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防控指南 \ 最新資訊 \ 政策措施 \ |
|
發布時間:
隨著多國開啟并逐步推進新冠疫苗接種,全球新冠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數不斷下降,疫情向好趨勢明顯。那么全球疫情“拐點”是否已經到來,社會生活何時可以“重啟”,還需警惕哪些問題? 談論結束為時尚早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今年2月以來全球新冠新增病例數整體延續下降趨勢。但一些專家指出,現在討論疫情結束的時間還為時過早,疫情真正的“拐點”尚未到來。 世界衛生組織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1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說,那些認為全球能在今年年底前結束新冠疫情的想法不成熟,也不實際。世衛組織當前的工作焦點是盡可能遏制新冠病毒傳播,這將有助于防止變異病毒出現,同時也將減少患病和住院人數。 美國艾奧瓦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斯坦利·珀爾曼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疫苗接種在全球持續展開,只有世界各地的民眾都接種上疫苗,建立安全感和舒適感,病毒傳播才能得到控制,全球疫情才算真正到“拐點”。否則,新冠病毒會一直潛伏,并有不斷變異的風險。 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專家瓦法·薩德爾說,目前形勢令人樂觀,但從很多方面來看,這種樂觀形勢也非常不穩定。“我們看到隧道盡頭的光,但它仍然是一條漫長隧道。” 疫情“拐點”何時到來 瑞安表示,如果接種疫苗,能顯著降低新冠病亡率和住院率,并能顯著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那么全球將有望加速控制住這場大流行。從目前已有數據看,疫苗發揮的作用令人鼓舞。 珀爾曼認為,隨著疫苗接種持續展開,即便達到一定程度的“群體免疫”狀態,人們可能在一至兩年內都需繼續保持謹慎,并且這種“正常”狀態會不同于以往。在社會生活“重啟”后,需警惕新冠疫情再次出現,必須更有效地做好監控,同時加強不同國家政府間的溝通和信任,以共同應對挑戰。 澳大利亞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彼得·多爾蒂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隨著多國逐步推進疫苗接種,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數不斷下降,抗擊疫情的拐點正在來臨,但完成新冠疫苗全球接種還需很長時間,從全球范圍來看,疫苗供給還存在很大缺口。 多爾蒂指出,疫苗是目前對抗新冠疫情最有效的工具,在一些國家已開始發揮作用。 仍需繼續保持警惕 世衛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28日的一周內,全球新增新冠確診病例約260萬例,比此前一周增長7%,這是這一數字連續6周下降后首次上揚。 對此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凱爾克霍弗表示,這說明病毒傳播隨時會反彈,人們應繼續保持警惕,做好個人防護,尤其需要繼續保持社交距離。 英國國際醫生協會全國主席錢德拉·坎內甘提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現在還不是放松警惕的時候,還需要較長一段時間,接種疫苗的人數才能達到一定比例,從而避免病毒快速擴散……不過在一些國家,這個比例還非常低,我們需要保持謹慎。” 美國國家過敏癥和傳染病研究所所長安東尼·福奇指出,人們終會戰勝疫情,但現在遠沒到那個時候。一旦過早放松相關限制措施,就會看到疫情反彈,會陷入下一個惡性循環,此前美國一些州過早解除限制措施,有過深刻教訓。目前一些地區出現變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必須更加提高警惕。 (據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