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為珠寶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
“真香”政策讓首單加速變N單
海南京潤珍珠工人正在分揀作業。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對海南自貿港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王海的感覺是,“真香!”
21%的稅,省了。
他帶領海南京潤珍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京潤珍珠),今年1月拿下海南珍珠加工制造行業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第一單,企業進口一批珍珠原材料,加工增值內銷立減21%的進口關稅成本。
1.63萬粒珍珠,買了。
海南京潤珍珠乘政策東風,對接全球資源,“月月有進口”,“首單”以來共進口珍珠1.63萬粒,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享惠首單加速變N單,節約稅負成本超過100萬元。
惠企好政策,企業愛用常用。
從一域試點擴大至全域應用,試點企業超200家,享惠貨值累計突破100億元……海南加力推進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擴圍實施,持續釋放政策惠企紅利,賦能千行百業,激活產業發展澎湃新動能。
“海南好政策,企業新起點”
“海南好政策,企業新起點。”作為海南京潤珍珠總經理,王海的職業生涯滿是“珍珠”,已在珍珠行業浸淫超過20年。他說,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帶給企業全新的發展機遇。
年初的一幕,王海至今難忘。1月10日,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海水珍珠打“飛的”,從海口美蘭國際機場報關入境。他安排專人接機,從機場口岸將貨物打包好,快速轉運至企業珍珠加工車間。
“南洋金珠,品質上乘。”在車間初次看到這批進口珍珠時,王海捏起一粒實測,借著燈光一過手,一眼就能分辨出珍珠品質。海水珍珠,以粒論價。如何用好,不負璀璨?
“好珍珠,還需好創意。”海南京潤珍珠副總經理林志成介紹,該企業按照“以銷定產”原則,根據銷售終端一線反饋的實際訴求,由資深珠寶設計師進行創意設計,匠心打磨作品,精準滿足目標客戶群體需求。
珍珠項鏈、珍珠吊墜、珍珠手鏈……匠心生動體現在“一粒一策”上。林志成告訴記者,每一粒嚴選的海水珍珠,通過私人訂制的創意設計,成為消費者極富個性化的特色貼身飾品。
創意加工,珍珠“增值”。1月22日,在海口海關監管下,海南京潤珍珠生產的首批海水珍珠產品從海南銷往廣東市場,總貨值8.36萬元,企業享受減免關稅1.76萬元。
這是見證歷史的一天。林志成介紹,成長在海南自貿港,海南京潤珍珠完成珍珠加工制造行業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首單業務,創造全國珍珠行業里程碑式新紀錄。
從“保稅”到“零關稅”
從進口到內銷,海南京潤珍珠僅用時12天,就打通首單業務全流程,將海水珍珠產品推向市場,送往消費者手中。此時,海水珍珠的貨物性質也發生了改變——“保稅”變為“零關稅”。
“來自國外的保稅原材料貨物,暫緩繳納各種進口稅費,可以避免占用大量寶貴的流動資金。”王海說,在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支持下,企業加工后的珍珠產品銷往內地,減免21%的進口關稅。“零關稅”的珍珠,以更強的成本優勢,提升企業開拓市場綜合競爭力。
揮別“保稅”,進入“零關稅”,海水珍珠的狀態變化無縫銜接。這得益于一個必要且重要的“魔法變身房”——進口原料庫。它面積不大,不到20平方米,卻儲存著企業進口的所有海水珍珠,是加工增值蛻變之旅的起點。
起初,海南京潤珍珠對進口原料庫具體標準并不熟悉。而監管場所建設不及時,將直接影響企業政策享惠效率。
“這里就像海關監管區,企業必須接受海關全程監管,海水珍珠的儲存、加工、裝配作業在指定的場所空間開展。”海口海關所屬椰城海關企業管理和保稅監管科副科長王詒彬和同事多次深入企業,一對一輔導企業完善監管場所設施設備。
為滿足政策監管要求,原料庫須是獨立的場所空間,和國內原材料儲存地進行物理硬隔離,堅決防止國內國外貨物混放。王詒彬透露,這個原料庫還必須裝上高清監控設備,攝像頭可360度旋轉,設備24小時在線運行,視頻素材至少要儲存30天,“監控系統接入海關智慧監管系統,確保海關關員可以隨時隨地監管,這是政策風控的必備要求。”
先立后破,管得住,才能放得開,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
從今年1月160粒海水珍珠起步,至今7個月,海南京潤珍珠的珍珠進口用量就達到1.63萬粒,總貨值超過500萬元,為企業節約了111萬元的關稅成本。接下來,該企業還將加大海水珍珠進口力度,得益于自貿港優惠政策,一年下來有望省下關稅成本約250萬元。
政策優勢轉為產業動能
“頭回客”變“回頭客”,海南京潤珍珠政策享惠“打了個樣”。有了示范,越來越多企業跟進,真切嘗到政策“甜頭”。
蘭蒂斯(海南)珠寶有限公司完成海南自貿港首單彩色寶石加工增值免關稅業務。走進海口綜保區,該公司鉆石珠寶加工廠房內,一塊塊進口的彩色寶石經過分揀、切割、雕刻、打磨、拋光等工序后,出落成一件件晶瑩透亮、造型精致的彩色寶石飾品。借助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企業生產的彩色寶石飾品,內銷到內地可減免8%的關稅。
“每年彩色寶石業務量過千件,貨值超千萬元。”該公司總經理楊睿介紹,公司持有的ALA彩寶專家是比利時王室御用珠寶商沃爾弗斯的旗下品牌。企業扎根海南自貿港,從境外進口優質彩色寶石,加工制造彩色飾品,在自貿港政策加持下,品牌的特色產品將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珍珠、彩色寶石、翡翠玉石……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首單加速變N單,享惠持續擴容。截至目前,戴比爾斯、寶格麗、謝瑞麟等眾多國內外知名鉆石珠寶品牌及配套企業已在海南落地,產業集群效應凸顯,上下游協同著力構建全鏈條發展生態。
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把政策優勢轉化為產業新動能。
從從最初的海關高級認證企業,到海南省內企業的全覆蓋,更多企業參與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試點,迎來發展新機遇。據海口海關統計,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已實施4年,截至目前內銷貨值累計超過百億元,共免征關稅約8.1億元。
海口海關關稅處處長馮云云表示,該政策緊緊圍繞海南自貿港產業發展方向和經營主體的需求,推動海南更好聯結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加快聚集全球優質生產要素,促進海南制造業發展和產業集聚。政策享惠行業惠及千行百業,包括糧油加工、醫療器械、鉆石珠寶、高性能新材料等各類生產制造企業,助推海南企業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
(本報海口8月24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