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加快構建與自由貿易港建設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
良法筑根基 法治強保障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黎鵬
“通過!”在近日舉行的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閉幕會上,《海南自由貿易港極簡審批條例》獲表決通過,標志著海南將以更大力度全面推行極簡審批制度,努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
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極簡審批條例》,是海南加快構建自由貿易港法律法規體系的一個生動縮影。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2021年6月1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自由貿易港法》,為海南自貿港建設提供原則性和基礎性保障。
海南深入貫徹落實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堅持立法決策與改革決策精準有效銜接,統籌用好一般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法規和自由貿易港法規制定權,突出制度集成創新,高效有序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法律法規體系建設,以良法推動自貿港建設在法治軌道上行穩致遠。
急需先立 夯實法治保障
今年國慶節,來到三亞度假的重慶游客黃莉注意到,海南已經上線試運行“放心消費在海南”系統。“只需拿起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看到商家的評價投訴、信用情況等信息,還可以在線投訴維權,符合條件的投訴可獲先行賠付,這樣的做法太贊了。”黃莉說。
近年來,我省持續打造安全放心消費環境,先后組織開展旅游消費市場專項整治、海鮮市場缺斤短兩、“守護消費”等專項執法行動,去年共查處消費欺詐類案件701宗,罰沒831萬元,曝光典型案例53個,有力維護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這背后是相關法律法規的有力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頒布實施4個月內,包括《海南自由貿易港反消費欺詐規定》在內的一批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首批配套法規出爐。
作為全國首個反消費欺詐領域專項地方立法,《海南自由貿易港反消費欺詐規定》結合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和海南自貿港建設實際,圍繞適用范圍、經營者的義務、典型的消費欺詐違法行為、法律責任等重點內容,將過去散見于不同法律法規中有關消費欺詐的規定歸集于法規進行統一規制,分類分檔設定處罰,增強了可操作性。
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頒布實施三年以來,我省堅持“急需先立”原則,通過立法固化重點領域各項制度安排,分階段、分步驟明確立法項目制定出臺的時限,先后制定34件海南自由貿易港法規,充分發揮了法治在自貿港建設中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聚焦重點 服務發展大局
得知《海南自由貿易港極簡審批條例》高票通過后,海口國家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局長王文海第一時間和周圍人分享了這一好消息。
“2015年,省委、省政府將海口國家高新區等3個產業園區作為試點,推行極簡審批。”回顧極簡審批實施的9年歷程,王文海說,園區在工程建設領域已形成一整套服務體系,如項目用地帶方案出讓、規劃方案預公示等,至今惠及近百家落戶企業。
在王文海看來,《海南自由貿易港極簡審批條例》的出臺,能夠將極簡審批改革的創新理念傳導至其他經濟領域,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
打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是中央賦予海南的重大使命,事關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成敗。3年來,我省不斷加強營商環境立法,著力打造讓市場主體滿意的企業服務體系,想方設法從企業獲得感和感受度出發,作出一系列有利于市場主體投資經營的制度安排。
比如,今年5月起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市場主體登記管理條例》,創設推行市場主體登記確認制、率先將高頻備案事項改為自主公示等市場主體準入便利化措施。
聚焦貿易投資自由便利、營商環境優化、生態環境保護、產業促進與人才支撐等重點工作,省人大常委會科學編制貫徹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法配套法規專項規劃,加強制度集成創新,大力推進探索性、創新性、引領性立法,取得一定成效。
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累計注冊涉種企業3000余家,南繁種業產值超過百億元;累計認定52家省級農業種質資源庫(圃、場),基本實現地方特色資源“應收盡收、應保盡保”;去年植物新品種權突破118個,同比增長81.5%……作為全國首部種業方面的地方性法規,去年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種業發展若干規定》采取“小切口”立法形式,充分利用好國家賦予海南的特殊種業政策,作出多項創新性制度設計,為我省種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產業加速邁入快車道。
“我們堅持避免宣示性、口號式和簡單化立法,深化‘小快靈’‘小切口’立法創新,快速回應立法需求。”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年來,我省“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占新制定法規總數的75%以上,立法的針對性、適用性、可操作性進一步增強。
突出實效 抓好法規實施
立法的成效有沒有造福人民,還得看法規實施情況好不好、人民群眾滿意不滿意。
“以前我們必須等貨物到達港口才能辦理進口藥品通關單。法規出臺后,我們只需向口岸所在地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備案,無須辦理《進口藥品通關單》,海關在辦理報關驗放手續時也不再核驗。”海南美樂康藥業有限公司運營總監任佳佳說,這為企業節省了不少時間。
任佳佳口中的法規,是我省于2022年施行的《海南自由貿易港藥品進口便利化若干規定》,該法規全文僅8條800多字,簡單明了對進口藥品通關作出便利化規定,藥品進口時效進一步縮短,讓企業和群眾更好地共享自貿港制度紅利。
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已開展對9部自由貿易港法規的立法跟蹤評估,從評估效果來看,這些法規的實施都取得了明顯成效。
今年7月,在海南省仲裁協會的協助下,在海南自由貿易港注冊的兩家企業之間合同糾紛一案開庭審理。這是依據《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發展若干規定》,在海南審理的我國首例臨時仲裁案件。
“我們將以本次臨時仲裁案件審理為起點,全面貫徹實施《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發展若干規定》,把海南打造成為國際商事糾紛解決‘優選地’,為我國涉外法治建設提供‘海南方案’。”省公共法律服務管理局局長鄧惠文表示。
省人大常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省委八屆五次全會精神,加強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立法,加快封關運作相關立法,探索跨省域區域之間以及有立法權的市縣之間開展協同立法,為加快構建與自貿港建設相適應的法律法規體系積極貢獻力量。(海南日報海口10月15日訊)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瓊ICP備05000041號-1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