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夢瑤
時間長河奔騰向前,有靜水深流,亦有波瀾壯闊。
面對宏觀經濟形勢趨緊、動能轉換階段性動力不足、消費需求不旺等多重壓力挑戰,克服超強臺風和極端強降雨等自然災害的影響,海南經濟交出了一份怎樣的年度答卷?
“向好”是趨勢性特征,“提質”是結構性變化。
難中求成、殊為不易。如此成績,展現出海南穩中求進的定力之堅,也成為海南明年繼續穩馭經濟大船的信心之源。
12月27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及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省第八次黨代會和省委八屆歷次全會精神,錨定“一本三基四梁八柱”戰略框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難中求進開新局
從平穩開局到持續恢復再到穩中提速,行至歲尾,回看2024年,全省上下爬坡過坎、闖關奪隘,全力穩增長、促改革、擴需求、育動能、保民生,力促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將這條“曲線”放大,能更清晰地看到其背后的含金量:前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8%,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分別增長20.5%、21%,均快于全國平均水平。
不易答卷,暗藏有力之舉。
這一年,產業升級步穩蹄疾、動能轉換加力提速——
從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首發成功,到游戲出海、來數加工等新業態快速發展,海南積極發揮“三度一色”自然稟賦優勢,堅持“五向圖強”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四大主導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再提高,“陸海空”未來產業加快培育。
這一年,深化改革蹄疾步穩、擴大開放活力迸發——
從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政策享惠企業翻番,到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上線運行,再到獲準開展增值電信業務擴大對外開放試點、設立外商獨資醫院,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啟動建設,海南持續優化升級自貿港政策體系,自貿港建設成型起勢,封關運作加快推進。
這一年,生態文明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扎實有力——
從清潔能源裝機占比83.2%,到裝配式建筑面積占新建建筑面積比例達75%,再到新增基礎教育學位4.1萬個、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全省覆蓋,海南加快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加快補齊民生社會事業短板,持續提高發展成色。
新意濃、活力足、成色好。高質量發展的路徑,正為海南擘畫新的藍圖。
堅定信心看大勢
既把成績講夠,也把問題說透。
向外看,當前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外部環境異常復雜嚴峻;向內看,我省產業結構仍處于優化升級的關鍵階段,自由貿易港政策效應充分釋放還需一個過程。
前路并非坦途。駛向2025年,海南如何穩馭經濟航船?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給出回答:把握發展大勢,堅定必勝信心,保持戰略定力。
著眼大勢,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
一方面,我國經濟基礎穩、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成為抵御外部風險沖擊的厚重基石;另一方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橫跨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前后,海南將持續處于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戰略機遇期和動能轉換、結構優化的發展窗口期。
機遇與挑戰并存,但總體上看,機遇大于挑戰。
堅定信心,來自科學、客觀、準確的判斷——
今年,黨中央、國務院因時因勢加強宏觀調控,存量政策持續發揮作用和增量政策落地見效,主要指標好轉、積極變化增多,為明年經濟平穩運行奠定良好基礎。從政策取向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均傳遞出從“積極”到“更積極”的信號。
可以預見,政策托舉有力,將助力海南經濟繼續鞏固回升向好態勢。
保持定力,需要耐心、專注、長期地堅持——
高質量發展是一道復雜方程式的求解過程,需要經過長期實踐探求多方面的解法。我們需要看到,過去幾年的夯基蓄能,已為海南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隨著自貿港核心政策持續加快落地,以“五向圖強”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成長,海南經濟發展的新優勢、新動能、新增量將不斷強化。
當自貿港比較優勢日益凸顯,海南發展必將收獲更多經濟流量。
破難應變穩增長
對于海南而言,2025年至關重要。這一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開局之年,是海南自貿港實施封關運作之年。
任務重、壓力大,明年經濟工作怎么干?海南牢牢把握總基調:穩中求進。
穩中求進,要錨定關鍵任務。2025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之年,這是自貿港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必須萬無一失、首戰必勝。核心政策體系,則是關乎自貿港蓬勃發展、行穩致遠的基石,影響著各方對海南中長期發展的信心與預期。
會議提出,要抓緊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加力提速實現封關運作,加快落實“三張清單”,強化實戰化演練,確保封關運作平穩有序、萬無一失、首戰必勝;加快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核心政策落地,及時推進政策迭代升級,優化實施條件,擴大適用范圍,打通落地堵點,讓更多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先機。
穩中求進,要激活增長引擎。全方位擴大內需,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支撐。這不是“權宜之計”,而是戰略之舉,既需著力短期,借助政策激勵迅速激活市場的一池春水;也需放眼長遠,通過深化體制改革、完善治理體系,注入持久的內生動力。
會議提出,要全方位擴大內需,夯實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支撐,推動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上新臺階,把惠民生和促消費結合起來,持續擴大高端購物、醫療、教育消費回流規模,全面打贏消費“翻身仗”;抓好項目建設、謀劃、儲備,發揮好政府投資的杠桿帶動作用,通過市場化機制撬動社會資本加大投資,全力打好投資“主動仗”。
穩中求進,要深挖內生潛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則須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著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痛點。
會議提出,要打造新質生產力重要實踐地,著力構建具有海南特色和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做優做強四大主導產業,加快推動補鏈延鏈、優化升級;聚焦“五向圖強”,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要推動標志性改革開放舉措落地見效,更好融入和服務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積極融入和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
不言而喻,穩中求進的潛臺詞也是行動更積極、工作更主動。
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大力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樹牢“起跑即沖刺、開局即決戰”的意識,以“時不我待、分秒必爭”的緊迫感、“一日無為、寢食難安”的責任感,快馬加鞭、闖關奪隘,奮力推動自由貿易港建設進入加速起跑的快車道。
洞察時與勢,統籌穩與進。眺望前方奮進路,海南方向更明、底氣更足。
(本報海口12月27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