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牢記囑托 \ 潮起海之南 \ 述評30年 \ 巨變30年 \ 30年30人 \ |
發布時間:
中科院院士,北斗、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孫家棟: 我見證海南逐夢航天 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孫家棟。 本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陳思國 攝 三月十九日,孫家棟(左)在與陵水北斗導航遙感應用研究院院長王建蒙交流。 本報記者 武威 通訊員 陳思國 攝 ■ 本報記者 郭暢 林曉君 孫家棟,1929年4月生于遼寧瓦房店市,中科院院士,中國北斗衛星導航工程、中國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 1948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學習俄語。1951年,孫家棟和另外29名軍人被派往蘇聯茹科夫斯基工程學院飛機發動機專業學習。1958年畢業并獲得全蘇斯大林金質獎章,回國后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從事導彈設計工作。1960年擔任型號總體主任設計師。1967年擔任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技術負責人。1985年10月30日,被中共中央任命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1996年當選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1999年被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2010年1月11日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7年2月8日,獲“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 核心提示 他的名字,與導彈、衛星、探月、北斗分不開,他是最年輕的“兩彈一星”元勛,也是最年長的航天工程總設計師。 他就是中科院院士、北斗衛星導航工程、探月工程首任總設計師孫家棟。 3月19日,在北斗產業落地海南對接會上,記者見到了89歲高齡的孫家棟院士,4個多小時的會議,除了10分鐘的茶歇時間,孫家棟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座位,他關心著眼前“北斗產業如何服務海南”的議題,對“北斗+”在海南生根發芽充滿期待。 “孫院士已是耄耋之年,一連聽了4個小時的會議一定很累,好想扶他老人家起來活動一下。”記者在參會人群中,聽到了這樣的聲音。 之所以專注,答案并不難——始于熱愛,源于嚴謹,忠于國家。 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年,作為旅行者,孫家棟曾游覽過海南島的絕美景色;作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曾參與海南航天發射場的勘查選址;作為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孫家棟堅信,“北斗”將按時間完成計劃,將加速北斗為海南提供應用服務。 1 1989年 第一次踏上海南島 3月19日上午的會議結束后,孫家棟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的專訪,眼前這位拄著拐杖、笑容溫和的老人,讓專訪變得更像是一次晚輩與長者的午后暢談。 “小時候念書的時候就知道海南島有個地方叫‘天涯海角’,內心很向往,想來看一看?!睂O家棟回憶說,記得第一次來海南是1989年,他到海口參加海南建省一周年的慶?;顒?,后來開車一路向南抵達三亞,圓了兒時的“天涯海角夢”,還游覽了鹿回頭等景區,高興極了。 那時候,海南給孫家棟留下的第一印象很簡單——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民風淳樸。 孫家棟沒有想到,自己對于海南來說,不單單是個旅行者,作為航天人,孫家棟和“初生”的海南,還有很多情愫。 “上世紀90年代末,隨著中國航天發展的需要,醞釀在南方沿海地區新建航天發射場,最好選擇在距離赤道近的地方,因為這樣可使火箭發射后得到地球自轉向東的初速度,提高運載能力?!睂O家棟說,過去,我們國家的航天發射場都選在北方,這和周圍環境有很多關系,南邊靠海,當時國家海洋力量和經濟實力相對薄弱,如果建了航天發射場,會面臨許多棘手的問題。 當時,航天專家們還考慮到火箭生產基地都在北方地區,火車拉著“大塊頭”的火箭,根本過不去,有限的運輸條件,必須選擇合適的位置建設航天發射場。 “中國最靠近赤道的省份就是海南省了,我很希望在海南建設航天發射場,但發射場的選址需要細致縝密,急不得?!睂O家棟說,到了2000年初,我國海洋力量逐步加強,海南省委、省政府也非常重視在島內建設航天發射場,海南航天發射場建設被重新提上議程。 “在海南建設航天發射場,能夠有力推動海南建設發展,加強旅游影響力和對外聲譽?!睂O家棟說,“粗線條”考慮問題后,航天專家們的“贊同聲”變得更堅定,對建設工作提出了細化。 問題又來了,在海南建設航天發射基地,還要應對氣候環境,這里天氣熱、濕度大,不同金屬材料的火箭設備在北方生產,就算能順利運送到海南,恐怕設備也無法適應環境,維護成本非常高,且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 在經過了十多年的復雜研究討論,航天人依然選擇“負重前行”,決心要在海南建設航天發射場,正如孫家棟曾經所說,假設你要決心發射,那這里頭就帶著一定的風險,我們絕對不希望發射失敗,也絕不畏懼任何風險。 2 反復研究 海南航天發射基地選址 國家航天計劃確定了要在海南建設航天發射場之后,航天專家們又開始對航天發射場的具體建設位置做詳盡規劃。 孫家棟回憶說,在選址過程中,多數人看中了海南文昌,但又出現了不同意見——近些年,文昌地區經常有臺風登陸,不安全。 “大家又開始向南找位置,記得在陵水黎族自治縣英州鎮南灣猴島附近,有一個半島位置不錯,但因為不是深水港,而被‘淘汰’,后來,大家又在位于海南省東方市尋找位置,也因為一些不適原因而被否定?!睂O家棟說。 大家的視線又重回文昌,為了證實文昌經常遭遇臺風一事,氣象專家調出了近幾十年的海南臺風登陸地點記錄,發現在文昌登陸的臺風次數并不多,這個結論讓大家心生歡喜。 此后,航天專家還提出在海南建設火箭組裝廠,但經過反復研究,就算是拆分運輸,火箭的外殼直徑達到5至7米,要想跨過瓊州海峽,還是需要船運,文昌的清瀾港是深水港,為一級開放港口,滿足配件運送的交通條件,這個消息便像一顆定心丸,大家對在文昌建設航天發射場信心滿滿。 2008年,孫家棟出席在海南舉行的中國(文昌)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場項目與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高峰論壇,當時對海南航天發射場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這里將是我國最先進、最開放的航天發射場之一。 “文昌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場的開放程度超乎想象,原來我們對于發射場的選址和發射計劃都是高度保密的,只有火箭升空之后才對外公開?!睂O家棟認為,從高度保密到高度開放,這體現了中國對于航天技術的高度自信。 孫家棟說,2014年,文昌航天發射場建成后,經歷了至少兩次強臺風,每一次得知臺風登陸文昌,他的心也跟著懸起來。 “雖然臺風登陸文昌的次數不多,但來一次就是大事,為了抵御臺風,航天發射場提前謀劃,安裝了各種抗臺風設備,臺風期間不能發射火箭,需要把塔架封起來?!睂O家棟說。 “對于航天人來講,無論你工作做得多么細致,終究是高風險產品?!睂O家棟說,聽說很多人都認為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任務少,直呼不過癮。 對此,孫家棟特意作出解釋,這與文昌航天發射場承擔的工作任務有關,文昌新一代火箭發射場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大噸位空間站和深空探測衛星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這類發射任務目前偏少。 此外,相比過去的傳統燃料,文昌新一代火箭發射助推器采用的是一種無毒無污染的燃料,所以并不是所有類型的火箭都能拿到文昌航天發射場來發射,因為推進劑的成分不同,基數就會跟著改變。 孫家棟也期待著,今后文昌航天發射場承擔更多火箭發射任務,推動海南航天產業及航天旅游發展。 “發射任務也要再開放,未來,文昌發射場有望成為國際航天發射場,歡迎國外的火箭運到文昌來發射,當然,這是個涉及面很廣的過程,需要不斷研究,例如火箭與發射塔架的配套問題,國外火箭或者衛星的運輸、技術接口協調等。”孫家棟表示,怎樣將外國的衛星裝到我國的火箭里進行發射,是當下新時代的新議題。 3 看好北斗產業 落地海南 “今年是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海南發展速度快,海南未來大有可為?!睂O家棟說。 其實,這些年,孫家棟對海南的關注與期待,不僅僅是文昌航天發射場。 孫家棟十分看好“北斗產業落地海南”項目。孫家棟認為,人類生活離不開時間和空間,隨著中國國防安全領域和經濟社會不斷發展,2017年11月,北斗三號導航衛星實現一箭雙星發射,中國北斗正式開啟全球組網的步伐。 “海南環境優美,海域遼闊,旅游資源豐富,鐵路公路交通發達,這么多優勢條件疊加,有利于北斗應用的推廣普及,完全可以成為北斗產業鏈企業的聚集地?!睂O家棟說。 “海南作為國際旅游島,本身就應該做到與外界信息保持暢通,不斷吸引國內外游客?!睂O家棟說,3月19日的北斗產業落戶海南對接會雖然只有100多人參加,卻在探討怎樣融合,怎么盡快在海南落地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北斗落地后便轉化成了信息,作為信息服務的終端,北斗導航能夠為不同領域、為社會、以至于為每個人提供服務和便利。這些內容一定能夠助推其他產業發展,比如交通業、旅游業、快遞業等。我想,陵水北斗導航遙感應用研究院落戶清水灣國際信息產業園的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北斗產業的發展,如果能夠快速實施,應該能夠對陵水、海南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睂O家棟說,美國建立GPS定位系統時間早,進入中國市場的時間早,我們要在學習外國先進技術中不斷琢磨,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結合中國特色,實事求是,量力而行。 “中國現在不缺資金也不缺乏技術,但是凡事都有輕重緩急,國家正處于脫貧攻堅的決勝階段,民生問題要更好更快地解決,我們將以大局出發,合理安排長遠計劃,穩步有序地把新一代北斗衛星導航工程落實好,真正做到‘天上好用,地上用好’。當中國準備‘大干’一場的時候,一定會集中精力,握緊拳頭,相信不出十年時間,我們便會上一個新臺階。”孫家棟說。 在中國將來的登月計劃中,新一代長征運載火箭在文昌發射場可輕易地將載人飛船送上月球,建立月球基地,或將載人飛船送上太空,建立中國的永久性航天站。而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一定會引起全國人民、全世界人民的廣泛關注,那時候,海南島的名聲會更響,海南島這顆祖國的明珠將會更加璀璨。 作為航天人,孫家棟常說:“國家需要,我就去做?!彼嘈?,而立之年的海南省,也將乘風破浪,走進新時代,做出新成績。 (本報椰林3月25日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