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圖片新聞 \ 聚焦黨代會 \ 踔厲奮發這五年 \ 建功新時代 \ 訪談評論 |
發布時間: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李京赟 “省第八次黨代會指出,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5月17日,省人社廳黨組書記鐵剛接受海南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全省人社系統要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為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提供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堅實支撐。” 鐵剛介紹,全省人社系統從“怎么學”“怎么做”兩方面,深入學習貫徹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 談及“怎么學”,鐵剛說,省人社廳分為三個階段深入學習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在集中學習階段,召開廳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原原本本研學省第八次黨代會報告原文,深刻領悟“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并以此為依托謀劃工作,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的熱潮;在專題學習階段,以邀請專家學者作專題輔導報告、開展集中培訓、黨組(支部)書記講黨課等方式,將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海南重要講話精神與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結合起來;在常態化學習階段,把省第八次黨代會精神貫穿到人社工作的方方面面,推動我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 談及“怎么做”,鐵剛提出要三措并舉:一是落實好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全力以赴穩崗位保就業。延續實施失業、工傷保險階段性降低費率政策,允許特困行業階段性緩繳養老、工傷和失業三項社會保險費,實施“免申即享”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大力宣傳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切實穩市場主體穩崗位。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高校畢業生方面,從擴大就業渠道、提供不斷線服務、優化求職就業手續、強化困難幫扶等角度發力,努力確保實現我省2022屆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率”82%以上;農民工方面,將聯合農業農村等部門持續督導落實農民工高質量就業專項行動,重點加強勞務協作和信息對接,深化勞務品牌建設,2022年力爭外出務工規模突破160萬人,全省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增長16%以上。做好公共就業服務標準化試點,持續開展“10+N”公共就業服務活動,促進企業和勞動者高效對接。 二是加大職業技能培訓力度,推動實現家門口好就業、就好業。加緊研究推動“技能自貿港”專項行動,著力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政策供給。深入實施重點群體專項職業培訓計劃,鼓勵各市縣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需要開發設立專項職業能力考核項目,研究建立整建制購買培訓服務及成果的項目制培訓新模式,提高職業技能培訓針對性有效性。在多個市縣試點建設服務功能完善的“就業驛站”(零工市場),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打造村民就業服務“直通車”。 三是堅持應保盡保,完善多層次多支柱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著力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擴面上下功夫。推動修訂《海南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暫行辦法》,完善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制定我省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實施方案,引導符合條件人員參加,不斷提高養老保險待遇水平。創新我省企業年金加入機制,從高層次高技能人才起步,擴大企業年金覆蓋面。積極開展新就業形態就業人員職業傷害保障試點,推進基層快遞網點優先參加工傷保險工作。組織開展社會保險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動,進一步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切實維護養老、工傷、失業保險基金安全。 “全省人社系統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建設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自由貿易港扛起人社擔當。”鐵剛表示,將實施更多有溫度的舉措,落實更多暖民心的行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著力穩就業增收入優分配,持續提升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水平。 (本報海口5月17日訊)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