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
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
(第五十二場)
——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
海關監管配套制度專場
實錄
(2025年10月31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處長、新聞發言人廖寶祺:
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歡迎大家繼續參加海南省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本場發布會是“海南自貿港政策解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五十二場——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海關監管配套制度專場。
經黨中央批準,海南自貿港全島封關運作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海口海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封關運作海關監管配套制度,并高質量做好了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的各項準備工作,以確保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平穩有序。為了幫助大家全面詳細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我們非常高興邀請到:海口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新聞發言人田濤女士,海口海關法規和綜合業務處處長郝純彥先生,海口海關關稅處處長馮云云先生,海口海關口岸監管處處長郭建盟先生。請他們介紹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關心的問題。
下面,我們首先請田濤女士作主發布。

海口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新聞發言人田濤:
海南自貿港將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啟動封關運作。為有效保障海南自貿港開放政策落地實施、封關運作平穩有序,海關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與高水平開放政策相配套的海關監管制度。下面,我就這些配套制度情況和海關支持封關運作準備工作情況進行發布。
一、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海關監管制度體系情況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后,實施以“‘一線’放開、‘二線’管住、島內自由”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一線”放開,貨物進出更加自由便利;“二線”管住,海關監管將更加精準高效。封關后海關監管從“一線”延伸至“二線”,監管業態復雜多樣,通關時效要求更快,統籌發展與安全任務更重。海關總署研究制訂并發布海關監管辦法、加工增值稅收征管辦法、“徑予放行”管理等5項配套制度,海口海關在海關總署指導下已發布了11項配套制度,細化對“零關稅”、加工增值免關稅、執行例外措施管理等海關管理措施。目前,與海南自貿港相適應的海關監管政策制度體系已初步建立,概括起來,體現四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堅持精準施策,助力高質量發展。“零關稅”政策擴圍增效,進一步擴大享惠范圍,允許自內地口岸進境并轉關至海南的貨物適用“零關稅”政策;對“零關稅”交通工具及游艇、自用生產設備以及維修用零部件實施監管年限管理,屆滿自動解除海關監管,企業可對貨物進行靈活自由處置。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進一步釋放政策紅利,放寬企業享惠門檻,擴大進口料件范圍,將海南自產料件納入增值部分,擴大加工增值累計的適用范圍,減少加工增值率核算頻次,助力海南高新技術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提升海南企業在國內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例外措施管理進一步簡化,對60種舊機電產品,取消進口許可證驗核要求,企業進口更加便利。封關后,海南繼續保留3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保稅政策,離島免稅政策再次進行大幅度優化升級,明天即將實施。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加持下,海南自貿港將有效發揮“零關稅+保稅+加工增值”等一系列政策疊加優勢,降低貿易成本,激活要素流動,構建海南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高質量發展。
二是堅持創新監管,推動高水平開放。在強化安全準入監管的基礎上,“一線”通關更便捷,對不涉及檢驗檢疫和許可證件管理的進口“零關稅”貨物、保稅貨物實施徑予放行,申報項目從105項簡化至33項,通關效率大幅提升。“二線”監管更精準。實施分類管理,海關在“二線口岸”海關監管通道對“零關稅”貨物、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貨物、放寬貿易管理措施的貨物實行管理,其他國內流通貨物按現行規定管理,最大程度便利海南與內地人員貿易往來。大幅壓縮“二線”出島申報項目,實施“分批出島、集中申報”通關模式,降低企業通關成本,有效提高通關效率。島內管理更靈活。“零關稅”貨物進口后,海關以企業為單元建立電子賬冊,實施電子化跟蹤管理,“零關稅”貨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自貿港內可自由存放,不設存儲期限。
三是堅持“智慧+信用”,促進貿易便利化。建設海關智慧監管平臺,與海南“單一窗口”、港口(機場)作業系統互聯互通,將海關監管有效嵌入到貨物現有出島流程中,與安檢等部門加強合作,實現貨物“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站放行”;加強數據共享,建設“一人一碼、一企一賬、一物一鏈、一呼一應”的大數據池,構建大數據模型,開發“零關稅”、加工增值免關稅、離島免稅等智慧監管場景,充分運用新技術和智能裝備設備,打造海關智慧監管體系。實施信用管理,對全省8萬多家外貿經營主體進行信用分級分類,對高級認證企業、“白名單”企業降低查驗率和稽核查頻次,實施差異化管理。
四是堅持協同共管,深化綜合治理。海關加強與省商務廳、財政廳、營商環境建設廳等多個部門建立協同機制,在享惠主體審核、加工增值企業備案、自產貨物認定、數據信息共享、信用體系建設、口岸應急處置等方面全面加強合作,形成職責明晰、配合密切、協同發力的新機制。積極配合省公安廳、打私辦等部門,積極發揮反走私聯防聯控機制作用,進一步強化對非設關地、非海關監管通道的反走私綜合治理,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二、海關推進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準備工作情況
海口海關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海關總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舉全關之力,全力打好封關運作攻堅戰,封關運作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
一是封關運作軟硬件基礎全面夯實。10個“二線口岸”已建設完成,并于今年2月25日通過國家驗收,監管設施設備滿足海關監管需要。海南自貿港海關智慧監管平臺3月底上線試運行,已順利實現與海關總署署級系統、海南“單一窗口”、港口(機場)作業系統等互聯互通,經多輪次測試演練,系統運行平穩。
二是海關監管制度體系初步建立。聚焦封關運作政策實施和海關監管場景,建立完善海關配套制度體系,涵蓋稅收征管、通關監管、賬冊管理、風險防控等各個環節。組織開展大培訓、大宣講,舉辦海關業務實操培訓52期,參訓關員超2400人次。開展進市縣、進園區、進企業政策宣講40余場,覆蓋2萬人次。
三是封關運作測試演練全面推進。開展“全流程、全要素、全覆蓋、大樣本、實戰化”測試演練,聚焦“試主體、試硬件、試系統、試人員、試流程、試協同、試風險”,組織300家企業參加測試演練,涵蓋企業資質備案、賬冊設立、加工增值率核算、“一、二線”通關、島內流轉、風險聯防聯控和應急處置等業務場景,不斷查漏補缺,完善提升,確保10個“二線口岸”有序運行。
四是風險防控持續筑牢。全面梳理“一線”“二線”“島內”46個監管場景,研究制定細化200余條防控措施。建立業務風險大模型93個,成立集業務管控、監控指揮、風險防控、監督內控“四控一體”業務運行監控中心并實體化運作,強化對重大、敏感、系統性風險的監控分析、預警提示、聯動處置。加強與地方公安的聯系配合,持續重拳打擊離島免稅“套代購”走私,織密織牢口岸反走私安全防線。
今天距離全島封關運作還剩48天,已全面進入倒計時“沖刺”階段。海口海關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錨定目標,全力以赴,以更強責任勇擔使命,以更大力度攻堅克難,以更實舉措推動落實,以更多協作凝聚合力,以更優監管促進開放,以更高安全守護國門,確保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平穩有序。
謝謝!
廖寶祺:
非常感謝田濤女士的詳實介紹。接下來,請記者朋友們提問,提問前通報自己所代表的媒體機構。下面開始提問,請舉手示意。有請最后一排這位男記者提問。
答記者問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直播海南記者:
封關后,“零關稅”政策有較大變化,海關對“零關稅”貨物的監管有哪些新的變化?

海口海關關稅處處長馮云云:
感謝這位記者提問。與封關運作前的政策相比,封關后,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比較顯著的變化有兩個:
一是“零關稅”商品覆蓋面顯著提高。全島封關運作后,進口“零關稅”商品將實行負面清單,由進口征稅商品目錄取代此前的“零關稅”商品正面清單。“零關稅”商品范圍將由目前的1900個稅目擴大至約6600個稅目,約占全部商品的74%,比封關前提高53%。
二是政策的限制條件進一步放寬。“零關稅”貨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可以在享惠主體間流通,免于繳納進口關稅。6600個“零關稅”稅號中,化工品、礦產品、機械以及計算機設備、紡織品、電子設備占比較大,且大部分屬于中間品,在享惠主體間流通免于補繳進口稅收,有利于促進生產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增強產業競爭力,形成產業集群效應。
為擴大放大政策實施效應,海關在充分總結前期監管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海南自貿港發展,進一步優化完善了海關監管,主要有以下3個方面特點。
一是對符合條件的“零關稅”貨物設定監管年限,屆滿自動解除海關監管。繼續對從事交通運輸、旅游業的享惠主體進口的“零關稅”交通工具及游艇以及符合條件的享惠主體進口的“零關稅”自用生產設備實施清單分類管理,對屬于清單內的實施海關監管年限管理措施,屆滿自動解除海關監管。對按照政策規定用于維修的“零關稅”零部件,自完全裝配之日起,實施3年的海關監管年限管理,屆滿自動解除海關監管。此外,對實施監管年限管理的“零關稅”貨物,不再要求享惠企業報送年報。
二是自內地口岸進境轉關運輸至自貿港的貨物,可適用“零關稅”政策。根據海南自貿港“零關稅”政策,享惠主體經“一線”進口征稅商品目錄以外的貨物,才能享受“零關稅”政策。考慮到海南航線少、口岸條件受限等實際情況,為促進“零關稅”政策進一步釋放效應,經商相關部門同意,對自內地口岸進境通過轉關運輸進入海南自貿港的貨物,允許適用“零關稅”政策。按照“零關稅”貨物清單和2024年進口數據測算,至少擴大30%享惠面。
三是“零關稅”貨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自貿港內可自由存放,不設存儲期限。封關后,在符合環境保護、安全生產等要求的前提下,“零關稅”貨物及其加工制成品在海南自貿港內不設存儲期限,存放地點可以自由選擇。經“二線”進入內地,海關不征收緩稅利息,可為從事物流貿易的企業進一步降低經營成本。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國際旅游島商報記者:
封關后,在“二線”實施的“分批出島、集中申報”措施具體指什么?便利性體現在哪?

海口海關法規和綜合業務處處長郝純彥: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分批出島、集中申報”是海關對監管貨物經海南自由貿易港“二線口岸”進入內地時創新推出的一種通關便利模式。在該模式下,企業可先分批辦理貨物的出島手續,經任一“二線口岸”實際出島后,只需在次月25日前再及時歸并出島貨物數據并辦理集中報關與繳稅手續即可。這樣不僅可以解決小批量、高頻次貨物出島需多次申報的痛點,而且能大幅減少企業人力投入,顯著提升物流周轉效率。
該模式的便利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申報要求更加簡便。海關監管貨物自“二線”口岸出島參照進口管理,一般要求貨物需完成報關手續后申報核放清單離島;而“分批出島、集中申報”模式下,可將報關手續延遲至次月25日前集中履行。例如,某企業每月分10批次出島貨物,一般模式需辦理10次報關手續,新模式僅需1次集中報關,報關頻次減少了90%。二是口岸選擇更加靈活。一般模式下貨物出島口岸需與報關單申報口岸一致,而“分批出島、集中申報”模式允許企業可通過海南自貿港任一“二線口岸”分批出島,集中申報時只需按最后一批次實際出島口岸填報即可,物流調度更加自由。三是繳稅期限更加寬松。一般模式下貨物出島需逐票按規定繳納稅款。“分批出島、集中申報”下,企業集中繳納稅款時限最高可延長至56天。如某家企業7月1日出島的海關監管貨物,按此模式最遲可于8月25日辦理集中申報和繳稅手續,不僅為企業預留了充足的集中申報準備時間,同時也延長了辦理繳稅期限,有效減輕企業資金流轉壓力。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上海東方衛視記者:
今年7月23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海關總署通報了加工增值政策在封關后的4個方面的優化。請問優化后的加工增值政策將為海南企業帶來哪些新的機遇?
馮云云:
感謝這位記者的提問。封關后的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相比封關前有四個方面優化:一是企業享惠門檻更低,取消了對享惠企業鼓勵類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60%以上的限制,部分鼓勵類產業營收占比達不到總營收60%以上的企業也可適用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二是進口料件范圍更廣,在此前僅允許保稅貨物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將“零關稅”貨物納入適用范圍,可有效發揮“零關稅+加工增值”疊加效應。三是加工增值計算公式更優,將海南自產貨物價值從境內采購料件價格中扣除,相當于將自產貨物價值納入增值部分,更有利于企業加工制成品增值率達到或超過30%,享受免關稅政策。四是加工增值累計的適用范圍更寬,對于保稅貨物經過上下游不同企業加工制造產生增值的,增值部分可以累計計算,累計規則的適用范圍從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擴大到全島。
這些優化帶來的機遇,我想可以從三方面概括:
一是有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封關后,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的進口料件范圍擴大到“零關稅”進口貨物,因“零關稅”貨物在經“二線”進入內地時不征收緩稅利息,企業使用“零關稅”貨物加工并適用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時,總體經營成本比使用保稅進口料件更低。同時,海關還進一步簡化了加工增值率核算頻次,進一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提高內銷整體效率。
二是有利于帶動本地特色產業發展壯大。將海南自由貿易港自產貨物價值計入增值部分,將有利于本地產業融入加工增值體系。如一家企業“零關稅”進口未烘焙的咖啡豆生產速溶咖啡粉,經測算增值率達不到30%。該企業在國內料件中使用50%海南自貿港自產的咖啡豆,在進口料件價格、成品銷售價格不變的情況下,加工增值率超過30%,其內銷到內地,可以免于補繳進口未烘焙咖啡豆的進口關稅。這樣的優化不僅可以讓企業更容易達到增值條件,還能帶動海南自貿港本地種植業、養殖業的發展。
三是有利于海南產業延鏈補鏈強鏈。累計規則的適用范圍擴大到全島,可以通過延伸產業鏈,推動上下游產業聯合適用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不僅降低企業整體運營成本,還有利于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協同發展。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封關后,海關在“二線口岸”實施智慧監管,主要體現在哪里?

海口海關口岸監管處處長郭建盟: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按照“‘一線’放開什么、‘二線’管住什么”的原則,海關在“二線口岸”的監管對象主要為“零關稅”貨物、放寬貿易管理貨物、享受加工增值免關稅政策的貨物,上述三類貨物出島需向海關申報,并從“二線口岸”海關監管通道通行,海關在此實施監管。其他貨物從非海關監管通道通行。封關后,海關將實施以“智慧+信用”為核心的監管模式,實現“二線口岸”通行“低干預、高效能”。具體來說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設施設備智能化。目前,全省10個“二線口岸”共設置27條海關監管通道,并可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動態調整,均配置H986等智能化檢查查驗設備,海關智慧監管平臺已建設完成并正式上線運行,已與海南“單一窗口”和“二線口岸”港口機場信息化系統互聯互通。
二是布控作業精準化。貨物運抵“二線口岸”前,海關依托“一企一賬”“一物一鏈”大數據池,綜合運用智慧風控模型,自動開展風險研判,根據風險等級精準下達布控指令。我們根據企業信用等級情況分類施策,對高級認證企業、白名單企業依次減少查驗頻次,重點關注名單企業按照規定提高查驗頻次。
三是數據采集智慧化。貨物抵達“二線口岸”時,我們依托智能卡口、物流監管平臺、大數據分析平臺等系統,在海關監管貨物運抵“二線口岸”時,自動采集并即時生成標準化運抵信息,提升物流數據的準確性與時效性。在空港“二線口岸”,創新應用電子條碼,通過掃碼即可快速調取貨物信息。被布控的出島貨物運抵“二線口岸”卡口時,即觸發海關布控指令。
四是監管作業精細化。對少數需查驗的貨物,海關優先采用H986等智能化設備實施非侵入式查驗。我們建設了查驗預約及反饋信息的信息化平臺,企業可在線預約、實時接收查驗計劃與結果,流程全透明、可追溯,減少企業等待時間。同時,搭建放行信息自動校驗系統,實現“秒級”校驗,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海南特區報記者:
在支持海南特色產業發展方面,海關有哪些具體的舉措?
郝純彥:
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海口海關高度重視支持海南特色產業發展,今年以來就支持海南特色產業發展共出臺47條支持措施,重點有以下三個方面措施:
第一,全力支持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海口海關支持離島免稅新政落地,實施高效的離島免稅“即購即提”“擔保即提”模式,創新無人機配送免稅品監管模式,中秋國慶雙節期間購物金額9.44億元、購物人數12.29萬人次、人均購物金額7685元,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3.6%、3.2%、10%,為第四季度離島免稅市場成功迎來開門紅。助推海南空港、海港“兩個樞紐”建設,在空港口岸實施“空空中轉”“機坪直提”“空側直轉”等便利化舉措,今年以來美蘭口岸直航進口貨物整體通關時長均保持全國前列;深化瓊粵桂“并行港”“多式聯運”海關協同監管模式,實施遠程屬地查檢改革,創新進口食品及原材料“三同三溯”監管模式,通關時間壓縮近七成。便利人員跨境往來,著力提升出入境旅客通關體驗,實施入境先期機檢、智慧電訊檢疫、快速登臨檢查,通關時間壓縮近半。
第二,持續放大海南特色產業效應。支持海南保稅維修產業壯大發展,一站式飛機維修基地維修服務能力全面提升,今年1—9月海口空港綜合保稅區維修產業持續高速發展,保稅維修貨值459.6億元,同比增長83%。服務康養產業發展,推出“‘零關稅’藥品器械+特醫食品臨時進口”政策包,海南“零關稅”進口藥械政策項下享惠貨值已突破3億元,累計為享惠主體減免稅款超4000萬元,服務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更具競爭力。優化保稅油加注政策,海口海關率先在全國實施保稅油加注供油船舶“一船兩用+跨關區直供”集成創新模式,經測算,該方式可為企業每月節省租賃船舶費用約90萬元,年均可為企業節約成本1080萬元。
第三,支持熱帶特色高效農業做優做強。服務種業振興,推動“進境種苗跨關區附條件提離”首單業務落地,保障科研用種苗存活率提升至95%。優化檢驗檢疫模式,我關對活體動物、冰鮮肉制品、水產品、蔬菜水果等鮮活易腐農食產品設立屬地查驗綠色通道,對出口農食產品“即報即放、即報即批”。1—9月共保障我省水產品、農產品出口額超137億元、增長超四成,服務荔枝等海南特色水果遠銷白俄羅斯等10余國家。提升實驗室檢測效能,在落實全國海關實驗室檢測時效要求基礎上,突出自我加壓,對進口新鮮椰子檢驗時間不超過5日,對飲料、酒類、糕點餅干類、干堅果類等食品檢驗時間不超過7日,大幅壓縮實驗室檢驗時長,提高法檢貨物的通關效率。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謝謝。
廖寶祺:
謝謝郝純彥先生的回答。記者朋友們還有沒有其他的問題?如果沒有,本場發布會答記者問環節就進行到這里。發布會后各位記者如果有進一步的采訪需求,歡迎和我們省新聞辦的工作人員進行聯系,也請網友們關注“海南發布”“海口海關12360”微信公眾號,以及“海南省網上新聞發布廳”平臺后續發布的相關信息。
再次感謝4位發布人,同時感謝各位記者朋友們的積極參與。本場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