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一步加強理論業務學習,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政務信息是政治機關的刊物,代表著省委省政府的政治立場和工作風向標,采編信息工作必須提高政治判斷力和執行力,牢牢把握文章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用政治的眼光和思維去處理好每一篇信息。在采編信息過程中,不能僅做“搬運工”,既要站在基層的立場,實事求是,客觀地反映問題,更要站在省委省政府的政治高度分析研判,提煉總結,確保結論觀點全面、精準。編審人員要切實加強對重大政策的研討學習,平時主動溝通協調,列席省政府常務會、專題會等重要會議,對省委省政府領導講話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工作決策部署第一時間掌握消化,把好采編信息的“風向標”。
二、進一步完善會商聯審機制,力保采編信息“零差錯”。在嚴格落實“采、編、審”機制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信息會商制度,處室信息采編人員每天召開一次信息碰頭會,對原始信息進行“過濾篩選”,確定擬編信息內容,尤其是對一些重要又一時拿不準的信息,從不同的側面深入了解,進行二次“過濾”,不搞“倉促上陣”。進一步加大信息公開處與相關業務部門的聯審會審力度,對一些關聯度廣,信息內容涉及多部門多領域的綜合信息,盡可能讓有關業務部門參與審稿核稿,主動收集多方意見建議,群策群力,既充分吸收有價值的觀點,增強信息內容的厚實度,又確保刊發信息稿件“無差錯”。
三、進一步建立完善跨部門、跨領域的溝通聯系機制,切實拓展信息源和覆蓋面。建立完善“省級政府—有關業務部門—中央駐瓊單位—科院機構、高校—重要企業園區—重要媒體機構”信息骨干聯席會議制度,適時開展信息座談會,尤其是將一些省委省政府關注度高的企業、園區、高校、協會商會等納入“信息報送聯系點”,處室采編人員定期主動“走下去”溝通聯系,既要躬身下沉找信息素材,又要加強熟悉基層多領域情況,切實鍛造編審信息的“火眼金睛”。要建立微信群、智庫群,暢通信息交流渠道,開展網上學習研討、約稿會稿等活動,切實提升信息快速反應、快速調研、快速核稿的便捷度。
四、進一步抓好信息調研,切實提升信息的“含金量”。緊緊圍繞領導關心、市場關注、群眾關切的重點難點問題,精心策劃重要選題,采取專題調研、見聞調研、跨部門聯合調研等靈活多樣的方式,力求每一篇調研信息都能數據站得住腳根、觀點經得住質疑和推敲,建議具有可操作性和執行空間,切實為省領導重要決策提供高質量的信息。尤其是下大力氣做好上報國辦信息的“選題”調研,提升我省上報國辦信息數量和質量。針對采編難度較大又適合我省上報的國辦約稿信息,選派處里信息骨干下去指導,共同完成信息約稿任務。定期策劃我省重大改革、重大項目等反映海南特色經驗做法有關選題,有針對性向各有關單位約稿,并組織骨干力量深入調研,撰寫一批有份量的信息稿件上報國辦。
五、加強業務研討培訓,提升信息骨干的業務水平。當前基層信息骨干力量明顯不足,信息骨干青黃不接,普遍存在不知“報什么、怎么報”的問題,不同程度影響了采編信息的質量和效果。信息公開處每年分片區組織2-3次基層信息員培訓會;每年邀請國辦老師、外省同行專家來海南授課指導,全面提升基層信息骨干的業務水平,切實解決基層信息骨干能力不足的問題。
六、切實充實信息公開處信息采編人員的力量,補齊骨干力量明顯不足的短板。依靠多條腿走路,通過掛職、借調、跟班學習等方式,向所屬廳局、市縣以及有關省內媒體機構、高校科研機構等部門選調信息工作骨干力量,確保信息公開處長期有3-5名信息骨干主抓信息工作;充分整合社會優質資源,建立專家智庫,定期開展重大課題聯合攻關,切實提升信息工作水平特別是上報國辦信息的數量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