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拍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目前,該園的孵化區、加速區、引領區和國際離岸區已引進阿里巴巴集團、普華永道、鳳凰金融、字節跳動等企業入駐。本稿圖片均由海南日報記者 張茂 攝
■ 海南日報記者 計思佳 通訊員 張余雪
一塊電子屏幕,一間“空中會議室”,一批招商引資項目。
3月20日下午,紐業態(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宏芯亞太(海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愛夢(北京)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分別通過“云簽約”的方式同海南復興城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以下簡稱復興城產業園)今年的招商工作拉開序幕。
2015年6月,乘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春風,復興城產業園拔地而起,成為海南“互聯網+”創新創業示范基地和互聯網產業聚集區,相繼打造了孵化區、加速區、引領區、國際離岸創新創業大廈,成為海南創新創業新高地。
作為我省重點產業園區,近兩年,復興城產業園緊跟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發展規劃和需求,以制度創新、產業創新為突破口,調整升級產業定位,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主導,培育智能物聯、數字貿易、金融科技和國際離岸創新四大垂直產業集群,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自貿港開放新窗口。
2019年,園區新引進企業約200家,累計注冊企業784家,同比增長34%。其中,總部經濟關聯企業50家,規模以上企業33家;就業人數約3260人,較上一年增長7%,為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貢獻。
騰籠換鳥 建設四大垂直產業集群
海南雪揚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復興城產業園的E棟。公司辦公室的大屏幕上數據閃爍,通過該公司研發的智能穿戴設備——安頓預警手表,將采集、統計的用戶健康狀況全部轉化為可視數據,在屏幕上得到實時顯示。
“依托中醫+人工智能+大數據,系統可以對用戶心率、血壓、血糖等數據進行一站式監測,定時發布個人健康報告。通過建立個人健康模型,一旦用戶有心梗、腦卒中風險,預警中心客服會在發病前24小時緊急呼叫120,確保客戶生命健康。”海南雪揚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助理沈志芬介紹,該公司專注于物聯網及大健康領域,2019年入駐復興城,已在海南發展了1300多名用戶。
作為剛剛起步的創新創業公司,該公司目前共有15名員工。在沈志芬看來,入駐復興城產業園,除享受優惠政策,眾多互聯網企業形成的聚集效應以及良好的發展氛圍更是公司看中的。
以海南雪揚科技有限公司為代表的智能物聯行業正是復興城產業園瞄準的垂直產業集群之一。
從2015年開園打造眾創空間聚集區,到發展互聯網產業生態鏈,再到定位打造總部企業聚集區和國際離岸創新創業服務平臺。梳理復興城近5年的發展軌跡能發現,園區緊跟我省產業政策和發展規劃,不斷調整其目標定位。
“面對海南自貿港建設這個千載難逢的歷史發展機遇,園區正調整升級產業定位,將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主導,以智能物聯、數字貿易、金融科技和國際離岸創新為核心的四大垂直產業集群,實現突破性增長。”海南復興城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王喜歡介紹。
為優化產業結構,實現提質增效、騰籠換鳥,園區針對正在運營的孵化區、加速區、引領區總計5萬平方米的空間進行調整,將按四大垂直產業集群重新規劃。同時,在原本每年30%淘汰率的基礎上對入駐企業加大考核,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企業以騰出空間,重點引進外向型、技術先進型和引領型等高質量發展企業。
四大垂直產業集群的培育離不開科技和人才的支撐。
“作為重點產業園區,我們既要成為‘政策洼地’,更要打造‘技術創新高地’。”海南復興城產業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亮說,園區計劃與華為公司合作,建設“智能物聯公共服務平臺”,為進入海南的智能物聯企業提供創新平臺。此外還計劃與中國有線電視網絡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共同建立“海南5G應用聯合實驗室”,為落地5G企業提供應用開發實驗和業務應用環境。同時爭取國家級“智能物聯產業”和“光電人腦研究機構”等研究中心落地園區。

在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企業享受著舒適的辦公環境。
優化服務 培育國際化、專業化團隊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復興城產業園的招商引資事宜也逐漸步入正軌。24日上午,在園區招商部,海南日報記者看到幾十位戴著口罩的員工在各自崗位上接待來訪的意向商戶、通過電話和企業溝通,隨處可見緊張和忙碌。
人群中,今年剛入職的西班牙籍員工羅明很是打眼。因為負責國際招商業務,她的電腦屏幕上密密麻麻羅列著一長串國際企業信息。“我正在和這些企業挨個聯系,向他們宣傳、講解海南自貿港發展前景,以及投資優惠政策,希望能說服他們入駐復興城產業園。”
因看好海南自貿港未來巨大的發展潛力,近兩年,字節跳動、映客、普華永道等知名企業紛紛入駐復興城產業園,園區的總部經濟關聯企業已達到50家。同時,Towson Capital資本、Whub等國際企業入駐,也標志著國際創新創業產業集群建設加速起航。
在馬亮看來,國內外頭部企業的入駐不僅帶動了產業上下游生態鏈的發展,更對園區的運營、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沙龍、路演、創投基金、行業交流等已遠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所以我們正把打造高素質的國際化、專業化招商運營團隊作為提升園區服務的著力點。”馬亮說。
據了解,為提升園區服務質量,復興城產業園正建設“自貿港一站式服務中心”,下設產業發展部、招商合作部、企業服務部、投融資部、政府事務部、綜合服務部,為企業提供從政策指導、注冊審批、財稅會計等,以及提供政府對接、金融服務等全方位招商落地服務。
同時,園區還搭建了全新的招商運營團隊架構,設立不同產業方向的專業招商團隊,同時加強“企業秘書”服務,做好企業落地服務工作。此外還加強企業日常“跟蹤”工作,跟進企業合同承諾產值和稅收達成。
同政府部門的良好互動,以及對自貿港政策的精準把握,也是很多知名企業選擇復興城產業園的重要原因。
在2月22日上午舉行的海口政銀企對接會上,包括愛奇藝海口創意中心總經理薛登在內,來自復興城產業園的企業負責人紛紛向海口市政府、金融機構反映了企業復工復產面臨的資金困難,并共同探討更加高效便捷的融資措施。
對接會后,多家企業同銀行達成融資意向,部分企業還獲得了短期貸款。
“近兩年,海南以及國家層面圍繞自貿區、自貿港發展頒布了一系列政策。當外地企業剛落戶海南時,園區運營團隊可以幫助企業根據其行業特點對政策進行梳理,從而進行精準運用。作為海南的重點園區,復興城產業園得到了政府很大的支持。每年類似的座談會、現場辦公會非常多,為企業反映訴求、解決問題、宣傳推廣、樹立形象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和渠道。”薛登說。
布局未來 拓寬領域促高質量發展
2月11日,海口市復興城二期西海岸互聯網總部基地項目已恢復施工,工人從最初的20人增加至120多人。如今,工地每日都有挖掘機轟鳴作業,支護樁施工已全部完成,預計明年4月可完成封頂。
“我們爭取在今年底建成20萬平方米的產業空間。”海南復興城產業園投資管理公司地產總經理劉山平說。
為布局未來,實現高質量發展,復興城產業園擴大產業空間,啟動二期西海岸互聯網總部基地建設。“復興城二期項目將同步于海南自貿港的建設發展規劃和需求,打造自貿港制度試行的前沿園區,以及港澳臺、跨國企業離岸基地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產業聚集區,同時圍繞產業定位打造產、學、研、住、娛一體國際化社區型園區。”馬亮介紹。
圍繞復興城二期智能物聯、數字貿易、科技金融和國際離岸創新創業的4大產業方向,園區在招商領域已開始謀篇布局。
圍繞數字貿易,園區將依托阿里巴巴、愛奇藝及芒果TV等知名企業,利用自貿港在關稅、數據訪問方面的政策,并擬引進京東云、金山云、香港TALK TOK等企業設立國際總部;金融科技方面,園區正積極對接清科集團、中國絲路集團、香港諾發集團、驛簽鏈等一批金融科技企業,重點溝通萬向金融科技板塊、突出區塊鏈和自貿港場景應用;為發展智能物聯,園區已拜訪華為、紫光、中發智造等龍頭企業;國際離岸創新創業方面,園區積極與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芬蘭阿爾托大學商學院,芬蘭知名孵化器Startup Sauna、德國工業4.0研究院等機構進行聯系。
同時,此次疫情直接促進了在線教育、短視頻、在線辦公、生鮮電商等領域的用戶暴增。復興城產業園也將針對這些領域進行重點招商。
“對園區2019年的營收進行分析可以看到,以抖音為代表的直播、短視頻業務為園區貢獻了總營收的41%,前期引進的阿里、愛奇藝等新媒體在去年暴發式增長,貢獻了26%的營收。”馬亮說,從長遠來看,疫情催化出的“宅經濟”“無接觸經濟”等業態將引爆“云經濟”發展,傳統企業也將進行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結合本次疫情帶來的行業升級和變革,以及自貿港政策機遇,園區將以制度創新和產業創新為突破口,快速做大增量,力爭2020年園區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稅收突破30億元,助力完成海南省互聯網產業千億元目標。
(海南日報海口3月25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