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聚焦決定 \ 百萬人才進海南 \ 最新資訊 \ 學習貫徹 \ 解讀評論 \ |
發布時間:
■ 況昌勛 如何理解營商環境中的便利化?是縮短審批流程和審批時限?是,但不全是。 便利,應該是方便、有利,核心在于方便。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榮譽院士、香港特區政府前首席研究主任王春新用“安全、方便、效益”3個詞來概括香港的營商環境。他認為,方便很重要,不僅可以提高效率,增加透明度,也能讓政策更容易落實。 在香港參訪期間,記者感受到“方便”體現在政府各項政策與工作中。在香港稅務局,工作人員僅用半個小時就把香港的稅種、收稅程序、扣除項目等介紹得清清楚楚。香港稅制不僅是低稅率,而且只有利得稅、薪俸稅、物業稅等3種直接稅,計算方法簡便。在香港海關,一把鎖引起了記者注意。香港海關高級貿易管制主任毛慧敏介紹,香港報關方式、海關管理簡易,貨物進港或者出港后14天內報關即可;為避免同一批貨物分別在粵港兩地出入境時被海關重復查驗,海關推出了“跨境一鎖計劃”。 方便,體現在自由開放的理念。香港政府采取積極不干預政策,實現了5個自由:對外貿易自由、企業經營自由、資金進出自由、人員進出自由、信息流通自由。 方便,體現在政策設計簡單易操作。香港制定的政策,程序簡單、指令清晰、服務性強、可預測。例如,香港制定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文件分為申請前、申請中、申請后3個部分,申請資格、怎樣遞交申請、多長時間審批好、需要哪些文件證明、弄虛作假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怎樣查詢申請進度、怎樣繳費等,簡潔明了,并且鏈接了申請表格。 方便,需要建立政企溝通機制。香港專門組建了“方便營商咨詢委員會”,為優化本地的規管制度,提供有效的跨部門、跨界別溝通平臺,讓業界就規管事宜向政府表達意見。 方便,需要健全事中事后監管制度。“每一個都檢查,你不方便,我也不方便。我相信你,只對你進行抽查,但是一旦查到問題嚴格按照法律執行?!毕愀蹌撔履J脚c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周志文說,事中事后監管是基于信任和法治,目的是方便企業并且監管有效。 海南優化營商環境,可以借鑒香港經驗,在開放理念、政策制定、政企溝通、監管制度等方面遵循“方便”的原則,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便捷流動,確保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決定性作用,奉行“寬進嚴管”的理念,不干預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主動和高效地擔負服務與監管職責。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