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構建南藥“產-學-研”鏈條,持續釋放政策紅利,促產業發展壯大
草木生“金”南藥見“效”
海南日報記者 李夢瑤
一棵“草”,能撬動多大產業?海南碧凱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碧凱藥業)的答案,是以“億元”為單位。
11月14日,碧凱藥業海口藥谷生產基地,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經過精洗、切片、烘干、莪術油提取等多道工序后,常年穩居婦科類中成藥暢銷榜前列的“明星產品”——保婦康栓,一盒接一盒新鮮出爐。
“它的主要原料是莪術,這是一味具有行氣破血、消積止痛功效的南藥藥材?!北虅P藥業相關負責人徐揚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單單這一款產品,年均用藥人次便超1600萬,年產值達數億元。
保婦康栓的“億元身價”,來得并不算偶然。
“近幾年,中成藥、中藥飲片的銷售額持續攀升,甚至在藥品零售市場規模整體下滑的情況下,依舊能逆勢上漲?!焙D哮櫹枰恍奶冕t藥連鎖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武介紹,從市場需求來看,藥食同源類中藥材產品正有替代、超越保健品之勢,這意味著中藥產業的發展前景愈發廣闊。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省第八次黨代會也提出,實施中醫藥振興發展工程,建設南藥研發生產基地,將海南打造成中醫藥走向世界的窗口。多重驅動下,擁有“天然藥庫”美譽的海南,該如何迎接南藥產業發展的紅利“窗口期”?
幾天前,由省藥監局牽頭,來自省內多家醫藥企業、醫療機構、科研單位與行業協會的代表齊聚,就“如何推動南藥傳承創新發展”這一主題,進行了一場實地調研與座談交流。
調研第一站來到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從種苗繁育蔭棚到-196℃超低溫的液氮儲存罐,在這里,能見到以各種形態保存的超萬份南藥種質資源。“就在今年7月,我們剛剛對外宣布摸清海南中藥資源家底,發現近2500種藥用植物?!痹谠撍芯繂T劉洋洋看來,要想做好南藥種質資源的“活態保護”,離不開一個關鍵詞:產業化。
長在山間、含沙帶土的南藥藥材,要想進入產業化生產線,標準制定是首要問題。
“今年以來,我們聯合科研機構通過研發一系列中藥材檢驗檢測方法和質量標準,加快構建起海南南藥標準體系?!笔∷幈O局藥品注冊與生產監督管理處(黎藥監管處)處長李麗靜介紹,截至目前,我省已組織制定138個地方藥材標準,并發布一批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為海南南藥生產、流通和應用提供了法定依據和保障。
在這一系列標準“保駕護航”下,越來越多的南藥實現從藥材到“藥財”的蛻變——裸花紫珠變成片劑、栓劑和膠囊,膽木變成浸膏糖漿、注射液,牛耳楓搭配辣蓼制成楓蓼腸胃康顆粒,這些來自海南的南藥產品不少年產值過億元,其中由??谑兄扑帍S生產的楓蓼腸胃康占據該類藥物在國內的逾半市場份額,保婦康栓更是走出國門遠銷中亞。
“這一過程,離不開南藥‘產-學-研’全產業鏈的構建?!眲⒀笱蠼榻B,該所在突破沉香結香率低、結香周期長的技術瓶頸后,目前正與海南省中醫院、海南國瑞堂中藥制藥有限公司等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緊密聯動,推動科研成果加速落地轉化。
一組數據,可以窺見海南南藥產業發展提速的鏗鏘步伐:2018年,海南中成藥及中藥飲片產值占全省醫藥總產值的9%;如今,這一占比已攀升至15%左右。
“優勢有,成績也有,但不容忽視的是,海南中醫藥產業仍存在缺乏深度開發、缺少人才、缺少資金投入與大型企業帶動等客觀問題?!痹诋斕斓淖劖h節,省藥監局黨組書記、局長朱寧直言不諱,擺出海南南藥產業面臨的種種問題癥結。
問題引發共鳴,交流中也碰撞出不少“金點子”。
海南皇隆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益智認為,通過進一步深化完善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可以有效吸引外省優質品種轉移到海南落地投產。黃武建議,行業內可以OEM模式(一種代工生產方式)進行品牌共建,在流通環節依托連鎖藥店建立對外銷售渠道,讓南藥快速形成品牌力。
思路越捋越清,件件樁樁列在省藥監局相關處室負責人的筆記本上?!搬槍ζ髽I提出的問題,我們將認真梳理、抓好落實。”朱寧表示,該局在今年9月出臺21條藥品領域助企紓困措施的基礎上,將圍繞南藥產業再出臺一批惠企舉措。
政策紅利持續加碼,給海南南藥產業再添“一把火”,也將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注入更多“南藥貢獻值”。(海南日報???1月14日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