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iuuog"><dl id="iuuog"></dl></li>
  • ?
    2024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2024-02-20 09:27 來源: 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網 【字體:   打印

    2024年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縣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一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和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積極貫徹落實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和省委書記馮飛、省長劉小明到瓊中調研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奮力搶抓發展新機遇,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踔厲奮發、砥礪前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站上新起點、邁向新征程。

    (一)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經濟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全縣地區生產總值74.5億元,增長6.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4億元,增長27.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億元,增長8%;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8885元和18604元,增長8%和9%。重點項目建設提質增效。推動30宗省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0.8億元。組織參與海南自貿港建設項目集中開工2批次8宗,總投資14.17億元。建立“五張清單”[1],創新招商舉措,先后到河南、北京、廣東等地招商12次,吸引100余批企業到我縣考察,簽訂合作協議7個。南藥綜合加工觀光產業園等28個項目落地開工,海南農信中部金融中心等31個項目扎實推進,瓊中佳語食品等9個項目順利建成。獲得中央預算內資金、專項債券等上級資金1.4億元。

    (二)“三農工作”取得新成果。糧食安全保障有力。全省率先出臺農村撂荒耕地整治管理暫行辦法,推動撂荒地復耕0.1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一張圖”管理。糧食面積、產量實現雙提升。新建機械化水稻種植示范基地2家。成立南萬村山蘭稻社區種子庫,創建3個山蘭稻育種示范基地。農業產業蓬勃發展。成功打造“瓊中好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新認定“兩品一標”[2]3個、省級共享農莊2家。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成立。綠橙產值首次突破2億元。強化農產品質量監測預警,完成8485批次例行監測及152批定量檢測,均達省定任務。紅毛鎮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強鎮。爭取到全省唯一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5000萬元,打造“紅色黎母·咖香橙韻”鄉村振興項目。母山咖啡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振興賦能計劃“特產富農”典型案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效顯著。緊扣“三落實一鞏固”,強化動態監測、精準幫扶,脫貧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21640元,增長10.18%,工資性和生產經營性收入占比超過90%。成功處理“四個一批”[3]幫扶產業項目432個,實現資產盤活率100%。解決土地“三過”問題226宗3.82萬畝,為村集體增加年租金收入174.47萬元。全縣71%的村集體經濟達10萬元以上。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1個、示范村3個,和平鎮塹對村入選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村級實踐交流基地和中組部“全國村典型案例”。

    (三)生態建設再上新臺階。污染防治成效顯著。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立行立改。臭氧濃度90μg/m3,低于省定目標20μg/m3。PM2.5濃度10.5μg/m3,創記錄新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100%,穩居全省前列。實施“六水共治”[4]項目36個,完成投資3.96億元。農村黑臭水體整治率、縣城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均達100%。綠色發展有力有效。啟動瓊中GEP核算及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兩化”[5]實現機制與路徑研究項目。推動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天窗”[6]社區建設。獲得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資金921.33萬元。獲得生態轉移支付資金6.19億元,位居全省第2。獲評第七批“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我省2023年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市縣。

    (四)產業體系實現新提升。瓊中女足產業蓬勃發展。瓊中女足“沖超”成功,創海南歷史,實現三年“三級跳”。6人入選國家女子足球少年、青年集訓隊。獲得2028年第三屆國際中體聯足球世界杯舉辦權。全縣29所中小學校“足球+N”的體教融合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森林康養旅游建設步伐穩健。探索“全域旅游+森林康養+研學教育”模式,打造“遇見瓊中奔格內”等七大主題精品旅游線路。全省首家黎苗醫藥體驗區試營業。成功打造“瓊中游好市”夜市品牌。全年旅游接待總人次、總收入分別增長39.68%和53.36%。園區發展優勢逐步顯現。完成污水管網建設0.87公里,建成標準廠房6.92萬平方米。南國果蔬食品精深加工基地等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13.96億元。全年營業收入、稅收分別增長18.92%、35.6%。

    (五)發展環境獲得新改善。“放管服”改革蹄疾步穩。全省率先推出異地證照單向認可改革。發放全省首張食品自動制售設備新業態《食品經營許可證》。創新推出“綜合監管一件事”[7]。“零跑動”可辦事項超85%。農村經營主體信用評級納入省級創新性亮點工作。營商環境優化立破并舉。成立縣營商環境建設局。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324戶,增長55.9%。成功創建“橙意辦”黨建服務品牌。制定營商環境問題處置工作規程,推動綠柚種植補貼等68個問題解決。調研服務規上企業專項行動在二類市縣中排名第2。創建首批省級營商環境示范縣。自貿港建設穩步前行。“兩個15%”所得稅優惠政策落地見效,減免企業所得稅210.23萬元。新增各類人才745人。國際投資單一窗口投資咨詢量排名全省第3。服務進出口額、貨物進出口額分別增長10%、25%。

    (六)城鄉面貌煥發新容顏。規劃布局更合理。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工作。強化“三區三線”[8]成果應用,對895個重點項目進行空間落位,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格局加快構建。五網建設更完善。穩步推進環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旅游公路瓊中段等路網建設。新增生命防護工程23.1公里,改造危橋10座。實施城鄉電網升級改造項目162個,新增變電容量302.85兆伏安、配電容量10.75兆伏安。新建污水收集管網45.41公里。5G基站、城鄉用氣基本實現全覆蓋。人居環境更宜居。改造老舊小區30個。完成農村戶廁改造300戶。國家衛生鄉鎮黎母山鎮、和平鎮順利通過省級評審,打造美麗鄉村4個、人居環境示范村1個。墾地融合更深入。組建墾地融合公司,制定烏石農場“1+N”生產隊撤并騰挪方案[9],穩妥推行烏石1隊試點。完成6個生產隊171戶農場職工的摸底調查,啟動43個先導性民生項目。持續推進加釵墾地融合前期工作,實施新偉二隊252戶安置房項目,打造“山有”系列文旅品牌。以黎母山鎮3860畝土地作為墾地融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首開區,實施大豐五隊等4個農用地整理項目,預計獲得收益2.36億元。

    (七)民生事業有了新發展。民生支出31.5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82.9%。13件為民辦實事事項全面完成。就業形勢穩中向好。就業驛站服務范圍實現鄉鎮全覆蓋。城鎮新增就業822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03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780人,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教育事業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兩個比例”[10]分別為52%、89.7%,均達到省定標準。完成教室空調安裝79間,公辦教室照明改造89間。新增基礎教育學位100人。高考本科上線人數較去年提升6.18%,創歷史新高。撤并教學點2個,新改擴建中小學1所,引進和招聘各類教師52人。榮獲全國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試點縣、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提升實驗區。華中師大瓊中附屬中學獲全國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校稱號。醫療水平有效提升。引進醫療新技術18項,填補自體血回輸等技術空白。全省率先實現健康檔案質控率100%。紅毛鎮衛生院胸痛單元通過省級胸痛聯盟驗收,實現鄉鎮衛生院胸痛單元認證“零的突破”。社會民族文化事業發展齊頭并進。推動制定《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黎苗醫藥保護發展條例》。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3.11%、20.57%,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12.5%。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增認定黎苗非遺工坊2家,開展非遺項目培訓643人次,獲得第七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獎牌14枚。成功舉辦白沙起義80周年紀念活動。瓊中苗族三色飯制作技藝入選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榮獲第十一屆海南省雙擁模范縣、全國科普示范縣。菜籃子工程扎實推進。常年蔬菜基地面積達2616.03畝,蔬菜自給率達77.24%,平價蔬菜市場占比達40%。

    (八)社會治理實現新突破。重點領域風險有效化解。重大事故隱患、經營性自建房、道路交通、燃氣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成效顯著,燃氣安全隱患排查率、整治完成率均為100%,全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化解歷年暫付款2.42億元,暫付款存量下降16.18%。平安瓊中建設縱深推進。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禁毒三年“固本防風險”行動,“護苗行動”[11]取得階段性成效。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得到全面遏制,發案數同比前三年平均值下降35.5%。刑事案件連續三年保持下降,處于歷史最低水平。深入踐行“四下基層”工作制度,信訪工作群眾參評率、群眾滿意率分別提升3.5%和5.9%。

    一年來,我們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共開展專題調研活動46次,發現問題41個,制定成果轉化措施110條,調研成果轉化率達100%。持續強化法治政府建設,落實“府院聯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5宗、涉及縣政府行政訴訟案件49宗。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6件、政協委員提案62件,辦結率和滿意率均為100%。扎實推進效能政府建設,認真落實政府執行力15條措施和“137”[12]馬上就辦工作機制,推動政府系統“崇尚實干、狠抓落實”走深走實,扎實推進精文減會,政府系統電子公文辦結率達100%。堅定不移推進廉政建設,全面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糾治“四風”,查處政府系統黨員干部違紀違法37人次,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全面加強。

    此外,我們積極推動氣象、防災減災、統計、審計、編制、外事、退役軍人事務、雙擁、機關事務、民族宗教、修志編鑒、檔案等各項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工會、團委、婦聯、工商聯、科協、殘聯、僑聯、宗教、關工委等群團工作也取得較好成績。

    各位代表!2023年各項工作的進步,得益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掌舵領航,得益于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得益于縣人大、縣政協和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得益于全縣上下同心同德的拼搏努力。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縣廣大干部職工、離退休老同志、武警部隊官兵、消防指戰員、公安司法干警,向省駐瓊中各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和幫助瓊中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的工作還存在不少短板弱項。全縣經濟總量小,經濟結構不合理,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公共服務供給不足,教育、醫療等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亟待解決;政府機關作風還不夠務實,領導干部勇爭一流、敢于擔當的精氣神有待進一步提振等等。對此,我們將認真分析原因、找準癥結,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務實的舉措,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4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和目標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之年,也是全島封關運作的攻堅之年。我們要自覺把瓊中工作融入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偉大實踐,應勢而謀、順勢而為、乘勢而上,以奮斗姿態勇毅前行,以昂揚斗志追趕進位,在新的趕考之路上向歷史和人民交出優異答卷。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八次黨代會、省委八屆歷次全會精神及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各項部署,錨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和服務“三極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守好綠水青山這個“最大本錢”、擦亮黎苗文化這個“最大特色”,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兩山”理論為引領,以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為支撐,以“三大產業”和做好墾地融合試點工作為重點,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新型城鎮和鄉村全面振興,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實增強經濟活力、防范化解風險、改善社會預期,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增進民生福祉,保持社會穩定,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努力在中部山區、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中蹚路子、作示范。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左右和8.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5%以內,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以內,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完成省下達目標,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

    三、2024年主要工作安排

    圍繞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一)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激活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一是切實保障糧食安全。持續加強耕地保護和鞏固撂荒耕地復耕復種成果,完成耕地修復2000畝,建成高標準農田0.15萬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7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2.5萬噸以上,山蘭稻種植面積保持在0.5萬畝以上。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強化優良品種繁育推廣,開展水稻集中育秧和瓜菜育苗中心建設。二是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堅持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底線任務,持續開展防止返貧動態監測,精準幫扶544戶監測對象,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深入實施農民增收“四大專項行動”[13],力爭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兩個快于”[14]“兩個縮小”[15]“一個優化”[16]的目標。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致富帶頭人、“土專家”,不斷夯實鄉村振興人才基礎。深化農村“三塊地”和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有序開展農村集體性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力爭實現20%的村集體年收入超30萬元,新增年收入超50萬元的經濟強村5個。三是全力發展農業產業。鞏固橡膠、檳榔等傳統產業,推廣橡膠良種良法種植和“四位一體”綜合防治檳榔黃化現象技術,提高橡膠、檳榔單產效益。加快推進綠橙、油茶、大葉茶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完成油茶新造林1.1萬畝;建立健全綠橙良苗繁育體系,推進綠橙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實現綠橙產值達2.5億元以上。壯大石斛、粽葉、菌菇等林下產業,加快打造一批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林下經濟示范基地。深入開展“兩品一標”提升行動,力爭認證“兩品一標”產品4個以上。圍繞“瓊中好味”區域公共品牌,提升“瓊中山蘭稻”“飛瀑山咖啡”等農產品品牌影響力。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農業龍頭企業2家以上、縣級示范農業專業合作社4個以上,打造精品共享農莊2家。繼續完善鄉鎮監管檢測站建設,力爭通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考核(CATL)和檢驗檢測機構資質(CMA)“雙認證”考核。四是釋放消費潛力。積極開展“消費助農大集市”系列主題促消費活動,擴大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消費,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億元以上。實施“快遞進村”工程,推進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有序發展。健全完善縣域商業體系,布局縣、鎮、社區三級消費網絡,打造“15分鐘生活圈”“30分鐘消費圈”。五是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力創鄉村振興示范鎮1個和鄉村振興示范村3個。打造省級和美鄉村12個、人居環境示范村1個。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持續改善鄉村水、電、氣、通信、物流等生產生活條件。六是穩步推進鄉村治理。持續推廣運用鄉村治理積分制、清單制,繼續實施鄉風文明“七個倡導”[17]行動,抓好私彩、大操大辦等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切實發揮好村規民約作用,引導農村群眾轉觀念、破舊俗、樹新風。            

    (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持續厚植高質量發展的底色。一是抓好生態環境整治修復。繼續推進“三線一單”[18]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動態更新及落地應用。加快實施昌化江紅毛鎮段國土空間生態保護修復項目。壓實各級林長責任,強化森林資源保護,加快完成造林任務1萬畝。實施什運白石嶺水泥原料大理巖礦等2個遺留礦山生態保護與修復綜合治理項目,完成修復面積23.38公頃。二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高標準抓好第三輪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杜絕虛假整改、形式整改。強化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控能力建設,持續開展“六個嚴禁兩個推進”[19]行動,確保PM2.5等空氣指標達到省定目標。推深做實河湖長制,深入打好“六水共治”攻堅戰,確保全縣城鎮飲用水源地和地表水水質優良率均達100%。加快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基本全覆蓋,縣城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達到50%以上。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綠色綜合防治,推行化肥、農藥、地膜減量使用,秸稈綜合利用率、“兩廢”[20]回收利用率穩步提升。三是走好綠色發展道路。積極申報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謀劃實施國家低碳試點城市建設提升、煙園村綜合能源示范村工程等降碳項目。謀劃推動生態導向EOD[21]項目,促進瓊中生態產品價值高質量轉換。持續推動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實施和瓊中GEP[22]核算。繼續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鞏固擴大“禁塑”成果。深入實施“雨林+N”產業模式,實現特色產業多重覆蓋,讓群眾端起“綠飯碗”,吃上“生態飯”,鼓起“錢袋子”。

    (三)突出項目建設,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后勁。堅定“項目為王”理念,做實“五張清單”,推進“四個一批”。一是加大爭資爭項力度。緊盯國家、省的資金投向,搶抓中央、省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提升項目包裝策劃能力,爭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上級資金1.5億元以上。統籌安排3000萬元項目前期工作經費,提升項目謀劃儲備質量和落地轉化率,爭取更多項目擠進省盤子,謀劃儲備重點推進項目26個,總投資24億元以上。力爭新開工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30宗,新入庫億元以上重大項目9個。二是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深化拓展固定資產投資重大項目三年行動。全力以赴推進黎母山鎮供水工程、灣嶺特勤消防站、省級糧食儲備庫等項目盡快開工;加快推動海南農信中部金融中心項目、縣教育醫療系統安居房等25個省、縣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8億元以上,實現政府投資、社會投資均增長8%以上;確保果酒果類酵素加工等4宗項目達產見效。三是開展精準招商引資。用好產業鏈招商、專題招商、行業招商等路徑,引進一批“大好高特”“小而專”“小而精”的建鏈補鏈項目,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條。健全招商項目服務保障機制,提高招商成效,推動新簽約項目總額5億元以上,力爭實際到位資金10億元以上。四是落實項目要素保障。完善“項目策劃+土地超市+極簡審批”供地全流程制度,優化建設用地審批流程,力爭形成“規劃許可代替轉用許可”“拿地即拿證”“不征不轉”用地模式等制度成果,破解“項目等土地”問題。統籌安排下達新增建設用地指標、林地定額指標、耕地占補平衡指標,對重點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做到“應保盡保”。完成閑置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年度處置任務。五是做強做優做大國資國企。加快構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加強與央企、省屬企業和龍頭企業合作,培育和激發新的增長極。規范國有資產管理,探索產業導入盤活閑置資產新模式,健全國資國企監管制度,制定縣屬企業領導人薪酬管理辦法和經營業績考核辦法,完善國企人員管理規定,持續提高國企經營效益,力爭年度營業收入有所增長。

    (四)聚焦“三大產業”發展,持續筑牢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支撐。一是擴大瓊中女足品牌優勢。持續推進瓊中體教融合產業發展(瓊中女足)示范區項目,規范瓊中女足相關管理運行機制,推動足球產業行穩致遠。進一步深化瓊中女足體教融合模式,完成足球班招生90人。積極爭取國家體育總局支持,掛牌成立中國青少年足球南方訓練基地和中國女子足球南方訓練基地,力爭成為中國青少年足球和女子足球冬訓的常駐基地、國內外賽事聚集地。力爭打造1個精品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和2條體育旅游線路。二是抓好森林康養旅游產業。持續推進上安鄉森林康養等項目招商,力促黎母山森林康養基地投產運營。加快實施朝參村、水朗村黎苗醫藥森林康養項目,打造瓊中黎苗醫藥康養品牌。聚焦旅游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推進百花新村海南中部旅游集散地項目、什運鄉旅游集散地分站建設。強化旅游產品供給,加快特色旅游景區打造,推動黎母山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工業科普研學基地。加快推進百花嶺熱帶雨林文化旅游區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海南省生態旅游示范區”。爭取將山欄酒莊打造成黎苗特色產業旅游區。精心培育一批椰級鄉村旅游點和鄉村精品民宿,促進農文體康旅融合發展。全面推開旅游消費投訴“先行賠付”,提高游客體驗感。力爭實現年接待游客總人數突破136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超7.9億元。三是突出抓好園區建設。以更大力度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充分授權讓利,配置更多資源,把園區打造成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主引擎。積極爭取專項債、融資貸款等資金,進一步完善園區供氣、給排水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力度處理海南灣嶺農產品加工物流園復式標準廠房等歷史遺留問題,提升園區承載能力。深化“用地清單制”改革,完善園區全區域評估工作,實現“標準地”出讓。嚴格落實園區項目準入、土地供應、稅費優惠、資金扶持等政策,大力引進培育發展椰子、堅果、油茶、精品果蔬等加工產業鏈龍頭企業及項目,加快建成農旅產品加工產業園。加快構建完善園區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力爭新增入園企業2家、億元項目2個、規上企業3家,實現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稅收3800萬元以上,均增長30%以上。

    (五)全面深化營商環境建設,持續優化高質量發展的內生潛力。一是突出重點抓改革。持續推進財稅體制改革,規范財政預算管理,兜牢“三保”[23]底線。深化債務改革,強化舉債審批約束,堅決遏制隱性債務,持續壓縮債務規模。穩步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承包地、宅基地等制度改革,盤活農村資產資源。深入推進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職員等級晉升改革,規范、有序、穩定清理編外人員。二是提升服務優環境。持續鞏固營商環境示范縣建設成果,精簡審批事項、壓縮審批時限、優化辦事流程,實現跨市縣、跨部門“一次辦成”,“零跑動”占比率不低于90%。加快推進賦權鄉鎮工作,不斷完善縣鎮村三級政務服務體系,實現更多事項“就近辦”。升級打造“審管法信”應用體系,探索推廣“綜合監管一件事”改革,不斷提高“互聯網+監管”應用水平。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做好“信用+賽事”特色信用場景試點,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加快推動市場主體倍增計劃,新增市場主體不少于3000家。常態化開展“病例問診”,提高營商環境問題線索辦結率。發揮首席服務專員、政企面對面、政銀企對接等機制作用,及時回應和處置企業訴求,助力中小微企業更好更快發展。三是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積極推進質量強縣建設工作。力爭成立一所山蘭酒省級研究院。加強與中國熱帶科學院加工所合作,謀劃實施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基地等項目建設。積極推動“一所對一縣”[24]行動。繼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工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家以上。完善企業梯隊培育體系,完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小升規企業培育年度目標,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2家以上。用好科技創新券、“瓊科貸”等支持工具,引導企業加大科創投入,力爭企業研發機構增長50%以上,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以上,R&D經費投入增長10%以上。四是高效助推自貿港建設。深入開展離島免稅“套代購”走私綜合治理工作。抓實自貿港政策轉化,提高惠企政策兌現率,做到應享盡享。支持外貿發展,確保貨物進出口總額和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10%、2%以上。

    (六)加快城鄉協調融合發展,持續提升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一是嚴格規范土地管理秩序。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成果。加快歷年土地例行督察、耕地保護督察、自然資源督察違法用地和林業圖斑問題整改。推行“機器管規劃”,全面清理“兩違”[25]等問題,抓實土地衛片執法工作,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二是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力。推進城市主干道“潔凈增亮”工程,亮化國興大道、玉錦大道等路段,城市照明設施亮燈率達96%以上。持續推進城鎮燃氣管網建設,新增燃氣管網3公里以上。加快一河兩岸等韌性城市建設。積極開展6個鄉鎮供水工程和31宗供水保障工程前期工作。改造漫水橋7座,建設生命防護工程22公里以上。三是提高精細化管理執行力。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推進數字城管與網格化融合,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城市管理,提高城鄉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深化城市更新改造,分類化解紫荊花園、中豪威爾、錦和園等小區歷史遺留問題。加快推進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實施城市品質提升“七大行動”[26],傾力打造潔凈、文明、美麗的市容環境。四是做好重大水利工程銜接工作。積極推進邁灣水利樞紐工程大木村整村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做好紅嶺水庫移民安置收尾工作,全力化解移民安置遺留問題。五是加快墾地融合進程。穩步推進墾地融合和墾區民生改善試點建設,構建以資本為紐帶的墾地融合新模式,完善墾區綜合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烏石1隊先行試點區、乘坡居25隊墾區住房改造項目、新偉二隊安置房項目和新進居飲水改造工程等13宗項目。探索實施“墾地融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農墾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模式,完成黎母山鎮烏石農場陽江場部等4個土地綜合整治,啟動紅毛鎮“墾地融合”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持續推進加釵墾地融合發展。繼續推進長征、太平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進一步改善農墾居辦公室條件和配套設施。做大做強茶產業,提升新偉茶園、白馬嶺茶園優質茶源供給,新增建設有機茶生產示范園1000畝,打造茶葉龍頭企業1家。

    (七)大力增進民生福祉,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的民生溫度。一是抓好穩就業穩物價。完善重點群體就業創業支持政策,城鎮新增就業200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500人,完成職業技能培訓3000人次。支持返鄉大學生、退役軍人等群體創業,落實創業擔保貸款、創業補貼等政策。持續提升“瓊中黎苗阿姨”帶動就業能力,新增打造“瓊中主播”勞務品牌,推動以勞務品牌帶動就業300人次以上。繼續培育“三支隊伍”[27]資源,發揮勞務帶頭人作用,促進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多措并舉穩產保供穩價,做細做實常年蔬菜生產基地,建成750畝蔬菜大棚,確保蔬菜自給率達到省定目標。保持“菜籃子”8大類商品價格處于合理區間,落實物價上漲聯動機制,全力守護百姓“菜籃子”。二是促進教育發展。持續抓好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問題整改。實施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提升計劃,有序推進縣城第二高中和第二幼兒園前期工作。加快實施陽江學校學生宿舍等4個項目。繼續深化與濱海九小、華中師范大學等合作辦學,推進集團化辦學,打造1個縣域內試點集團,形成強校帶動弱校發展的新格局。優化農村學校布局,制定農村教學點撤并計劃,撤并小學教學點9個。深化教育評價體系、教師退出機制和基層教育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道德水平。優化區域教研,組建課堂教學攻堅團隊,提升教研水平。三是加快健康瓊中建設。持續推進縣中醫院異地新建三期、縣婦幼保健院異地新建等項目建設。持續推廣黎苗醫藥特色療法,健全黎苗醫藥體驗區功能。深化醫療體制和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完善分級診療模式,加快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提高醫療資源配置效率。深化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才激勵機制改革,抓好鄉村衛生隊伍建設,提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鞏固提升國家衛生縣城和國家衛生鄉鎮灣嶺鎮、黎母山鎮和和平鎮創建成果。四是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落實好社會救助、撫恤優待、醫療保障等托底政策,及時撥付各類救助金。全面提升“一老一小”服務水平,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制度,建設至少1家老年助餐點,實現老年助餐點“從無到有”。持續開展未成年人“護苗”行動,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持續推進安居房建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新增幼兒托位50個。深入推進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各項工作。全力做好為民辦實事事項,決不辜負人民的期待。五是傳承發展黎苗文化。保護傳承黎苗傳統文化,加快出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暫行辦法。舉辦黎族、苗族民歌等非遺項目培訓班,大力培育黎苗文化傳承者和接班人。打造“移動非遺·照亮瓊中”非遺宣傳展示品牌,開展非遺進鄉村、非遺進景區活動,努力在全社會營造非遺傳承保護發展濃厚氛圍。推動7家非遺工坊單位提升研發非遺文創產品設計與創新水平。繼續辦好黎族苗族傳統節日“三月三”節慶活動。加快推進山蘭稻作文化系統申報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圍繞山蘭稻作文化等民族文化主題,開展優秀文藝作品創作,豐富民族文化內涵。完善和提升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服務功能,辦好“文藝惠民下鄉”“圖書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持續推進全國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建設。

    (八)提升社會治理能力,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堅強后盾。一是有效防范化解風險隱患。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突出抓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城鎮燃氣、自建房等領域安全,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和末端發力、終端見效工作機制,推進食品藥品追溯體系建設。下大氣力抓好稅收、金融、房地產、農民工欠薪等重點領域的風險排查化解工作,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二是強化應急能力建設。提升縣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和業務水平,規范各鄉鎮“一委一辦一隊”消防基層力量實體化運行,建設一支“平戰結合、一專多能、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高素質隊伍。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業務培訓,提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三是堅決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四位一體”社會治理新機制,加快推進縣社管平臺建設,提升“建管用”一體化實戰化水平,夯實社會治理智治基礎。加強派出所標準化建設,開展“星級派出所”創建工作,優化警力資源配置,落實城區“1+2+N”[28]和農村“一村一輔警”全覆蓋。深入開展全國信訪示范縣、省級信訪示范鄉鎮創建,推進重復信訪治理、重點領域信訪問題和信訪積案化解工作,鞏固信訪工作成果。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深入開展電信詐騙、“黃賭毒”“食藥環”“盜搶騙”等突出違法犯罪行為專項整治,努力創建全省最安全市縣。四是大力發展群團社會服務事業。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提升退役軍人服務保障水平,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良好局面。發揮好工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橋梁紐帶作用,做好扶貧志編纂、宗教、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紅十字、關心下一代、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工作。

    (九)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持續強化高質量發展的政治保障。一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定政府工作就是抓落實的理念,堅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重大決策部署,確保黨委和上級政府決策部署落實到位。進一步鞏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二是堅持依法行政。深入踐行習近平法治思想,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程序規定,鞏固完善法律顧問制度,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持續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執法公信力。規范行政應訴機制,做到“應出盡出”,實現“出庭又出聲”“出聲有質量”。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社會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堅決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牢牢守住統計數據質量生命線。強化司法、審計、統計監督,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提高工作透明度。三是堅持實干作風。大力推行“項目工作法、一線工作法、典型引路法”,讓“馬上就辦、真抓實干”成為常態。持續增強斗爭精神和斗爭本領,推動破解全縣各領域難題。完善督查督辦機制,加強對上級交辦問題、全縣中心工作、民生實事、重大項目等督查考核,促進工作高效落實。堅持“三個區分開來”[29],為實干者護航,全面提振干事創業精氣神。深化作風革命、效能革命,把效能政府建設推向深入,進一步優化“辦成事”的機制、打造“好辦事”的環境、形成“辦好事”的生態,加快實現“高效商定一件事”“高效辦成一件事”的目標。四是堅持清正廉潔。落實全面從嚴治黨各項要求,壓緊壓實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工作責任,加強對政府部門“一把手”和領導班子監督,深入推進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及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監督,加強對權力集中、資源富集、資金密集部門和行業的監督,防止權力異化濫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馳而不息糾治“四風”,對群眾深惡痛絕的不正之風實行“零容忍”,堅決予以糾治。加強意識形態領域引導和管理,切實將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到實處。堅持勤儉節約,打好鐵算盤,過好緊日子,嚴控“三公”經費和一般性支出,確保財政資金用在“刀刃”上,以資金的高效使用保障惠企利民政策的兌現。

    各位代表,新階段蘊含新機遇,新征程賦予新使命。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省委省政府和縣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力爭上游、爭創一流,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瓊中實踐的嶄新篇章!

    附件1

    注  釋

    [1]五張清單:項目盯引、儲備、開工、在建、竣工“五張清單”。

    [2]兩品一標:“兩品”即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一標”即農產品地理標志。

    [3]四個一批:即根據經營的實際情況對幫扶產業項目進行分類處置,分別是鞏固一批、提升一批、盤活一批、另起爐灶一批。

    [4]六水共治:即系統推進治污水、保供水、排澇水、防洪水、抓節水、優海水6項工作。

    [5]兩化: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

    [6]天窗:在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生態紅線區內劃定范圍從事生產活動。

    [7]綜合監管一件事:依托“審管法信”等互聯網監管平臺,對涉及多個監管領域的同一監管對象和涉及多個監管環節的同一監管對象,由牽頭部門在平臺上向各行政監管部門發起監管任務,各相關部門進行響應,參與實施“全程閉環、無縫銜接”的跨部門聯合檢查、聯動服務,實現“一次檢查、全面體檢”的綜合檢查。

    [8]三區三線:“三區”即城鎮空間、農業空間、生態空間,“三線”即永久基本農田控制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

    [9]“1+N”生產隊撤并騰挪方案:“1”指的是居民點,“N”指的是生產隊,即按照“1個居民點+N個生產隊”的撤并方案,把農場公司原有9個分場共計330個生產隊,合并為73個居民點。

    [10]學前教育“兩個比例”:公辦園就讀幼兒比例達到5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提高到80%。

    [11]“護苗”行動:在2023至2025年開展為期三年的未成年人“護苗”專項行動,進一步呵護未成年健康成長,最大限度預防和減少未成年人違法犯罪。

    [12]“137”馬上就辦工作機制:“1”即當天下達任務,當天研究部署;“3”即3天內反饋辦理情況;“7”即原則上7天內要落實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要及時反饋情況,并提出解決方案和完成時限。

    [13]四大專項行動:即對農村居民實施經營凈收入鞏固行動、工資性收入躍升行動、財產凈收入補短板行動和轉移凈收入合理提升行動。

    [14]兩個快于: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快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全國平均增速。

    [15]兩個縮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縮小到 2:1 左右,與全國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逐步縮小。

    [16]一個優化: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17]七個倡導:即倡導男女平等、倡導勤勞致富、倡導文明飲酒、倡導遠離私彩、倡導厲行節約、倡導孝老愛幼、倡導衛生整潔。

    [18]三線一單:即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清單。

    [19]六個嚴禁兩個推進:即嚴禁秸稈、垃圾露天焚燒,嚴禁檳榔土法熏烤,嚴禁在禁燃區內燃放煙花爆竹,嚴禁在允許區外露天燒烤,嚴禁寺廟道觀燃燒高香,嚴禁在城區公共場所祭祀燒紙焚香,以及推進氣代柴薪工作和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措施。

    [20]兩廢:廢舊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

    [21]EOD: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采取產業鏈延伸、聯合經營、組合開發等方式,推動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

    [22]GEP:生態系統生產總值。

    [23]三保:即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支出。

    [24]一所對一縣:以海南省18個市縣農業發展需求為中心,結合科教單位研究領域和學科方向,分別為18個縣(市)選定一個科教單位為技術依托,鼓勵從對口技術牽頭單位中選派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同志長期駐縣(市)指導。

    [25]兩違:即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行為。

    [26]七大行動:市容環境提升行動、道路交通提升行動、園林綠化提升行動、城市更新提升行動、城市旅游形象提升行動、城市治理能力提升行動、市民文明素質提升行動。

    [27]三支隊伍:即農村勞務帶頭人、鄉村匠人、致富能人三支

    [28]1+2+N:1名社區民警帶領2名協輔警、若干名網格員,形成“警務工作為網格服務、網格管理為警務所用”的工作格局。

    [29]三個區分開來:把干部在推進改革中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和錯誤,同明知故犯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上級尚無明確限制的探索性試驗中的失誤和錯誤,同上級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把為推動發展的無意過失,同為謀取私利的違紀違法行為區分開來。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移動版|電腦版

    法律聲明|網站地圖|聯系我們|網站支持IPV6|無障礙閱讀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久久精品?ⅴ无码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 丰满白嫩人妻中出无码|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成人中文字幕网站| 国产高新无码在线观看| 日本爆乳j罩杯无码视频| 99久久无色码中文字幕人妻|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片|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 中出人妻中文字幕无码|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日日摸夜夜添无码AVA片|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毛片免费全部无码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亚洲一级特黄大片无码毛片|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国语字幕5 | 日本成人中文字幕| 91中文字幕yellow字幕网| 中文 在线 日韩 亚洲 欧美|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中文字幕 qvod|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中文字幕 | 成 人无码在线视频高清不卡| 免费A级毛片无码A∨中文字幕下载|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噜天天噜日日噜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