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牢記囑托 \ 潮起海之南 \ 述評30年 \ 巨變30年 \ 30年30人 \ |
發布時間:
保亭新政鎮農民盆照明創辦互聯網服務站將當地特產賣到全國 農民觸網當“創客”“點開”脫貧致富路 ■ 本報記者 賈磊 “我們農民也能當創客,這要在過去,連想都不敢想。”4月11日,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新政鎮新建村,33歲的盆照明在村委會辦公樓內熟練移動著鼠標,在網上銷售降真香手串、蜂蜜等特色產品。創業兩年多來,他用“鼠標”找市場,成為遠近聞名的農村電商人才,不僅實現了自己的致富夢想,還幫助村里的貧困戶脫貧。 新建村是一個苗族同胞聚居的村落,山清水秀,但較為偏遠。“在游客眼中,這里是世外桃源,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以前村民們日子過得貧苦,種點東西挑去鎮上賣,要走大半天。”盆照明說。 2005年,盆照明從保亭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計算機專業畢業后,曾到廣東打工。工廠枯燥重復的工作,狹窄的發展空間,讓他第一次萌發了返鄉創業的念頭。 “回到保亭后,我開始養豬,生豬存欄量最多時達90多頭。”不過,由于生豬收購價波動較大,盆照明養豬連年出現虧損,迫于資金壓力,不得不停止了第一次創業。 2010年以后,互聯網浪潮方興未艾,許多有頭腦的農村青年依托本地特色農產品資源,開起了網店,盆照明對“電商”一詞有了最初的了解。 “看到別人網店的銷售額,我不由得心動起來,覺得電商很有發展前景。”盆照明告訴記者,經過深思熟慮,2016年年初,他決定從最基本的電商知識開始學起,做一名農村電商創業者。憑著在職校學到的計算機知識,再加上個人的刻苦鉆研,他慢慢地對開網店有了一些心得。此外,在就業部門的幫助下,他還專程到其他市縣參觀農村電商的運營管理經驗,取回了“真經”。 2016年6月,在保亭商務局等部門的支持下,他在村委會辦公樓內成立了新建村互聯網服務站,在農村淘寶網上銷售蜂蜜、苗家糯米酒、山蘭米、土雞蛋、降真香工藝品、沉香茶、星月菩提、椰子等20余種特色產品。 “互聯網服務站成立以后,村民們都來找我,有的讓我幫忙賣東西,有的讓我幫忙買東西。”很快,新建村互聯網服務站的業務范圍,從銷售農副產品,逐步延伸至代買、代繳(繳電話費、水電費)、旅游觀光等。 隨著訂單的增多,貨源有時供應不上,盆照明又在村里尋找合作伙伴,買來機械設備,開始加工制作降真香工藝品,并于去年在保亭縣城開了第一家實體店,線上線下同步銷售。 “盆照明的創業之路非常艱辛,但他敢闖敢試,最終也有了回報,降真香工藝品一年銷售額能達到幾十萬元。” 保亭商務局負責人陳立強介紹,這幾年海南的旅游工藝品賣得很好,加上發展農村電商的配套條件逐步完善,盆照明的創業進入了穩定期。 “現在網上的銷售渠道很多,只要把好質量關,打出我們的特色,在網上有了好口碑,回頭客就會多起來。”盆照明說,下一步,他打算精細開發野生蜂蜜潤唇膏、降真香精油護膚露等一批新產品,進軍高端消費市場。 據了解,目前新建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均已加入村里成立的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盆照明創建的互聯網服務站與本村合作社簽訂合作協議,通過“電商+扶貧產業”的模式,幫助貧困戶脫貧。“這山這水是我家,脫貧路上能拉鄉親們一把,我樂在其中!”盆照明說。 (本報保城4月12日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