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最新資訊 \ 工作報告 \ 學習貫徹 \ 推進自貿港高質量發展 |
發布時間:
倍加珍惜和保護海南生態環境 海南日報評論員 “綠水青山、碧海藍天是海南最強的優勢和最大的本錢,是一筆既買不來也借不到的寶貴財富,要倍加珍愛、精心呵護。”習近平總書記對海南生態環境保護特別重視、格外關心,要求海南在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上先行一步,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表率。省委七屆十次全會強調,推進高質量發展,要倍加珍惜和保護海南獨特的生態環境。我們要牢牢把握保護好海南獨特的生態環境這一“國之大者”,堅定走綠色發展之路。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題中之義,也是海南自貿港建設的重要內容。良好生態環境是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是衡量高質量發展成效的重要標尺。高質量高標準建設海南自貿港,必須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重要位置,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認識,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牢牢守住生態保護紅線,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建設高水平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 在最嚴保護中夯實生態基礎。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大自然賜予海南的寶貴財富,也是海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獨特優勢。但也要認識到,海南生態環境也很脆弱,如果不注重建設、不注意保護,一旦破壞就不可逆轉。我們要深刻認識生態環境保護對海南自貿港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極端重要性,堅決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擔當。要按照《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三步走”目標,分階段、分步驟實現生態環境質量和資源利用效率居于世界領先水平。 要聚焦環保督察整改,重點抓中央環保督察、國家海洋督察反饋和群眾反映的突出環境問題。要聚焦優化城鄉人居環境,推進城鎮生態化改造和農村生態環境綜合整治,深化農村“廁所革命”,推動燃氣下鄉“氣代柴薪”,切實做好農村裸露黃土覆綠等工作,以最嚴的規劃、最嚴的措施、最嚴的問責夯實生態基礎,確保海南的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在抓好標志性工程中打造生態樣板。在海南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發揮海南省生態優勢、深入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的重要部署,海南只有先行先試,大膽探索,才能在生態文明建設上走在全國前列,為全國提供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我們要以標志性工程為抓手,加快推進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清潔能源島和清潔能源汽車、禁塑、裝配式建筑等先導性項目建設,全面推進交通、建筑、居民消費等方面節能降耗,努力提升生態系統碳匯增量,建立更加嚴格的綠色發展標準體系,努力打造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建設的樣板區。 在創新探索中培育生態價值。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高質量高標準建設自貿港,要加快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創新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現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要加快生態補償力度,率先在國家公園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核算體系,完善中部市縣開展流域上下游水資源補償機制。要完善市場機制,加快設立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場所,打造農林牧漁、觀光旅游、生態體驗等一系列“海南品牌”,提高優質生態產品供給能力和附加值,將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品價值優勢,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環保紅利。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始終胸懷“國之大者”,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守護好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才能使海南真正成為中華民族的四季花園,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走在前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