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吉陽區羅蓬村:
500農戶建起環保新廁所
本報三亞9月5日電 (記者 易宗平 李艷玫)在一棵棵檳榔樹掩映下,一條用紅磚鋪成的小徑通往“F”型的新廁所,玻璃門上潔白的牡丹圖左前方,書寫著“花開富貴”四個行楷大字。這是9月5日,海南日報記者在三亞市吉陽區羅蓬村脫貧村民王明榮家采訪時見到的情景。
談及廁所變遷,出生于1976年的王明榮回憶道,從孩提時代記事起,就是在居住的茅草房附近,搭一個小茅棚作為廁所。每次上廁所時,蚊蠅眾多,身上被咬得疼痛難耐。遇到雨天,棚頂滲下的水,被淋得濕漉漉的。每逢臺風來襲,茅棚搖搖欲墜,茅草被刮得四處飛散。
成為十八九歲的小伙子時,王明榮與家人收集山里的石頭,在屋旁自建了一個簡易廁所。2018年,在政府部門資助下,王明榮家建成了環保型新廁所,磚石結構,防風防水。“還是新廁所好,我再也不擔心刮風下雨了。”王明榮指著眼前的檳榔林和莊稼說,“新廁所在灌溉方面,正在成為農業生產的一個幫手。”
廁所嬗變,是這個7口之家生活條件不斷改善的縮影。
而在新廁所前面,一幢100多平方米的建筑物拔地而起。“這是在政府部門幫扶下修建的,一樓將用作小賣部;二樓是望山亭,可供游客觀賞風景。”已成為入黨積極分子的王明榮信心滿滿地說,他家已脫貧出列,現在繼續努力,依靠種植檳榔、瓜菜,林下養雞和開設小賣部,日子越過越紅火。
像王明榮家這樣,改廁引來人居環境整體改觀,依靠發展綠色產業脫貧致富的家庭,在羅蓬村不在少數。
羅蓬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吉明豪介紹,在上級部門支持下,2018年以來全村共有500戶農戶建起環保型新廁所,提升了人居環境,為發展鄉村旅游業提供了有利條件,而糞水經無害化處理后,還可對農作物發揮灌溉作用。
“改廁提升了鄉親們的精氣神,大家都自覺投身到生態建設和生產發展中。”吉明豪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