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合作論壇海口舉辦
堅定綠色目標 共迎無限機遇
9月16日,以“全面推進市場化、加速跨產業融合,攜手實現碳中和”為主題的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在海口舉行。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攝
海南日報海口9月16日訊(記者 尤夢瑜)9月16日下午,2021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專題論壇之一的中德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在海口舉行。來自中德兩國政、產、學、研界的嘉賓分享產業、技術及項目合作經驗,研討碳中和愿景下的合作機遇,促進雙方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中德新能源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承辦,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就取得了熱烈反響。今年的論壇則為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德電動汽車產業合作提供又一對話平臺。
2011年6月,中德兩國共同發布了“中德關于建立電動汽車戰略伙伴關系的聯合聲明”,此后,中德電動汽車產業深度合作,碩果累累。當前,電動化和智能化的快速發展及汽車產業的低碳發展,會對未來中德電動汽車產業合作產生哪些影響?雙方面臨著哪些共性問題,又該如何尋找解決方案?論壇通過主題演講、圓桌論壇等環節一一回應。
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董事總經理Joachim Damasky表示,汽車出行領域要實現“碳中和”這一目標,必須采取措施加快變革,政府應制定戰略規劃,并保持框架長期穩定,以及對相關技術創新進行投資。與此同時,還需要支持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替代燃料,包括補貼措施等。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執行副總裁劉云峰在分享集團減碳戰略時也為兩國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提出建議:“充足的、容易獲取的綠色能源供給、協調穩定的政策法規法系、對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支持,以及中德在減碳領域的合作,都十分重要。”
中國一汽集團研發總院副院長、新能源開發院院長王德平在演講中概括了當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特征。首先,在產業政策方面,國家和地方的政策雙加持、雙驅動,推動了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其次,生態資源和核心技術雙重構和雙升級,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一個充分競爭的時代,整個產業生態在加速重構,汽車產品的技術在快速迭代。最后,在技術趨勢方面,整個平臺和性能定制雙融合、雙孿生。純電的技術平臺在發展,無論對一個車企的不同品牌,還是不同車企之間,平臺的借用和共享將成為趨勢,且平臺本身在不斷發展,圍繞個性需求和體驗的定制化產品將會成為未來整車產品差異的核心。
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德汽車產業合作機遇”圓桌對話中,來自同濟大學、寶馬中國、采埃孚股份公司、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嘉賓們共話兩國產業合作前景。展望未來,嘉賓們相信,依托堅實的合作基礎,懷揣共同的綠色愿景,中德新能源汽車產業將繼續在技術研發等諸多領域迎來更多合作機遇,創下新的佳績。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