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牢記囑托 \ 潮起海之南 \ 述評30年 \ 巨變30年 \ 30年30人 \ |
發布時間:
■ 中新社記者 楊旭 王辛莉 仲春時節的海南,山青海碧,日暖風輕。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13日下午在??谂e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鄭重宣布黨中央決定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分步驟、分階段建立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這是黨中央著眼于國際國內發展大局,深入研究、統籌考慮、科學謀劃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彰顯我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決心的重大舉措。 在10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宣布了中國擴大開放的一系列重大舉措,舉世矚目。三天后,習近平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為中國經濟特區今后的發展指明方向,同時為海南這個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再踏新征程“鼓勁加油”,并提出殷切希望。 海南,這個位于中國最南端的島嶼省份,再次吸引世界的目光。 30年前,中國在相繼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四個經濟特區之后,決定海南建省辦中國最大經濟特區。由此,這個中國最年輕的省份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新地標。 經過30年建設,海南從一個封閉落后的邊陲島嶼,發展成為中國最開放、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窗口。海南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近22倍,基礎設施極大完善,民眾生活顯著提升,生態保護良好。 憑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海南創下中國多項改革開放之先:實施“省直管市縣”行政管理體制,率先提出生態省建設等。 2009年,國務院批準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探索中國旅游業改革創新的新路徑,成為海南的一張靚麗名片。 近年來,海南進入發展快車道。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和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成效。全省“多規合一”改革試點,發揮資源利用最大效益。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放意識越來越強,海南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以旅游業、互聯網等十二個重點產業為主的“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產業雛形初現。正在規劃建設的文昌航天、三亞深海和南繁育種三大科技城,向“海、陸、空”高科技領域邁進。 2010年以來,習近平多次到海南考察,作出“辦好經濟特區,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范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等重要指示。 習近平表示,海南省“因改革開放而生,因改革開放而興”“海南發展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歷史見證”。 有著良好生態環境、中國最大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三大優勢的海南,是“一帶一路”重要支點,在中國對外開放的新格局中扮演特殊角色。 習近平闡述“海南新定位”,包括覆蓋全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試驗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國家重大戰略服務保障區等六個方面。中央支持海南發展的重大舉措涵蓋現代服務業、信息產業、農業、科研和創新、旅游、海洋經濟、生態環境、科教、海外人才等九個領域。 習近平的重要講話引起會場十余次熱烈掌聲。 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朱華友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央賦予海南新一輪改革開放的使命令人振奮,體現了中央對海南的關心和厚愛。在當前全球化的世界經濟發展大格局下,中央作出積極英明的決策,在中國新一輪改革開放重大突破之時,中央選擇海南先行先試。30年來,海南創造積累了改革開放的經驗,經濟社會發展有了良好基礎,生態環境保持優良,具備進一步改革開放的基礎條件。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這個歷史時點,中央賦予海南新使命和新擔當,作為特區人要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正如總書記今天對特區人民提出的殷切期望,“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春天,這個展現勃勃生機的季節,中國改革開放的“海南實踐”正在新時代新起點譜寫新篇章。 (中新社海口4月13日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