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回顧2018 \ 熱詞 \ 展望2019 \ 最新發布 \ 媒體評論 \ |
發布時間:
2018年的海南經濟表現,備受關注。
減少經濟對房地產依賴效果幾何,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紅利幾何,自貿試驗區建設開局成效幾何……這些都吸引著全省人民和國內外企業家的注意力。
12月27日,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為2018年海南經濟寫下了評語:符合預期、好于預期,特別是海南外資外貿等指標高速增長。
這樣的成績,是在極其困難、復雜的形勢下取得的,實屬不易。這樣的成績,可以對內鼓舞士氣、對外樹立信心、給市場以預期,讓國內外資本相信海南、看好海南。而取得這樣的成績,關鍵就是靠體制機制創新。
“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核心”“海南要在打造更具活力的體制機制上走在全國前列”……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體制機制創新對海南作出了重要指示。從建省辦經濟特區到建設國際旅游島,再到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體制機制創新是黨中央對海南的一以貫之的要求,也是海南發展的“源頭活水”。
一
“難能可貴、來之不易”,對今年海南經濟表現,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用了這八個字。
2018年,海南迎來新的重大歷史發展機遇,中央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世界經濟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經濟下行壓力依然不小,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并且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減少經濟對房地產業依賴的背景下存在著諸多矛盾和困難。海南抓住機遇、應對挑戰,邁向高質量發展,主要經濟指標總體良好,經濟轉型升級效果顯現,發展環境顯著改善。
這些成績,無不是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支撐。2018年,海南持續深化省域“多規合一”改革,在全國率先基本完成省級機構改革,推進極簡審批向全省園區推廣,在產業用地供應中引入“對賭協議”機制,全面完成新一輪農墾改革“兩個3年”工作任務和12項專項改革試點,制定了《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2019年)》,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超級醫院等體制機制創新取得明顯成果。
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而創新是改革開放的生命、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均用了大量篇幅強調體制機制創新的重要性并就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
二
明年經濟工作,意義重大、任務艱巨。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內在要求,是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穩定預期、提振信心的關鍵之舉。
然而,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機遇很大,挑戰也很大。既有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加快推進、自貿試驗區與中國特色自貿港創新帶來政策紅利、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拓展消費空間等機遇,也面臨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調整需要時間、經濟外向度低、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大等挑戰。
如何面對機遇和挑戰?如何化危為機?答案依然是體制機制創新。
海南要以體制機制創新抓住機遇——
加快建設自貿試驗區、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貿港是海南發展的最大機遇。但是,自貿試驗區建設不是優惠政策的“洼地”,而是制度創新的高地。海南能不能建好自貿試驗區、能不能落實好中央賦予的一系列開放政策、能不能釋放改革開放紅利,關鍵就在于能否創新體制機制。例如,搭建自貿試驗區政策和制度的四梁八柱,建設國際貿易“單一窗口”3.0版,運行好自由貿易賬戶體系,研究建立外資準入和產業準入的“海南版”更精簡“負面清單”,以法人機構的形式設立海南國際經濟發展局,精準掌握進出島的每一個人、每一件物品、每一分錢等,都需要海南打破常規,以敢為人先的智慧,探索出突破口和新路子。
海南要以體制機制創新應對挑戰——
面對新舊動能轉換和經濟結構調整需要時間的挑戰,海南需要創新園區開發運營模式、推廣極簡審批制度、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編制全國最少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等,加快培育壯大實體經濟和新產業、新業態、新動能,推進“海澄文”一體化和“大三亞”一體化發展,從而縮短新舊動能轉換時間。面對經濟外向度低和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大的挑戰,海南需要創新對外經貿促進體制、設立國際投資“單一窗口”、建立專業化市場化招商機制等,加快構建與國際接軌的一流營商環境,大力引進外資外企等外向型市場主體。
三
改革創新呈現怎樣的狀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人的狀態。
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面對空前的挑戰,海南全省上下要勠力同心、開拓進取,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按照服從服務國家戰略和“三區一中心”戰略定位,與時俱進賦予經濟特區、國際旅游島新的內涵,統籌抓好各方面體制機制創新,體現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為全國改革開放起到“試驗田”作用。
創新體制機制,需要打破常規的勇氣和智慧。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沒有思想大解放,就不會有改革大突破”。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需要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的特區精神,敢于沖破利益束縛,敢于刀刃向內自我革命,在內外貿、投融資、財政稅務、金融創新、入出境等方面,探索更加靈活的政策體系、監管模式、管理體制。
創新體制機制,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苗栽不實則亡,樹植不實則枯。體制機制創新落而不實、抓而不緊,又怎能希冀明天“多收它三五斗”呢?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把明年確定為落實年,明確了十二個方面重點推動的制度創新,需要各部門、各市縣列出具體的創新舉措、實施項目,按照清單化管理,一個個落實好。
創新體制機制,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既需要加強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的制度創新,提升老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指數,也要通過機制創新,提高群眾對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的參與度和感知度,注重通過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貿港建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給群眾帶來更多實際利益。
海南發展的未來,是“詩和遠方”;海南發展的道路,充滿艱難險阻。海南需要創新的智慧、勇氣和定力,引來“源頭活水”,打開一片開闊的發展空間。(海南日報觀察員 況昌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