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顧2019 \ 熱詞 \ 展望2020 \ 最新資訊 \ 解讀評論 \ |
發布時間:
編者按 當前,海南正處于加快推進自貿區、自貿港建設的關鍵時期。火熱發展實踐背后蘊含的豐富理論內涵,成為助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思想支撐。海南日報掃描今年的理論熱點,梳理出十大理論熱詞,推出“2019理論熱詞盤點”專版,以期推動人們更好地把握海南發展的內在邏輯,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積極為加快海南自貿港建設擔當作為。 “量點”與“亮點” 一流園區是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壓茬推進和進行壓力測試的重要載體,是海南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基所在。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產業園區建設發展,提出以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把園區打造成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的“孵化器”、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輻射帶動更大力度開放、更寬領域改革。 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海南下了硬功夫、實功夫。出臺推動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意見和規劃布局調整優化方案,規劃了3類20個重點園區;制定四個“一園一策”差異化發展措施,重點打造洋浦經濟開發區、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兩個重大功能平臺;完善“法定機構+市場主體”運行模式,下放土地審批等42項權力,讓園區“有權能定事、有錢能辦事”……以園區改革帶動優化營商環境,正吸引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競相落戶園區、開建項目,推動重點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 “量點”當增量,“亮點”要更亮。進一步做大流量的“量點”和突出實效的“亮點”,需要緊緊圍繞“三大領域”“五大平臺”“十二個重點產業”,持續抓投資、抓消費、抓項目、抓園區、抓補短板;需要堅持調優結構、做大產業,久久為功培育壯大重點產業;需要持續做強園區、建好平臺,吸引高端資源要素集聚,促進人流、物流、商品流、資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加快匯聚。 (文字/張永生、張成林)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