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省委七屆九次全會 > 輝煌十三五
來源:海南日報 發布時間:
海南以“特教特辦”思路保障特殊教育
讓每一朵浪花都澎湃
■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實習生 王夢洋
銀行、醫院、快餐店、紅綠燈……海南日報記者日前看到的這些生活場景并非出現在繁華街區,而是出現在東方市特殊教育學校的一間康復功能室里,目的是幫助殘疾學生掌握基本的生活和交際技能。
“十三五”期間,我省特教學校由2所增加到15所,實現了30萬以上人口的市縣全覆蓋,同時在所有鄉鎮的普通學校建設了268個特教資源教室,保障了適齡殘疾青少年,特別是貧困家庭殘疾學生的受教育權利。
根據計劃,“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擴大特殊教育資源,構建“以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為主體、特教學校為骨干、送教上門為補充”的特殊教育體系。預計到2025年,全省所有縣(市、區)都要建成1所特教學校、1所特教幼兒園或附設特教幼兒班,人口較多的市縣建設第2所。
東方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陳仕鋒介紹,目前學校共有學生220人,分為2個啟聰班、8個培智班和10個送教班,主要教授的課程有生活語文、生活數學、溝通交往、運動康復、言語治療等。
此外,該校還設置了家政室、多感官教室、語言訓練室、心理咨詢室等康復功能室,為孩子們提供從生理到心理的全方位康復訓練。這些康復功能室,已經成為我省多所特教學校的“標配”。
特殊教育的專業性極強,東方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隊伍雖是一支名副其實的“青年軍”——均為“90后”青年,都是由該市教育局帶隊赴南京特殊教育師范學院等專業院校招聘而來,又先后在省內外先進特教學校跟崗學習,具有扎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東方市特殊教育學校的“青年軍”自2017年組建以來,不僅要承擔在校學生的教學和康復任務,還風雨無阻、不落一生地給重度殘疾學生送教上門,真正實現了對東方市殘疾青少年的“零拒絕”。
東方市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許國花介紹,這些重度殘疾學生有的住在十分偏遠的農村地區,她和同事常常要輾轉乘坐班車、三輪車、摩托車等,顛簸數個小時到學生家中授課。校長擔心他們的安全,“私車公用”接送也是常有的事。
令許國花等人欣喜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送教上門,多名學生有了明顯進步,不少已經能夠離開父母到校就讀。在這過程中,“奇跡”悄然發生——一名在8歲之前都無法行走的孩子,經過兩年多的康復訓練,已經能夠小步慢跑。
“孩子的轉變讓我們更加堅定了開展學前特殊教育的決心。”陳仕鋒說,對殘疾兒童進行早期干預是現代特殊教育的發展趨勢。特殊兒童越早接受教育和康復訓練,其個性潛能就越能得到較好發展。他指向校內一座正在施工的教學樓說:“這就是我們的特教幼兒園,預計今年9月開始接收學生。”
海南日報記者還了解到,加強職業教育也是我省特殊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一環。作為省內最早為殘疾學生提供職業教育的特教學校,海南(海口)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不僅在省內多項技能大賽中創下佳績,不少還在畢業后找到了心儀的工作。該校校長甘方波說,接下來,學校將發揮現有的優勢,打造海南殘疾人職業教育培訓基地,加強師資培訓、校企合作等各方面工作,為更多殘疾青少年融入社會、自信生活提供助力。
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韓小雨表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在中職學校、中小學和幼兒園普遍開展融合教育,確保適齡殘疾兒童少年98%以上接受義務教育,同時推動特殊教育向學前教育和高中教育兩頭延伸,讓更多的殘疾青少年有機會走進大學。 (本報海口2月3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