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梅里雪山到南海之濱,南方電網迪慶供電局各族同胞支援海南
良緣可再期 山海馳援急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邵長春 通訊員 韓曉彤
9月16日晚,距離萬家團圓的中秋節還有3個多小時,文昌市抱羅鎮山梅村,南方電網云南迪慶供電局援瓊隊員、藏族小伙子尼布終于結束當天的現場搶修工作,給遠方的女朋友陳江琴回撥視頻電話,報了平安。
尼布中午就接到了陳江琴的電話,但他當時正和隊友們忙著電網搶修工作,顧不上多說,直到晚上,才借著恢復不久的通信網絡和心上人嘮上幾句家常。交往兩年多,這是他和女朋友距離最遠的一次,而原本16日當天,是兩個年輕人計劃訂婚的日子。
超強臺風“摩羯”襲瓊,對瓊北地區電網造成嚴重破壞,急需支援。9月11日晚11時,迪慶供電局召開緊急會議,號召大家報名援瓊。
“當時猶豫了20多秒,畢竟訂婚是人生大事。”尼布說,自己早已通知了雙方親屬,做好了各種準備。但看到海南受災后的一段段場景視頻,樸素的共情之心很快占據了上風,尼布毅然報名,但卻不敢立即把此事告訴女朋友,“說了這事,大家當晚就都睡不著了。”
次日,尼布在電話里向陳江琴解釋,對方難掩失落,不太明白為什么遠在數千里外的一場臺風,會讓自己的喜事推后。“缺了你就不行嗎?”尼布的準岳父、岳母甚至懷疑兩個年輕人之間的感情出了問題。直到尼布耐心解釋,特別是轉發了短視頻平臺上流傳的海南受災影像后,愛人和親友才理解了他的決定。
“如果每個人都只考慮自己的實際困難,那電網援瓊隊伍根本就組建不起來。”南方電網云南迪慶供電局援瓊領隊黃文說。
截至目前,南方電網已從廣東、廣西、云南、貴州等地大規模調集2.94萬人支援海南,加上海南電網搶險作業力量,合計投入已超4.1萬人。在這支隊伍中,犧牲和奉獻的故事還有很多。
以迪慶供電局援瓊隊為例,今年的中秋節加上迪慶州州慶,假期長達五天,很多人早就做好了出行計劃,尼布的隊友耿國俊本想趁著假期送老人回老家休息,火車票都已經買了,接到任務后也只好退掉。
“蔣禮清、高一波、迪曉東、扎西培楚、扎西達瓦……”黃文掰著指頭向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列起同事們的名字,在迪慶供電局141人的援瓊隊伍中,有漢族、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白族、彝族等民族。
從梅里雪山腳下,云南各民族同胞一路翻山越嶺,跨過瓊州海峽,抵達南海之濱,支援海南電網災后重建。目前,已有超過3800人的云南援瓊電力隊伍投入文昌市災后搶險中,作業面分布在東路鎮、抱羅鎮、公坡鎮、潭牛鎮、東閣鎮和文城鎮,其中迪慶供電局負責抱羅鎮區域的電網搶修。
“隊員們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海南的天氣太熱了。”黃文說,在老家迪慶,現在氣溫只有10多度,而文昌每天最高氣溫都在30度以上,人人一身汗,大家早上五點多就起床準備工作,有的要干到深夜,強度很大。
在海南,援瓊隊員們也感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情,就在記者采訪時,一輛瓊牌小轎車來到現場,司機搬下幾箱礦泉水,說了聲感謝轉身就走。黃文說他們已經習慣了,幾乎每天都會有當地群眾用這種方式表達對電網援瓊隊的支持,而他們能做的就是鉚足干勁加油干,讓當地群眾盡早恢復用電。
(海南日報文城9月18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