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省委七屆九次全會 > 輝煌十三五
來源:海南日報 發布時間:
我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打造開放新高地,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
強基鑄魂 擎旗奮進
■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只有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才能打造開放新高地,才能高質量高標準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要堅持改革開放推進到哪里,黨的領導就體現在哪里、黨的組織建設就跟進到哪里。
1月22日,主題為“黨的建設全面加強”的海南“十三五”建設發展輝煌成就系列之第十二場新聞發布會在海口舉行。省委組織部、省委統戰部、省紀委監委等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情況并答記者問。
筑牢戰斗堡壘 聚才干事創業
“十三五”期間,我省以組織體系建設為重點,打造黨支部建設“8+2”標準體系,全面落實農村基層黨建“4321”工程,深入開展兩新組織“兩個覆蓋”百日攻堅行動等工作,先后成立省屬綜合行業黨委14個,調整優化黨組織設置1979個,推動各領域黨組織體系更加健全,組織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明顯增強。
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張應端介紹,為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我省還派出了由8583名干部組成的2758支鄉村振興工作隊進駐到全省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全省鎮村“全覆蓋”,推動抓黨建促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落實新時期好干部標準,“十三五”期間,我省著力構建適應海南自貿港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2018年以來,全省共引進三批285名優秀掛職干部,先后面向全球選聘11名高端管理人才,又從全國發達地區選調了27名優秀省管干部,有效緩解了海南自貿港建設開局起步階段對干部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全省干部隊伍結構更加合理。
“十三五”期間,我省成立了省委人才發展局,加強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4·13”以來,我省已陸續出臺70多項人才政策,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貿港特色的人才政策體系。通過實施“千人專項”引才工程、產業團隊引進工程、國際人才集聚工程和柔性引才聚智工程等四大引才工程,海南吸引了各方人才紛至沓來。
據統計,“4·13”至2020年底,全省共引進人才20.8萬人,同口徑增長657%,海南正成為有志之士和青年才俊創新創業的熱土。
找到最大公約數 畫出最大同心圓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團結是永恒的主題。
發布會上,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康拜英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建立了省市縣三級黨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確保了黨在統一戰線工作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保證了統一戰線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加強了對統一戰線工作的統一領導和歸口管理,實現了統一領導民族工作,統一管理港澳、臺、僑、宗教工作。
在此基礎上不斷形成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在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彰顯了積極作為——
圍繞中心建言獻策,我省共召開黨外人士協商會29場,收到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提交調研成果109項、提案議案696件、社情民意1056條,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
創新舉措助推民營經濟發展,我省探索了“八項全國率先成果”,其中全國首創的“評價增信+金融服務”模式破解民企融資難題,被列入自貿港第十批制度創新案例。
聚焦發展加大招商引資,我省在6個自貿港重點園區設立“港澳臺僑服務工作站”,吸引187家港澳臺僑資企業入駐園區;成立瓊港澳服務業合作示范區,出臺《港澳臺地區專業人才在瓊執業管理辦法》;出臺實施“惠臺30條措施”,加大對臺招商力度,引進臺資企業40多家,同比增長100%。
整合資源助力脫貧攻堅,我省實施“百企幫百村”光彩事業行動,組織1024家民企參與,幫扶貧困人口超過29萬人。同時,打造了一批“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康拜英特別提到,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我省統一戰線發動海內外力量馳援海南抗疫,在海南疫情緩和后又及時向港澳臺海外瓊籍鄉親加倍回捐抗疫物資,“期間涌現的大量感人事跡,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血脈親情。”
標本兼治反腐敗 激濁揚清為人民
改革開放越深入,越要全面從嚴治黨,越要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并使之成為海南發展的關鍵性、基礎性優勢。
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全面貫徹“三不”一體推進的方針方略,充分釋放反腐敗標本兼治、激濁揚清的綜合效能,七屆省委以來共立案12325件,結案10541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0626人,移送檢察機關519人,不敢腐的震懾初步形成。在緊盯關鍵少數,立案查處廳級干部和市縣黨政“一把手”104人的同時,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發出紀律檢查建議書、監察建議書、監督建議書1469份,督促發案地區和單位建章立制,形成長效機制。
“我們堅持黨對紀檢監察工作全覆蓋、全方位、全過程領導,持續推進黨的紀律檢查體制改革、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紀檢監察機構改革,全面覆蓋的監督格局初步形成。”省紀委監委辦公廳主任陸海鷹說,同時,省紀委監委著力構建以業務工作流程細則為主體的“1+N”制度體系,形成了內部統一決策、一體運行,外部相互銜接、相互制衡的工作機制。目前,職務犯罪案件從立案到判決平均用時157天,比改革前減少120.9天,縮短43.5%,移送起訴的所有案件均得到法院有罪判決,辦案效率和質量明顯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樹牢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不斷深化拓展群眾身邊腐敗和作風問題整治。七屆省委以來,全省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1693起,處理3165人;把掃黑除惡同基層“拍蠅”結合起來,鐵腕推進“打傘破網”,共查涉黑涉惡腐敗與“保護傘”案件871件、910人,其中縣處級以上82人,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本報海口1月22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