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央賦予了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的重要戰略使命。2020年6月以來,文昌國際航天城加快推動發射區、旅游區、高新區“三區”聯動發展,大力引進和培育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三鏈”產業,努力建設目前我國唯一的商業航天發射場,著力打造開放型、國際化、創新融合的世界級航天城。
“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第三十三場)
“聚焦‘三區三鏈’謀發展 高質量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文昌國際航天城專場
(2022年6月28日)


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新聞發布處副處長廖寶祺:女士們,先生們,記者朋友們,大家下午好!歡迎各位出席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奮進自貿港 建功新時代”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是系列專題新聞發布會的第三十三場——文昌國際航天城專場。今天專場的主題是“聚焦‘三區三鏈’謀發展 高質量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
黨中央賦予了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的重要戰略使命。2020年6月以來,文昌國際航天城加快推動發射區、旅游區、高新區“三區”聯動發展,大力引進和培育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三鏈”產業,努力建設目前我國唯一的商業航天發射場,著力打造開放型、國際化、創新融合的世界級航天城。
今天,我們非常高興地邀請到中共文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沖先生;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郭強先生;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王廣智先生;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冉非先生;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首席專家高軍先生。他們將向大家重點介紹文昌國際航天城兩年來建設的工作亮點、成就和經驗,以及未來發展的思路和規劃,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首先,有請劉沖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中共文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沖:各位媒體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非常高興有這么一個難得的機會,向大家介紹文昌國際航天城的發展變化。首先,我代表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對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文昌國際航天城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文昌國際航天城是海南自貿港11個重點園區之一,航天產業也是海南自貿港“海陸空”三大未來產業之一。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勇于擔當扛使命,只爭朝夕抓落實,2020年6月成立以來,全力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建設,目前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21年文昌國際航天城企業營收約28億元,稅收收入5.45億元,營收收入是2020年的15倍,稅收收入是2020年的19倍,固定資產投資完成近19億元,是2020年的3倍。2022年1-5月,園區企業營收19.97億元,稅收約1.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82億元,分別是去年同期的9倍、8倍、2倍。具體來講,一是規劃藍圖初步繪就。完成航天城概念性規劃以及起步區控規、產業規劃、城市設計等專項規劃。二是基礎配套日趨完善。產業服務中心已經建成入駐,“三橫五縱”路網即將實現功能性通車,清華附中文昌學校已建成招生,同濟文昌醫院獲評三甲綜合醫院,人才公寓與商業配套加快啟動。三是已完成商業航天發射公司組建,即將開工建設商業航天發射工位。四是一批產業項目和功能平臺逐步落地。推動中科院空天院、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航天科技火箭院、航天科工華騰公司、中國星網、星際榮耀等航天企業簽約入駐,為航天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4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文昌航天發射場時強調:“要努力建設世界一流的航天發射場”。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讓我們深感振奮,備受鼓舞。在這里,我想用3個“三”來展望文昌國際航天城未來前景。
第一個“三”是獨具“三大優勢”,第一個優勢是區位優勢,主要體現在緯度低、落區安全、交通便利三個方面;第二個優勢是商業航天產業政策優勢,國家發展改革委為海南制定了全國唯一的商業航天發展促進政策;第三個優勢是海南自貿港優勢,“五個自由、一個安全有序”和“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
第二個“三”是布局“三大片區”,文昌不僅有航天發射區,還布局了高新技術區和旅游區。
第三個“三”是發展“三大產業”,就是火箭產業鏈、衛星產業鏈和數據產業鏈。
我們將充分發揮三大優勢,大力發展“三鏈”及“航天+”產業,推動“三區”同步協調發展,未來的文昌國際航天城將會成為國際一流、對外開放、融合創新的商業航天發展示范區。
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和中央12號文件明確了文昌國際航天城的戰略定位,那就是“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依托文昌航天發射場,推動建設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未來五年,我們將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以及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將文昌國際航天城的發展融入海南自貿港重大戰略之中,融入航天強國發展戰略之中,走出一條具有海南特色的航天產業發展之路。具體來說,有四個方面:
第一,打造科技創新高地。我們將積極推動與國防科工局、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星網、中科院等一批航天系統和中科院系統的十多個院所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實質性落地,比如我們將推動航天科技火箭院、航天科工華騰公司、中科院空天院遙感衛星數據中心、中科院空間應用中心太空實驗室文昌基地、中國星網海南地面站和數據中心等項目今年開工建設。
第二,打造商業航天圣地。我們已經組建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爭取2024年上半年實現常態化商業發射。同時加快推進商業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廠房2023年底投入使用、衛星總裝測試廠房2022年底投入使用。
第三,打造航天產業集聚地。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我們將充分發揮國內唯一的商業航天發射場和商業航天產業政策優勢,圍繞火箭、衛星、數據三條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爭取一批重大商業項目落地,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旅游業方面,我們將加快謀劃打造航天旅游超級IP——航天主題公園,力爭今年動工建設;現代服務業方面,我們將積極推動以遙感衛星為主體的“通導遙一體化”綜合數據應用平臺建設,培育空間數據應用市場。
第四,打造國際合作根據地。國家航天局已經在航天城掛牌設立“國家航天局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海南數據與應用中心”“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和“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數據與應用中心(中國)”。我們將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大力推動宇航產品、衛星應用服務“走出去”,打造宇航產品和衛星應用服務的進出口基地。
航天點亮夢想,夢想鑄就未來。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強化使命擔當,勇于創新突破,用今天的點滴努力,書寫明天航天的輝煌!
廖寶祺:感謝劉沖先生的精彩發布。接下來,我們進入答記者問環節。記者提問前請先通報所代表的媒體機構。現在開始提問。請舉手示意。
中新社記者:文昌國際航天城在發展商業航天方面有什么優勢?目前進展如何?下一步如何推進商業航天項目落地?

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常務副局長郭強:文昌航天發射場作為我國四大衛星發射基地之一,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基礎上,文昌國際航天城發展航天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政策優勢。習近平總書記在“4·13”重要講話中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提出“依托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推動建設海南文昌國際航天城”。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中,就優化海南商業航天領域市場準入環境,發展商業航天明確提出了九條支持政策。文昌國際航天城將建設中國官方支持的唯一商業發射場,商業航天項目在文昌國際航天城落地,享受的優惠政策和發射便利程度是其他國內發射場難以企及的。
二是地理優勢。海南緯度低、距赤道近、運載效率高,火箭的運載能力可提高10%-15%,可明顯提高經濟效益;在海南發射安全性高,各級火箭落區均為海洋,無國土污染,射向不經過人口稠密地區,便于未來發展火箭回收產業;在海南發射的火箭射向范圍廣,可以發射多種不同軌道傾角的衛星,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
三是交通優勢。對比國內現有發射場,海南文昌發射場可以利用船舶運輸大型運載火箭,尺寸不受限制。同時,海口美蘭國際機場、海南環島高鐵帶來的交通便利和文昌優美的自然環境能為商業航天旅游產業提供良好的基礎,具有廣闊的商業航天產業發展前景。
目前進展:一是商業航天發射區建設進入實質性階段,商業航天發射公司已完成組建,商業航天發射工位即將開工建設。
二是航天裝配及異地協同中心的火箭總裝測試廠房和衛星總裝測試廠房已于2021年開工建設。
三是火箭部件裝配與測試中心、遙感衛星應用產業綜合信息與服務平臺和航天綜合復用廠房等,年內將陸續開工建設。
下一步工作:一是加快商業航天發射場發射工位建設,為商業航天項目提供良好的設施基礎,爭取實現2024年常態化商業發射。
二是推動航天發射場擴大旅游開放,將商業發射區和旅游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完善航天旅游設施,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旅游基地。
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記者:剛才聽到文昌國際航天城緊緊圍繞“三鏈”等領域,推進航天商業項目落地,請問航天城的招商政策有哪些獨特之處?招商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如何開展招商工作?

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王廣智:感謝您的提問。目前,文昌國際航天城正在重點圍繞“三鏈”即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打造航天產業集群及“航天+”產業,相繼發布了《關于鼓勵航天航空產業聚集發展的扶持政策》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試行)》等招商引資政策,主要聚焦吸引三鏈的龍頭企業,開展產業鏈招商,拓展海南自貿港封關及智慧海南帶來的應用場景,推動產業生態集群。
目前,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大院大所相繼入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火箭鏈方面,目前已成功引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海南分院落戶。作為火箭鏈的龍頭引擎企業,航天科技一院將依托文昌航天發射場,投資建設多個公共服務平臺,并吸引中下游產業聚集。此外,我們已與中國航天科技四院(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六院(航天推進技術研究院)等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近期開展選址論證工作。
二、在衛星鏈方面,我們以中國星網衛星需求為牽引,依托高頻次商業發射場景,發揮衛星總裝總測共享廠房的平臺作用,建設西工大省級重點實驗室,聚焦航天科技五院、中科院微小衛星所等龍頭企業,打造衛星研發和國際應用高端產業集群。
三、在數據鏈方面,我們已引進中國星網、中科院空天院、北斗通航大數據中心、航天馭星等頭部企業。在今年4.24中國航天日開幕式上,國家航天局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與文昌國際航天城宣布將共同建設“衛星數據與應用海南國際創新研究院”。同時,國家航天局“國家航天局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合作中心”和“金磚國家遙感衛星星座數據與應用中心(中國)”也相繼掛牌成立。我們將與省有關部門合作進一步拓展自貿港封關運作、國際海底光纜登陸地和智慧海南、社管平臺運營等應用場景,打造自貿港特色的數據產業集群。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航天招商圖譜中的“三鏈”,鎖定航天領域產業鏈重點企業,并圍繞軍民融合、科教文旅和國際合作等領域,開展產業鏈招商。通過在航天產業聚集的重點城市設立中介代理網點,開展中介招商,拓展招商觸達面。充分利用“文昌國際航天城”號長八遙二火箭一箭22星成功發射的契機,擴大國內外宣傳,加快重點項目落地,打造航天集群產業鏈。
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商業航天產業特別準入措施、海南自貿港政策等多重疊加效應,正在得到越來越多航天企業的關注和共鳴。在此,我代表文昌國際航天城,熱誠歡迎國內外航天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前來投資興業,共享我國商業航天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央廣網記者:文昌國際航天城正在推動“三區”聯動發展,旅游區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昌國際航天城是如何推動旅游區建設的,下一步如何統籌文昌的旅游資源,抓哪些重點工作?
王廣智:感謝您的提問。旅游區是航天城建設中“航天+”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昌市乃至海南省旅游發展的一張靚麗名片。按照高新區、發射區和旅游區“三區”聯動的發展規劃,實行發射區和旅游區“統一謀劃、相對獨立、資源共享”,并融入文昌市旅游發展的總體規劃。
目前,文昌國際航天城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抓緊推進商業航天發射場規劃策劃,并依次推進旅游區規劃。目前,已啟動旅游區概念性規劃,并與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簽署航天文化旅游合作協議,初步明確航天旅游的參觀區域和旅游路線。依托現有發射場和規劃建設的商業發射中心,主要建設航天主題公園、太空體驗館、火箭科普長廊、航天文化長廊、觀景平臺等設施,擴大現有發射場旅游開放,推動發射區和旅游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打造融太空體驗、科普教育、航天研學、國際會展為一體的航天旅游新業態,建設一個“中國唯一、國際一流”“充滿航天科技文化和海島特色”的主題公園。
與此同時,我們已啟動打造全球航天頂級IP、面向中國和全球的航天主題公園和中國航天博物館的招商前期工作,與意向投資機構和運營商洽談投資協議,努力形成科普、游學、研學等旅游資源聚集。航天旅游區建成后將填補我國乃至亞洲地區航天旅游空白,對海南旅游轉型升級和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將產生重要影響。
消費日報記者:請問文昌國際航天城在營商環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下一步將推出哪些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

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長冉非:感謝這位媒體朋友的提問。文昌國際航天城于2020年6月成立。2年來,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高位推進,建立了“一網通辦、一站式辦理、一枚印章審批、一次性限時辦結、一條龍店小二服務的五個一”的長效工作機制,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2020年、2021年中國航天大會上,文昌國際航天城連續兩年獲得“最受歡迎落地園區獎”。
一、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依托海南政務服務網,充分運用海南E登記、12345熱線、海易辦等服務系統,實現政務服務“互聯互通、一網通辦”,政務服務事項網辦率達90%以上,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法人證書實行“多照合一”電子證照,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電子證書100%全覆蓋,實現網上不見面審批,群眾足不出戶網上辦結,迅速解決12345反映問題,大大增強了群眾的滿意度。
二、積極承接省市審批事項,實現“一站式辦理”。目前文昌國際航天城已承接省市審批權限161項,高標準建設了300㎡的政務服務大廳,設置多功能便民自助一體機,推行首問負責制和一次性告知,建立最簡辦事清單,建設項目提前送達規劃設計任務書,政務服務平均審批提速90%以上,實現“一個大廳、一個窗口、一枚印章審批”,極大提升了企業的獲得感。
三、實行極簡審批改革,做到“一枚印章審批”。作為海南省極簡審批的重點園區,航天城管理局完成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方案、節能評價、水資源論證等區域評估,企業不用再開展項目評估,減輕企業負擔。簡化審批程序,推行規劃代立項,取消選址意見書和用地預審,大多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改為備案制管理,辦理時限從最多30個工作日壓縮到1個工作日辦結。
推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制,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多個審批事項改為告知承諾制;積極推行辦理工程報建事項并聯審批,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分階段辦理施工證制度創新,大大壓縮了辦理時限,項目審批提速了90%,做到“拿地即開工”。
四、積極兌現產業扶持政策,實現“一次性限時辦結”。聚焦航天城產業需求,航天城管理局出臺了《文昌國際航天城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分為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及金融業、商貿業量身打造產業扶持政策,從運營性、建設性、發展性的多維度給予梯度扶持,產業扶持及時送達。為企業免費提供辦公用房、免費刻制印章、實行高層次人才獎勵。2021年至今,航天城管理局共兌現近6000萬元的產業扶持資金,為產業發展注入強大發展動力。
五、建立店小二工作機制,實現“一條龍服務”。與市場監管局、稅務局、人才發展局、公安局等省市部門高頻次聯動,設立“稅小二、商小二、警小二”工作群,及時解決企業問題,提供24小時全天候在線的服務,設立人才服務站、海關服務點、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警務便民服務站、海南仲裁中心航天城聯絡站,知識產權法院航天城司法保護聯系點等一系列站點,打造多位一體的政務服務平臺,為園區企業就近提供商事服務保障、法律支持,實現項目全過程一條龍服務。
六、下一步航天城營商環境打造的工作措施:(一)持續推行“一網通辦”,實施政務服務“零跑動”,抓住建設全省公共服務資源數據庫的契機,建立航天城網上辦件系統,力爭在2025年實現審批事項80%不見面審批,100%審批事項均可網上辦理。
(二)設立航天城創業基金和產業基金,建設智慧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和小微企業貸款服務中心,助力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
(三)深化店小二工作機制,建立“首席服務專員”,為重點企業提供精準服務。常態化開展政企面對面等活動,精準宣傳政策,聽取企業意見,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優質服務。
(四)實現水電氣網報裝便利化一站式服務,水電氣網上申報、現場踏勘、建設投入統一聯合辦理,限時辦結,縮短項目開工時間。
營商環境是園區的生命線,營商環境建設永遠在路上,感謝各位媒體、企業和投資者關注航天城,關心航天城的發展,歡迎各位對航天城的營商環境提出寶貴的意見,你們的監督是我們前進的動力,謝謝大家!
海南廣電國際傳播融媒體中心記者:文昌國際航天城作為海南“陸海空”三大科教城之一,請問在“空天”這一領域,文昌國際航天城在打造科技創新戰略高地方面作了哪些工作?如何進一步加快這項工作?

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首席專家高軍:“建設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和“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是黨中央賦予文昌國際航天城的歷史使命。作為海南“陸海空”三大科教城之一,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率先踐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新使命,以超常規手段落實省、市打贏科技創新翻身仗的戰略部署,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工作,努力打造空間科技創新戰略高地。主要開展了以下幾方面工作:
第一,持續推進科技創新政策體系建設。發布航天城科技創新若干措施與實施細則,加強科技創新政策宣貫,加速科技創新獎勵政策落地,推動航天細分領域頭部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的引進培育,激勵園區企事業單位加大科技研發投入,鼓勵參加省市級科技計劃申報,為園區科技創新發展奠定基礎。
第二,推動航天科技創新公共平臺建設。一是大力推進運載火箭總裝測試廠房、衛星總裝測試廠房、衛星綜合數據應用平臺、航天超算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火箭鏈、衛星鏈、數據鏈的協同創新活動。二是啟動論證一批技術創新專業機構。省局合作協議指導下,共同建設衛星數據與應用國際創新研究院,與省科技廳共同建設航天技術創新中心,推動建設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等,加速航天領域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和國際推廣工作。
第三,強化與高校合作機制。與西工大、哈工大等航天領域高校就設立研究生院和實訓基地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在落實設立海南莫斯科動力大學的同時,還與烏克蘭國立航空大學、第聶伯大學、白俄羅斯國立大學等國外航天高校洽談,建立創新人才培養機制。
第四,推動航天領域科技創新項目的落地。積極支持國家重大工程。包括空間應用中心太空實驗室文昌基地建設,為空間站建設與運行提供支撐,帶動空間實驗先進載荷的創新與國際合作。此外,保障星網工程建設和運行,帶動衛星批量生產和發射模式創新,促進應用場景創新等。
后續將在完善科技創新政策、發揮平臺和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加強三鏈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引領和落地工作。
一是圍繞國家運載火箭研制能力布局,推動新型運載火箭研制生產任務落地海南,支持可重復使用火箭的產業落地;
二是促進省局合作,聯合推動民用航天技術試驗衛星工程立項,強化主用戶和創新成果轉化的總定位;
三是支持衛星數據與應用場景創新,促進國際數據交易平臺創新與建設,落實北斗國際化應用示范及細分領域創新基地建設等重點方向。
總之,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堅持圍繞建設開放型、國際化、創新融合的世界級航天城的戰略目標,強化科技戰略支撐,搭建航天科技創新公共平臺,建設航天科技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基地,實現產業鏈與創新鏈的雙向互動。
廖寶祺:謝謝高軍先生的回答,今天的答記者問環節到此結束。發布會結束后如果大家還有進一步的采訪需求,歡迎和我們省委宣傳部或者文昌國際航天城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聯系、咨詢。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劉沖先生重點介紹了文昌國際航天城2年來取得的實質性進展和未來5年的發展規劃,其他4位發布人分別從商業航天發展、招商引資、產業聚集、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以及重點項目落地建設等方面回答了記者朋友們關切的問題,向大家介紹展示了一個銳意進取、只爭朝夕、充滿創新活力的文昌國際航天城新氣象。我們一起祝愿和期待文昌國際航天城發展得越來越好!
再次感謝5位發布人為我們帶來了一場簡短、精彩而高效的新聞發布會。同時感謝記者朋友們的積極參與。希望記者朋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關注文昌國際航天城的各項發展建設,加大宣傳報道力度,持續支持文昌國際航天城的改革發展。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