業數和實際利用外資增速均超過100%”“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增長48.6%”……一個個數字,拆開看是行業領域發展走勢,合起來看就是海南經濟轉型發展的喜人成果。
過去一年,海南積極推進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扎實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未來產業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全省經濟社會呈現走勢向好、結構趨優、動能轉強、效益提升、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態勢,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看發展走勢向好
記者會上,省住建廳廳長霍巨燃在介紹房地產轉型發展時拋出一組數據:預計2019年全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2.1%,商品房銷售面積、金額分別下降42.1%、38.8%,銷售均價保持在每平方米1.5萬元左右,價格基本平穩……
“海南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調整產業結構,破除經濟發展對房地產的依賴。”霍巨燃說,實施全域限購政策一年多來,海南房地產業轉型取得初步成效,房地產調控基本達到預期目標,市場運行穩中有降,市場秩序總體良好。
這是海南主動調控的結果,是海南房地產轉型發展的成果,但對海南經濟發展而言,房地產投資和銷售“下去”了,新的“量點”從哪來?
2019年,海南面臨過巨大挑戰:一方面,國際國內經濟增速整體放緩;中央大規模減稅降費在帶來長期利好之余,短期內也帶來了一定的財政壓力。另一方面,海南主動作為調控房地產,結構優化的同時主要經濟指標全面承壓。
面對挑戰,2019年全省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趨勢向好。
從走勢中,可以看出去年海南主要指標走勢向好,GDP、財政收入、消費增速穩步上升,投資降幅逐月收窄。“去年,海南向高質量發展要效益、向結構調整要潛力、向動能轉換要動力,特別是全省迅速啟動‘兩個確保’百日大行動,力促經濟企穩回升。”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看轉型成效明顯
擺脫房地產依賴,海南如何從旅游業和熱帶農業兩大傳統產業中找增量?
“以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為抓手,海南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扎實推動旅游產業轉型升級。”省旅文廳廳長孫穎介紹,我省著力推進制度創新、優化營商環境,推進產業招商和項目招商;以國際旅游消費年活動為抓手提升旅游國際化水平;以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體育旅游示范區為目標推動旅游和文化體育產業融合發展。
聚焦“點線面”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海南不斷豐富旅游產品供給,積極打造十大旅游產品體系和深度旅游吸引物。
去年,海南多舉并進,在調結構、轉動能方面成果豐碩:
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海南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三大領域、依托五大平臺,培育發展十二個重點產業,打造現代產業體系。熱帶農業發展方面,海南積極推進一二三產融合,重點抓好橡膠、椰子、檳榔這“三棵樹”和冬季瓜菜的研發、生產。
現代服務業拓展新空間——互聯網產業快速發展,金融業強化對重點產業、重大項目的支持。三亞崖州灣科教城、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等啟動建設。
高新技術產業加快培育——積極發展“陸海空”新興產業。延展油氣產業鏈條,拓展醫藥產業發展空間等。
依靠十二個重點產業,未來我省將在此基礎上培育種業、深海和航天產業,讓產業轉型發展之路愈加寬廣。
看質量穩步提升
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等情況,被看作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標。“在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增大背景下,海南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屢創新高,增至566家。”省科技廳廳長謝京說,科技創新正有效助推海南經濟轉型發展。
利用外資,也給海南高質量發展增光添彩。“海南外商投資實現持續快速增長。”省商務廳廳長陳希介紹,海南舉辦了系列招商活動,進一步加大了外資跟蹤服務力度,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結合全省多領域情況看,去年海南發展質量穩步提升,高質量發展態勢良好:就業形勢保持穩定。落實就業優先戰略,我省切實保障高校畢業生、農民工、貧困勞動力、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全年新增就業14.5萬人。居民收入穩步提高。就業創業活躍、民生投入加大帶動群眾收入增長,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創新發展能力增強。加大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力度,各類創新創業平臺和服務機構達600家,新申請和授權專利數量分別增長44.2%和34.4%。生態環境鞏固提升。深入落實《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持續開展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水環境、土壤環境質量保持優良并持續提升。
此外,經濟效率指標得到改善。資本使用效率提升,穩投資成效在2019年逐步顯現,人員產出效率提升。
產業結構優化、投資結構優化、增長動力優化、消費結構優化;外向型經濟活躍度提高、創新活力提高、環境質量提高、經濟發展質量提高……海南用“四個優化”“四個提高”,為經濟轉型發展寫下精彩注腳。
(本報海口1月17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