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全球首艘智能研究與教學實訓兩用船“新紅專”輪抵達海口新海港。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黨朝峰 攝
海南日報海口7月1日訊(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黨朝峰 卓上雄)7月1日上午8時許,全球首艘智能研究與教學實訓兩用船“新紅專”輪抵達海口新海港,即將在海南多個港口巡展。
今年是中國航海日設立20周年。在7月11日中國航海日即將到來之際,中遠海運集團、大連海事大學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百川向海——“新紅專”輪致敬海上絲路文化巡展,于6月16日從大連出發,為公眾帶來豐富多彩的航海科技和文化展示活動。
本次文化巡展將于7月2日至7月3日在海口新海港、7月5日至7月6日在儋州洋浦港、7月11日至7月12日在瓊海龍灣港等地相繼開啟。
據悉,“新紅專”輪長69.8米,設計吃水3.5米、設計航速18節,排水量1480噸,由中遠海運集團與大連海事大學共同研發建造,于2024年7月交付。該船在自主航行、船岸協同、海上智能船舶移動試驗驗證平臺、虛實融合沉浸式智能教學實訓等方面實現了技術上的新突破,使我國智能船舶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了解到,該船既是新一代智能船舶技術應用與綜合試驗的高端平臺,為我國智能船舶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又是智能航運高端人才培養平臺,為探索創新未來航海人才的培養模式提供堅實保障。
巡展期間,參觀人員可登上“新紅專”輪,近距離感受智能船舶的獨特魅力,了解其先進的智能系統和創新技術。同時,巡展還將通過主題展區、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介紹我國造船技藝和航海技術的發展歷程,展現海上絲路文化的深厚底蘊和時代價值,讓更多人領略到航海文化的博大精深。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