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8月7日以來,省政府辦公廳支援三亞抗擊疫情青年志愿服務隊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在省直機關青年志愿服務中隊的具體組織指揮下,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群策群力建立“1348”工作體系,以清單化、精細化、制度化推動三亞市崖州區文明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獲得了社區、駐點單位和崖州區志愿中隊的充分肯定。其中“三張表格”工作制度被海南日報、南海網、新華社海南分社等多家媒體及學習強國平臺采用刊發。主要工作和基本做法如下:
一、圍繞一個總體目標,堅持黨建引領
圍繞實現文明社區社會面清零目標,形成《文明社區新冠疫情防控小組實施方案》,堅持黨建引領,以組織建設為抓手,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一)夯實組織基礎。成立臨時黨支部,編入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專班臨時黨支部,每日傳達學習全省疫情防控會議精神及省直機關崖州區志愿服務中隊要求,對相關工作查漏補缺,確保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抗疫大局上來。
(二)理順工作職責。堅持“屬地管理”原則,嚴格遵循疫情防控規定,壓實壓細責任,與社區同志和醫護工作者共同協作、并肩作戰,積極參與到核酸檢測、信息采集、巡邏卡點、人員轉運、環境消殺、分發防疫物資等各項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志愿服務有序開展。
(三)完善議事機制。建立志愿者與社區包點單位工作溝通協商機制,適時召開社區防疫工作座談會、碰頭會,分析研判疫情防控風險點,對工作中發現的新問題、突發情況進行研究部署,確保思想統一、工作聚合。
二、建立“三張表格”,實現精準管控
建立“確診病例”“密接者”“全體社區人員”三張表工作制度,每日進行內容更新和數據分析,狙擊風險點、嚴控隱患點,實現對疫情全面精準管控的目標。
(一)靜態管理人員明細表,實現“圍住”目標要求。將社區410戶常住人口和55戶流動人口合計1211人按照核酸采樣區域分成8組,每組由志愿服務隊指定專員進行實名管理,將每日核酸檢測精準到人,以防止人員流入或流出,使志愿服務隊及社區人員整體保持穩定。
(二)核酸陽性人員明細表,實現“撈干”目標要求。將陽性人員進行匯總,對其制定管控、轉運、消殺、安撫等工作流程,第一時間將確診病例協調安排轉運,并對其居住場所進行消殺,同時對周邊住戶安撫情緒和宣講防控辦法,避免造成二次傳播風險。
(三)密接人員明細表,實現“篩凈”目標要求。將確診病例的密接者進行統籌管理,每日實行核酸單管檢測,同時積極協調密接者的轉運工作,將疫情傳播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
三、當好“四大員”,抓實重點工作
省政府辦公廳青年志愿服務隊踐行“戰斗員”使命擔當,發揮“服務員”“管理員”“宣傳員”“信息員”職能定位,抓緊抓實各項重點工作。
(一)當好信息員。夯實信息基礎,采取登門入戶的方式,迅速摸清社區人口底數,弄清陽性感染者、密接者和次密接者管理現狀。做好信息比對,核酸檢測結束后,及時導出檢測對象信息,與上一日檢測對象進行數據比對,篩出應檢未檢人員及新增加人員名單,追蹤未檢人員原因及新增人員的來源區域,動態更新社區管理人員明細表,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人員增減心中有數。
(二)當好管控員。制定精細機制,按照“社區網格化、網格網絡化、網絡責任化、責任清單化”的管理要求,對全體社區居民的精準動態管理。同時組建封閉管控組、核酸檢測及健康監測組、人員轉運組三個專項工作組,設立20余項工作清單及臺賬,制定8項工作制度,實行專人專管、清單管理。劃定精細線路,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研究設立固定的可覆蓋全社區的8條線路,志愿者逐戶摸排,逐人確認。用志愿者這根“線”,將社區居民分散的“點”聯結起來,通過指揮部協調指揮、主動調度,實現“點、線、面、體”四級精細化管理。處理精細問題,對密接人員,協調相關部門8小時內轉運至集中隔離場所。在轉運前嚴格落實足不出戶、上門采樣、健康監測等防控措施。發現核酸檢測陽性者,協調相關部門2小時內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
(三)當好服務員。梳理準確情況,堅持“主動了解、及時反饋、協調解決、確保落實”的工作原則,全面摸排整理居民生活物資供應流程體系,設立《居民物資需求落實清單》《“八類”重點人員臺賬》等清單,全面掌握居民物資供應情況。掌握準確問題,確定專人負責制,明確居民生活物資供應、防疫物資供應、重點人群醫療保障、居民心理健康服務等工作職責。開通居民物資供應聯絡熱線、重點人員就醫聯絡熱線等,多條渠道匯聚問題需求,暢通“信息路”,杜絕“燈下黑”。采取準確對策,堅持“細致準確、分級合理、聯絡及時、服務到位”的工作原則,設立分級分類就醫處理機制,明確八類重點人員醫療服務需求、就醫醫院及相關聯系人電話。志愿工作隊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為部分老人及小孩等無健康碼人員提前生成個人信息二維碼,提高核酸信息錄入的準確性,降低信息錄入錯漏的風險。
(四)當好宣傳員。營造良好氛圍,在疫情防控較為緊張的狀態下,不斷探索創新工作方法,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做法報告崖州區志愿中隊,其中報送每日一報16篇,被中隊納入每日工作亮點匯編10篇。堅持雙管齊下。充分利用工作人員不同分工,既利用信息采集的時機加強政策宣傳,又在巡邏檢查時及時勸阻教育,雙管齊下宣傳引導群眾理解疫情防控各項措施。用好三大平臺,用好短信、大喇叭、新媒體平臺,全天候宣傳疫情防控常識,并制作《致文明社區居民的一封信》《疫情防控八要八不要》等多項宣傳材料。
四、制定八項制度,完善各項措施
在“三張表格”精準防疫“作戰圖”的基礎上,探索建立“1+7”工作制度,實現從“精準化”到“精細化”的轉變。
圍繞疫情防控、社區治理和民生保障三項重點工作,結合《文明社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社區志愿服務隊制定了《文明社區封閉管控工作制度》《文明社區核酸檢測和健康監測工作制度》《文明社區物資和后勤保障工作制度》《文明社區環境消毒工作制度》《文明社區人員轉運工作制度》《文明社區垃圾分類清運工作制度》《文明社區心理關愛工作制度》等7項工作制度,以及六類16項工作清單。通過明確職責任務、建立工作清單、指定專人負責和嚴控時間節點,有效完成了從“個人管理”到“制度管理”的迭代,同時將“制度管理”和“清單化管理”有機融合,保障了各項工作有抓手、好落實、可追溯。
8月8日至24日,省政府辦公廳支援三亞抗擊疫情青年志愿服務隊共采集核酸檢測信息21037人次,開展政策宣傳350余小時,巡邏和卡點執勤600余小時,做好陽性人員13人、密接65人的轉運、消殺、布控等工作,實現連續13天陽性人員“零新增”,使三亞市崖州區文明社區從高風險降為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