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雞全產業鏈加速發展,助力農民增收
蛋憑雞“貴”,這樁“蛋生意”真香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心怡 李科洲
“你看,儋州雞出名后,連雞蛋都不夠賣了。”2月10日,位于儋州市雅星鎮強打村的一處養雞場,雞鳴聲高亢。養雞場負責人孫雪博從一間鐵皮房里拿出一個小桶,桶內僅有約10顆個頭較小的土雞蛋。“基本賣完啦!還有人專門從別的市縣開車來買雞蛋。”孫雪博說。
他家的雞蛋為何如此受歡迎?這是因為儋州雞成了“雞中新秀”,聲名遠揚,優良的品質使得食客“愛屋及烏”,看上了這里的雞蛋。“我在央視上都看到儋州雞了!”孫雪博驕傲地說。今年,海南熱科源生態養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熱科源公司)把儋州雞的廣告打到了央視春晚,讓儋州雞的名聲傳得更遠。
當然,除去儋州雞的“明星效應”,雞蛋本身營養豐富、Q彈可口等特征也是它熱賣的關鍵。孫雪博說,這要歸功于儋州雞的“野性”。
這時,正有一輛貨車經過養殖場,數萬只儋州雞立刻“警鈴大作”,飛起數米高。車開過后,儋州雞又恢復平時“飛檐走壁”的狀態,矯健地穿梭在橡膠樹間,不時有兩只雞“對上眼”,便迅速轉換為戰斗狀態,怒目圓睜,振翅踢腿,開始了互不相讓的對啄。
“以前我是開飯店的,從沒養過雞。”孫雪博說。2023年,他得知海南熱科源公司向養殖戶提供儋州雞種苗和養殖技術服務,并統一收購銷售,便大膽租下這三四十畝林地,在橡膠樹下養殖了首批3萬多只儋州雞。“后來我看養殖效果不錯,就又增加了1萬多只。”孫雪博說。
出欄的雞交由公司銷售,孫雪博額外做起了“蛋生意”。“去年春節后,就有好多人來買雞蛋,母雞生的速度都趕不上賣的速度。”孫雪博展示著手里的土雞蛋,“像乒乓球一樣,越小的雞蛋賣得越好,吃起來很香。”
說話間,海南熱科源公司技術人員王陽走進養殖場,耐心地察看雞舍環境和雞的狀態。王陽說,公司里共有5名技術人員,能夠常到各養殖基地“走走看看”,保障儋州雞喂養過程合規、成雞品質穩定。
在王陽等技術人員的悉心指導下,孫雪博從“養雞門外漢”蛻變為“儋州雞大戶”。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在現場觀察到,他養的雞毛色光亮,精神飽滿。養殖場里,雞鳴聲此起彼伏,孫雪博身處其中卻絲毫不覺得吵,反而聽出了一曲“致富交響樂”。“早就希望它們吵一點,有活力,它們安靜了反而要擔心是不是生病了。”2024年,孫雪博靠養雞賺了十幾萬元。
和孫雪博一樣,海南熱科源公司也不只賣雞——以前他們主要銷售成品雞,如生鮮雞、鹽焗雞、椰子雞等。前段時間,有省外客商看上了儋州雞種苗成活率高、料肉比低等優勢,專程前來“跨省買苗”,為此,海南熱科源公司正加大力度培育優質雞苗,讓“夠野”的儋州雞“飛”向更遠的遠方。
(本報那大2月10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