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具有海南自貿港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以圖書館為例
□周曉浩 徐磊磊
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強調,海南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資源的載體和集散地,應當為當地社會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文化服務。因此,通過分析海南圖書館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狀,剖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提出相應對策,從而聚焦海南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培育具有海南自貿港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當前值得研究和深入探討的課題。
一、海南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狀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公眾開始追求精神世界的富足,更加重視生活水平的質量。目前,海南有公共圖書館24個,其中省級圖書館1個,市縣級圖書館23個。有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218個,農家書屋2695個。就海南的省會城市——海口市來說,其下轄的4個區都建了圖書館,秀英區、瓊山區、美蘭區、龍華區圖書館總面積分別為5920平方米、2700平方米、3000平方米、9000平方米,現有藏書分別為83000余冊、80250余冊、42114余冊、40000余冊。截至2020年,全省24個公共圖書館總建筑面積達91705平方米(實際使用房屋建筑面積),全省圖書館藏書達598萬冊(其中紙質圖書529萬冊),人均擁有圖書館藏書0.64冊。
二、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隨著海南自貿港建設的不斷深入,與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的戰略定位相比,我省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構建中仍有諸多不足:
投入經費不足。從某種程度上講,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程度直接關系著辦館的水平和管理條件。根據海南省統計局2019年度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到2018年,地方文教衛科支出占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從27.7%下降到27.0%,其中,文化占文教衛科總支出從2013年的3.24%下降到2018年的2.07%。
館員整體素質不高。館員普遍學歷低,大中專學歷者占多數,僅海口和三亞有部分是本科學歷或研究生學歷,基層圖書館存在不經考核進館的現象。館員業務能力低,缺乏專業性人才。館員對現代化信息技術不了解,對圖書排架、檢索、文字錄入、圖書分類等工作不熟練。
基礎設施欠缺。對標一線城市來看,2018年海南省各市縣公共圖書館閱覽室席數總計6706個,僅占北京市的30.67%,上海市的29.03%。就省內來看,2018年海口市公共圖書館閱覽室席數1214個,五指山市、瓊海市、樂東縣分別只有50、70、80個,地區間分布差距較大,資源分布不均勻。此外,還存在著部分圖書館破舊,館藏數量少,服務設施不足等情況。
公共服務能力弱,讀者體驗感差。各個圖書館檢索系統與方式不統一,難以在全省范圍內為讀者提供一體化服務;部分圖書館的各類主題活動較少,優質資源體驗感差。
引發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有:政府重視不夠,圖書館經費來源緊缺,導致圖書館長效機制和創造性發展問題難以解決。宣傳發動不到位,在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推廣上,活動舉辦的地點集中在城市,鄉村圖書館出現“邊緣化”的現象。此外,受網絡時代沖擊大。伴隨著網絡的便捷化,圖書館不再是讀者獲取新知識和信息的唯一平臺;讀者從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中準確地檢索到所需的內容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較多;圖書館工作人員從傳統的館藏維護、圖書管理轉向對信息資源的傳遞、檢索和維護也是當前的一大難題。
三、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對策探討
對標中央12號文件對海南公共服務水平和質量的有關要求,目前海南公共服務體系構建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針對現存的問題提出以下策略——
提高認識,系統謀劃。將包括圖書館文化建設在內“五位一體”統籌謀劃、同步推進,這是全面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的應有之義。當下,需要加大對圖書館資金的投入,在全省形成覆蓋城鄉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更好改善公民生活條件,豐富其精神文化生活。此外,將海南自由貿易港打造成引領我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鮮明旗幟和重要開放門戶的過程中,我省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對象將越來越廣,要將做好高層次人才、外籍居住者服務等納入公共圖書館服務的統籌規劃之中。
增加館藏數量,提升軟硬件設施。充分發揮我省財政對公共服務體系的支持作用,匯集優秀資源,爭取在圖書出版量、期刊出版量、報紙出版量上有更優突破。建立圖書館電子數據庫,對紙質文獻內容通過不同方向整合成數據庫群,對內、外提供專題服務。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著重以海口、三亞地區的先進案例為標桿,解決中西部地區圖書館設施陳舊、館藏較少、沒有電子閱覽室等問題。建立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館藏,例如,海南地方文獻庫、海南紅色文化數據庫、海南少數民族數據庫等,滿足地方特色化需求。
加強教育管理,提升人員素質。在館員招錄上要實行“公平、公正、公開、擇優”的原則,做好館員“量”的缺口與“質”的門檻。要加強館員的教育培訓,堅持常態化管理,實施繼續教育,做好館員崗位技能培訓,使館員熟練掌握圖書分類、編目知識以及數字化管理等相關知識。要提高館員的薪酬待遇,做好館員考核和職稱晉升評定工作,提高館員的現代化服務水平,提升其在技術處理與運用方面的深度與精度,從而為讀者提供快捷、自由和便利的公共服務。
拓寬渠道,加大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大眾喜聞樂見的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平臺進行圖書館相關活動的推廣,做好“線上線下”的宣傳,潛移默化提高讀者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意識。要通過對讀者閱讀需求的調研,激勵和培養讀者的閱讀興趣和習慣,做好讀者的服務工作。此外,為盲人、智障人士、弱勢群體提供特色化服務,有針對性地了解不同讀者對相關圖書知識的需求,從而提高讀者對圖書館的參與意識。要堅決制止或忠告讀者在圖書館的責任缺失行為,提高讀者對圖書館的責任意識。
與時俱進,加快智能化、現代化建設。要著力推動完成以海南省圖書館為網絡數據中心,市縣圖書館、鄉鎮綜合文化站縱向貫通的1000M數據傳輸專網建設,通過圖書館分館專網接入,使基層群眾能夠更方便快捷共享圖書館的數字資源。此外,未來還要進一步推動公共圖書館數字體驗空間建設,做好包括設施空間的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專用裝備、系統和軟件的研發。
(作者單位分別為海南省史志館、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研究所)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