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海堅持服務好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全方位提高城市品質,提升百姓幸福指數
萬泉河畔,惠民暖流潤心田
位于博鰲零碳示范區的椰林聚落。阮琛 攝
2024年12月22日,2024瓊海博鰲馬拉松在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鳴槍開跑。方山 攝
游客在博鰲書屋享受閱讀時光。阮琛 攝
瓊海塔洋鎮中心學校學生在學唱瓊劇。蒙鐘德 攝
3月13日,中央芭蕾舞團經典劇目《紅色娘子軍》“回娘家”海南駐場演出啟動儀式在瓊海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舉行。圖為演員在現場表演《軍民大聯歡》。蒙鐘德 攝
陽春三月,蝶舞花香。漫步在博鰲田園小鎮,現代化的會展建筑群與星羅棋布的南洋民居相映成趣,“國際會都”的氣度與“田園牧歌”的寫意完美交融,不僅令八方賓朋沉醉其間,更深刻重塑著當地的發展肌理。
自博鰲亞洲論壇落戶瓊海以來,這座濱海小城奏響了跨越式發展的協奏曲:“家門口上好學”照進現實,樂城先行區建設實現“大病不出島”,“菜籃子”工程確保群眾拎得穩當;人才安居房筑巢引鳳,特色產業遍地開花,百姓的“錢袋子”與幸福指數同步攀升。
流年似水飛逝,初心恒久不變。在瓊海,發展的成果由百姓共享,人民群眾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A
生態底色更濃
這是一座藍綠交織的花園之城
走進東嶼島,陽光在光伏板陣列上流轉出藍色的輝光,海風撥動著花朵風機,垂直綠墻如同會呼吸的生態帷幔,將建筑群編織進熱帶植物的脈絡中……這里,是我國首個零碳示范區項目——博鰲零碳示范區。
博鰲零碳示范區是中國首個獲得德國能源署“零碳運營區域認證”的項目,也是住建部與海南省聯合推動的綠色低碳示范工程,核心區位于博鰲東嶼島,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旨在通過創新技術和綠色建筑改造,推動低碳城市建設,展示中國在全球綠色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為保障博鰲零碳示范區順暢運行,瓊海發布《瓊海市博鰲零碳示范區管理辦法(試行)》,圍繞園林景觀生態化、建筑綠色化、可再生能源利用、固廢資源化處理、水資源循環利用、交通綠色化、運營智慧化建設、東嶼島外配套項目等8大類18個項目,發揮規劃的技術引領作用,建立全過程技術管理服務機制。
中鐵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示范區以技術創新為驅動力,以系統思維為指導原則,成功展示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輔相成、共同推進。將來,這個“綠色典范”預計將激發更多城市更新的范例,為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貢獻中國方案。
近日,瓊海還迎來一個好消息——瓊海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與海南中遠海運博鰲國際會展有限公司完成紅樹林碳匯交易簽約,打造碳中和會議,這是瓊海完成的首單碳匯交易,標志著瓊海正式啟動“碳交易”,助力綠水青山“好顏值”向金山銀山“好價值”轉變。
碳匯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實現森林生態價值轉化,助力實現碳中和的有效途徑。2024年,瓊海按照海南省碳普惠平臺的相關要求,采用《海南紅樹林造林/再造林碳匯項目方法學(HN2023001-V01)》開發了博鰲鎮沙美內海紅樹林碳匯項目,通過對82.6公頃的沙美內海紅樹林保護修復項目實施后形成的紅樹林生態系統進行碳匯開發,在20年計入期內預計可產生減排量總計2.8萬噸二氧化碳,市場價值預計超過150萬元。
“據初步估算,瓊海市博鰲鎮等沿海地區紅樹林、海草床等藍碳資源非常豐富,待開發的藍碳資源碳匯量在20年計入期內預計超過30萬噸二氧化碳,市場價值預計超過2000萬元。如何釋放這巨大的‘碳潛能’,創新路子是關鍵。”瓊海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瓊海將依托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和博鰲零碳示范區,創新打造大型活動(會議)碳中和、零碳機構、零碳金融網點、零碳工廠、生態司法損害賠償等碳匯應用場景,拓寬碳匯市場需求端,促進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事實上,近年來,瓊海重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作,率先制定了熱帶濱海地區城市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標準,建立瓊海市生態產品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碳匯等生態產品市場交易,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初步形成具有瓊海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模式。
瓊海還在不斷交出一份亮眼的綠色成績單:去年全年,瓊海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5%;地表水國控省控斷面、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等水質優良率達100%,近岸海域水質長期保持優良,萬元GDP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 35.44%;完成29宗土地污染地塊調查,新建改造6座生活垃圾轉運站,土壤質量穩定向好;聲環境功能區達標率100%。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藍天常在、碧水長流、空氣常新,已成為幸福瓊海的鮮明標識。
B
基礎設施更全
尋常巷陌,隨處可覓人間煙火
尋常巷陌,彰顯著幸福瓊海的人間煙火氣。城市幸福與否,百姓感受最直接。近年來,瓊海下足“繡花”功夫,做好城市更新改造,讓老社區新起來,古村落活起來,城中村靚起來,讓市民在煙火巷陌中感受到“高顏值”“好氣質”。
在嘉積鎮土產公司宿舍樓,小區內部道路平整干凈、道路兩旁綠樹成蔭。孩子們追逐、老人們圍坐,好一幅愜意溫馨的畫卷。
“改造前屋里漏水,道路坑洼,下雨天還常常積水。現在基礎設施改善了,大家很滿意。”小區居民李先生說。
嘉積鎮土產公司宿舍樓的改造是近年來瓊海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生動縮影。從洋溢在居民臉上的笑容,可以感受到大家對小區改造的認可。數據顯示,過去一年,瓊海推動城鎮老舊小區改造8個,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330戶,配售安居房源3857套。老舊燃氣管道更新改造233.38公里,惠及居民4.98萬戶。
近日,在博鰲鎮莫村,河道保潔員撐著小船清理河道,竹篙輕點處,驚起兩只白鷺。“以前我們這條河里垃圾雜草很多,經過治理,現在環境變好了,你看,來玩的人也多了。”莫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鐘可燦笑著指向岸邊稻田,不少騎行愛好者停下腳步在此拍照。
莫村是一個典型的博鰲村落,陳李河穿村而過,民居依河而建。白墻黛瓦的民居倒映在陳李河的碧波里,勾勒出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畫卷。說起村里的變化,鐘可燦感慨良多:“感覺環境一年比一年好,住著舒心。”
近年來,瓊海內外兼修推動鄉村發展,精心規劃全域和美鄉村,創建清潔鄉村120個、美麗庭院260戶,累計建成長坡鎮青葛村等20個省級和美鄉村,“海南·八方留客之旅”入選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去年,瓊海還不斷織密發展“交通網” ,特別是G9812高速公路延長線正式通車。瓊海博鰲國際機場至會山鎮車程由一小時縮短至20分鐘,瓊海率先成為我省首個實現“鎮鎮通高速”的市縣。
該項目主線路全長約24公里,同步建設石壁連接線約5.3公里。項目起點位于瓊海博鰲國際機場西側,與G9812高速公路萬泉互通相接,經瓊海市白石嶺、陽江鎮、龍江鎮,終點位于瓊海市會山鎮北側,接G9813萬寧至洋浦高速公路。
“博鰲國際機場樞紐互通是全省最大的樞紐互通工程,共設置15條互通匝道。”中交二公局G9812高速公路延長線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互通連接G98環島高速和G9812海瓊高速,是海南東部地區重要的高速“十字路口”。
與此同時,瓊海的國際航線持續“上新”。截至目前,瓊海博鰲國際機場已開通2條國際航線,市民出行更加便捷,瓊海的“國際范兒”更濃了。
C
文化底蘊更深
幸福文韻悠長
文化流淌、書香滿懷,是瓊海作為宜居宜業宜游幸福之城的密碼。
“萬泉河水清又清,我編斗笠送紅軍……”近日,中央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演員重回娘家瓊海,現場演繹了《常青指路》《軍民大聯歡》等經典片段。現場人山人海,吸引了眾多市民游客駐足觀看。
紅色娘子軍是瓊海一張亮麗的紅色名片。作為紅色娘子軍誕生地,瓊海一直把紅色娘子軍為代表的紅色文化資源作為重要抓手,持續深耕旅游市場,打造具有瓊海特色的紅色文化IP,在推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更好地弘揚紅色娘子軍精神,做好紅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工作。紅色娘子軍紀念園自2023年9月23日完成修繕并重新開園以來,已迎客超50萬人次。
走向世界的瓊海文化不只有紅色娘子軍。去年,南海更路簿專題展隨著文化旅游部走進斐濟,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了解瓊海這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展覽現場,瓊海市更路簿博物館館長王振忠詳細介紹了更路簿的由來和用法,分享了自己家族世代做船長的航海經驗及潭門當地的民俗文化。更路簿來源于先輩漁民用生命換來的寶貴航海經驗,700年來世世代代傳承至今。這不僅是南海漁民“做海”謀生的重要工具,更是中國開發利用海洋的珍貴歷史依據。
不論是以紅色娘子軍為代表的紅色文化,還是以更路簿為代表的藍色海洋文化,都是瓊海鮮明的精神文明標識。近年來,瓊海充分依托紅色文化、藍色文化,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以典型帶動、活動引領、制度約束為手段,通過一項項接地氣、有溫度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讓文明培育融入生活、化為日常。
如今,漫步在瓊海街頭,車水馬龍秩序井然,志愿服務開花結果;徜徉村鎮,村規民約口口相傳,鄉里鄉親情誼深重,移風易俗倡樹新風;閑逛商超,公益廣告隨處可見,文明創建熱潮涌動,文明力量潤物無聲……遍布城鄉的文明之花五彩斑斕,在瓊海大地競相綻放。
不久前,在長坡鎮歐村,一場送戲下鄉惠民演出活動精彩上演。一座簡易的露天舞臺,幾場精心編排的經典瓊劇戲曲,瞬間點燃了歐村的熱鬧氛圍。從《寒梅芳心》到《林攀桂》,演員們以精湛的演技和動人的唱腔,贏得了臺下觀眾此起彼伏的掌聲與喝彩。村民們紛紛表示,這樣的文化惠民活動不僅豐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更讓他們感受到了鄉村振興帶來的新氣象。
今年,瓊海還將繼續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容,力爭開展不少于80場的“春風村雨”“瓊劇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通過開展更多接地氣、聚人氣的文化活動,進一步充實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個人體驗是城市發展質量的一把尺,也是產、城、人深刻關聯的一面鏡。讓群眾更有歸屬感、安定感、幸福感,這是瓊海不變的追求和動力源泉。
幸福瓊海,正像一列開往春天的列車,動力十足,滿載希望。(本版撰文/紙儀)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