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牢記囑托 \ 潮起海之南 \ 述評30年 \ 巨變30年 \ 30年30人 \ |
發布時間:
■ 本報記者 梁振君 王培琳 “海南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既有政策支持、區位和產業優勢,但面臨的現實差距也不少?!痹?0月28日舉行的第84次中國改革國際論壇上,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陳衛東建議海南要從戰略高度重視,借鑒國際經驗,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膽先行先試和開拓創新,彌補現實差距,特別是發揮金融的支持功能,在六大方面對標國際一流自貿港,推動海南自貿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陳衛東對比分析了新加坡、迪拜以及中國香港等地自貿港發展經驗后指出,成功的自貿港建設一般具備以下核心要素。一是高度開放的經濟環境。高度開放的經濟環境是建立自貿港的基礎條件,自貿港的經濟開放程度顯著高于周邊地區,主要體現在經濟對外貿易依存度高、經濟發展高度依賴外資、經濟主體國際化程度較高。二是特色主導產業支撐。香港以轉口貿易為起點,形成特色支持產業;新加坡以加工貿易為主導,形成以制造業、金融、旅游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迪拜以石油貿易起家,逐步轉型為以旅游、非石油工業、房地產、貿易加工和高科技產業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三是簡化、優惠的稅收制度。簡化稅制、實施優惠稅率是自貿港吸引企業入駐的重要制度安排。自貿港的稅制具有進口環節稅負較低,稅種較少、以直接稅為主,直接稅率較低等特征。四是優越的營商環境。世界銀行《2018年世界營商環境》報告顯示,新加坡營商環境排名全球第2位,香港第5位,迪拜所處的阿聯酋排名第21位,中國內地位居第78位。五是成熟的金融支持。成熟的金融支持是自貿港發展的重要條件,表現在金融業在經濟中占比較高、金融業開放程度很高、離岸金融的特殊安排、高端人才集聚等。 陳衛東指出,從國際視角看,海南建設自貿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還需要在六大方面對標國際一流實踐。一是經濟外向度不足,外資開放度有待提高。從經濟外向程度來看,海南與國內外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從外資準入看,海南外商投資壁壘屬于國際較高水平。上海自貿區已經實行更高開放水平的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即使海南使用該版負面清單,依然難以與國際自由港的開放度競爭。二是主導產業國際競爭力不足,旅游業發展需要提質增效。海南與其他國際自貿港相比的特點在于,物流、人流、資金流三者里以人流引領發展,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引領發展是關鍵所在。較之房地產業,目前海南主導產業發展較慢,吸引國際游客不足。2017年海南接待國際入境游客近112萬人次,與國際一流旅游島相比差距明顯。三是貿易壁壘較高,稅負環境有待優化。從進口貨物流轉來看,海南的關稅、增值稅及消費稅較高;從企業所得稅來看,海南稅收政策有待進一步優化。四是營商環境有所提升,但與國際自貿港相比差距明顯。五是金融結構單一,金融資源配置亟待改善。海南金融體系以銀行為主導,融資結構單一。金融體系高度依賴銀行業,證券、保險、基金、租賃、擔保等其他金融業發展相對滯后;金融資源配置與自貿港發展規劃不匹配。六是人力資源底子薄,人才不足限制高科技發展潛力。人才短缺阻礙了海南向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轉型升級。 陳衛東建議,在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總體部署下,海南要對照自身差距,借鑒國際經驗,高標準高質量打造中國特色自貿港。一是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提升經濟對外開放度。要把海南打造成我國服務貿易對外開放重要窗口,以服務貿易重點行業為突破口,提升經濟對外開放度。二是做大做強主導產業,發展特色經濟。降低經濟對房地產的依賴,確立以服務貿易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以旅游消費、健康養老、海洋經濟、高新技術為支柱產業,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消費轉型升級,將海南建設成國際一流的旅游消費目的地和世界消費經濟發展高地。打造特色經濟,打造我國內地第一個“消費品免稅區”,推進設立海南“消費品免稅區”的支持政策的實施等。三是降低企業所得稅和關稅,簡化稅種。參照新加坡、迪拜以及中國香港做法,通過調整稅制營造更好的投資環境。四是接軌創新營商體制。建立更加透明開放的市場準入管理模式。五是夯實金融服務水平,盡快出臺海南金融開放政策,通過擴大對外開放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入駐。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探索金融監管創新。六是提升人才吸引力度。 (本報???0月28日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