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個振興”標準
實現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振興”
產業振興。堅持宜種則種、宜菜則菜、宜瓜則瓜、宜林則林、宜果則果、宜花則花、宜牧則牧、宜漁則漁、宜經作則經作,按照“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發展格局,引導各村各戶發展優勢特色農業,構建全省“五基地一區”為重點的產業體系、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的生產體系、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為引領的農業經營體系,推進熱帶特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促進農民增收,推動“生產發展”向“產業興旺”轉變、“生活寬裕”向“生活富裕”轉變。
人才振興。堅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農村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業、供銷合作社、農村電商,行業協會和產業聯盟,引導大中專畢業生、新型職業農民、務工經商返鄉人員領辦農民合作社、興辦家庭農場、開展鄉村振興人才隊伍,在鄉村形成人才、土地、資金、產業匯聚的良性循環,推動鄉村“386199”部隊向“54”部隊轉變。
文化振興。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海南鄉村的黎苗農耕文化。特色古村文化、海洋漁業文化、軍墾文化、知青文化、橡膠文化、熱帶雨林文化、南藥文化、休閑農業文化、多村生態文化等等,深入挖掘這些文化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培育挖掘鄉土文化人才,弘揚主旋律和社會正氣,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村注重“塑型”向“塑型、鑄魂”并重轉變。
生態振興。堅持綠色發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倍加珍愛、精心呵護海南青山綠水、碧海藍天的鄉村振興最強優勢和最大本錢,劃定和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統籌鄉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保護好傳統村落、民族村寨、傳統建筑;深入推進農村生態環境“六大”專項整治,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年行動計劃,完善農村生活設施,深化實施“廁所革命”,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推動“村容整潔”向“生態宜居”轉變。
組織振興。抓住健全鄉村組織體系這個關鍵,選好一個帶頭人--農村黨支部書記,選優配強一支“兩委”班子,明確和踐行一條符合本地實際,與市場有機對接的帶領群眾致富路子,制定和執行一套科學民主的管理和服務制度體系。特別是農村黨支部書記要做到嘴勤腿勤、有公心無私心,發揮好農村基層黨組織在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等方面的戰斗堡壘作用,推動“管理民主”向“管理民主、治理有效”并重轉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