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庭院經濟、發展特色產業,不斷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
澄邁:奏響振興曲 田園皆詩篇
俯瞰澄邁塘北村。楊柳 攝
澄邁塘北村光伏產業振興項目村外分布式項目。楊柳 攝
澄邁那雅村村民在庭院內種菜。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懿 攝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高懿
“這周六,我們那雅村民居和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將啟動運營,我得趕緊把小庭院收拾干凈,再清掃村道兩側,讓大家看到不一樣的那雅。”12月18日,澄邁縣永發鎮那雅村一處空地,今年77歲的村民黃克貴把從家里搬來的有機肥,均勻地撒在已翻好的土地上。
黃克貴口中的小庭院,是永發鎮在著力發展庭院經濟過程中,利用自有院落空間和村莊空閑空間為農戶劃分出的“小菜園”“小禽舍”。通過逐步優化人居環境,促進鄰里之間互助共處。
近年來,澄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統籌推進農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不斷提升村集體經濟造血能力,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努力書寫鄉村振興新詩篇。
A
小庭院有大作為
“方寸地”解碼鄉村好日子
房前屋后,綠植環繞;庭廊欄旁,花樹搖曳。一座座精心打造的庭院鑲嵌在永發鎮多個美麗鄉村的角落。
庭院雖小,大有可為。
今年,永發鎮將高質量發展庭院經濟作為促進村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展收入來源的有效途徑。
“推廣庭院經濟,重在一個‘特’字。”永發鎮黨委組織委員吳祖康介紹,那雅村在推動庭院經濟的過程中,用村莊自然生長的竹子代替鐵絲網和鋼管插樁,搭建起竹籬笆,盡可能地保留古村落風貌。
“用竹子當圍欄可以就地取材,后續還可以自己維修。”在那雅村村民黃麗梅屋前的小菜園前,她一邊耕地,一邊告訴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現在村里很漂亮,村前是大片綠色的田洋,村后是由一塊塊特色火山巖碎石、竹子搭建而成的“小菜園”“小禽舍”。
“小小庭院承擔著多樣功能,演繹著多種角色。”吳祖康說,一方面村干部帶頭加入,通過平整及清理土地等方式,帶動村民主動投工投勞的同時,拉近了干群關系;另一方面,庭院經濟將“院景”變“錢景”,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目前,永發鎮在推廣庭院經濟的過程中,與全鎮1227位農戶簽訂承諾書,讓農戶在庭院搭建完成后,積極種上果蔬并做到家禽圈養。同時,該鎮還用好鄉村振興積分制這個抓手,將推廣庭院經濟與鄉村振興積分制相結合,調動村民參與庭院經濟的積極性。
庭院經濟立足于小小庭院,推動“家”與“院”的聯結,“人”與“地”的和諧。
“我們的目的,就是結合村莊特色,打造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由點及面地改善人居環境。”永發鎮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
B
讓群眾得到實惠
村集體經濟“反哺”村民
又到年終歲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已接近尾聲,不過對于澄邁福山鎮敦茶村及下轄7個自然村130多名7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村里早已把他們參保的事情辦好,并且沒有讓他們出一分錢。
“真是太好了,不用自己出錢交醫保,心里暖暖的。”澄邁福山鎮敦茶村85歲的陳玉瓊老人笑著告訴記者,因自己腿腳不便,黨員干部還主動上門服務,幫助她完成信息登記。
近年來,敦茶村憑借有利區位及富硒土壤優勢發展產業,村集體還利用鄉村振興銜接資金合資成立澄邁福山福農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對福山農產品分揀集散中心進行統一管理,由村集體來當股東,黨員干部投身發展。至此,村集體經濟發展從“外力輸血”大步走向“自我造血”。
經濟發展了,如何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我們決定用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一部分,以集體福利的形式給70歲及以上的老人發放醫療保險繳費補貼,這是由村‘三委’提議并經過集體經濟成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敦茶村黨總支書記馮善祥說,敦茶村能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不斷向前,背后離不開村民的支持與理解。
談及此,一旁的村干部蔡汝維補充說道:“每每村中有重大項目要動工或者需要協商的時候,村中都是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鄉村振興的路還長,敦茶村要穩扎穩打地走下去。”馮善祥說,村里即將投產的咖啡加工廠和鳳梨分揀專線,將讓鄉村振興的“家底”更厚的同時,也可為村民增添一份有溫度的保障。
C
撂荒地變豐收田
農+光互補組“CP”
“嘎嘎嘎……”日前,澄邁縣塘北村光伏產業振興項目村外分布式項目現場,村民散養的大白鴨正悠閑地在水中游來游去。相互映襯的是,一排排光伏板連線成片,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著迷人的寶石藍。
荒地“種電”,陽光“生金”。誰能想到,這片總面積達130畝的豐收田昔日曾是撂荒地,而光伏與農業這對看似不搭的“CP”,正在這里攜手演繹“變形記”。
2023年,在省紀委監委的大力支持下,海墾集團和國能海南公司根據金江鎮塘北村資源稟賦,共同謀劃推進,澄邁縣首個村級光伏發電項目應運而生。
隨即,塘北村黨支部聯合鄉村振興工作隊,積極發動村民整合土地資源,挖掘村中可建設光伏項目的場地。
項目建起來,該如何帶動發展?
“由于地理環境原因,該區域下雨則澇,天晴則旱,不利于農作物生長。”塘北村黨支部書記王世芳介紹,但場地部分區域長期積水,有豐富的野魚小蝦,十分適合鴨和鵝等家禽放養,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目前,整村光伏項目可帶動塘北村集體經濟穩定增收,還能進一步帶動村民就業。
今年以來,澄邁縣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加強鄉村建設,提升鄉村治理成效,圍繞區域優勢和特色產業,圍繞產業發展、黨建引領、土地規模經營、抱團發展等方向,使全縣村集體經濟“多點開花”,讓鄉村振興結碩果。
“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不斷推進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舉措,為實現鄉村全面振興而努力奮斗。”澄邁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金江12月19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