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企業借助原產地等優惠政策擁抱海外市場
用好“紙黃金”拓寬外貿路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馬志
從4.3%降到2.7%!
日前,海南欣龍無紡股份有限公司向日本出口一批無紡布,憑借著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原產地證,這批出口貨物在日本的關稅稅率由4.3%降到2.7%。
“小證書”,大作用。出口貨物原產地證書是國際貿易中享受通關便利、關稅優惠的重要憑證,因此被外貿企業稱之為“紙黃金”,是企業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的有力工具。海南企業帶上“紙黃金”跑外貿,越來越多“海南制造”商品走向海外、走向全球。
“RCEP已對協定項下15個成員國全部生效,政策紅利日益凸顯,為海南外貿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海口港海關綜合業務科副科長彭偉艷說,海南常態化開展原產地政策宣講活動,個性化指導企業掌握自貿協定降稅清單、原產地規則和證書申領流程等,輻射涵蓋全省百余家企業,助力企業盡享關稅減讓紅利,國際市場競爭力不斷增強。
問需于企,精準服務。海口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海口海關將進一步梳理“應享惠未享惠”企業清單,靶向施策,針對性向企業解讀各類自貿協定關稅減讓、原產地規則等,同時,指導企業及時掌握外貿新動向,助力企業合理布局多元化國際市場,高質量推動原產地優惠政策在海南持續見效,助力海南企業加快“出海”。
“在精準的原產地政策指導下,我們在開展對外貿易時更充分享受各項利好政策,產品出海更加方便快捷,全球市場越闖越寬。”海南中信化工有限公司負責人說,該企業對外出口硼酸鹽、明膠、硅酸鎂鋁等產品,穩步開拓擴大越南、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國家的市場份額。據測算,得益于原產地優惠政策,企業享惠貨值超過2300萬元,一年有望減免進口國關稅過百萬元。
據了解,中國—東盟項下原產地證書作為海南外貿企業辦理簽證量額最大的優惠原產地證書,其政策紅利持續釋放。2024年,海口海關簽發原產地證書超1.6萬份,貨值逾88億元,其中簽發中國—東盟原產地證書2435份,貨值23.1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7.82%和46.73%,為企業減免進口國關稅約1.16億元。
海口海關關稅處處長馮云云表示,接下來,該關將持續推廣原產地證書智能審核、無紙化申報、自助打印等改革措施;主動分析挖掘可享惠企業,推動經核準出口商的擴面增效;梳理轄區企業情況,靶向施策,助力海南企業搶抓政策疊加機遇,加快出海“搶訂單”,拓寬外貿市場,將政策優勢轉化為外貿發展優勢,推動全省外貿高質量發展。
(海南日報海口1月11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