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城打造數據跨境流動示范區
“來數加工”首單業務落地
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以發展數字經濟產業為中心,為海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貢獻著園區力量。海口日報記者 石中華 攝
海口日報1月16日訊(記者 雷蕾)今年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來數加工”首單業務落地。1月16日,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園區企業星宙之形(海南)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彭程介紹,作為我省“來數加工”的首單業務,該企業為日本一家公司提供了3D資產模型授權、定制化采集和制作、3D場景地編等數字資產加工服務。該首單業務落地后,企業還與美國、法國等國家的公司以及當地“數字游民”開展業務合作,為數據出海的進一步擴展打下堅實基礎。
去年,海口復興城互聯網信息產業園新增企業2217家,同比增長63%,完成營收超過1600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園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收增長20%,邁上500億元臺階。該產業園二區國際數字港去年3月開園,華為數字貿易等5個創新平臺落地建設。“園中園”海南大學科技園正式運營,進駐企業超30家。產業園還成立跨境數據服務產業基地,集聚數字出海企業20家。
今年1月9日,亞信科技集團、香港卓悅集團、天戲互娛、靈犀互娛、國育科技等一批新企業簽約入駐該產業園二區國際數字港,標志著復興城在打造海南自由貿易港先行區、國際總部集聚區和數據跨境流動示范區的征程上又邁出堅實的步伐。
記者了解到,今年海口將做優數字經濟產業集群,堅持“向數圖強”,支持復興城培育發展國際數據服務產業,重點開展數字加工、游戲出海、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業務,打造國際數字港跨境直播基地,力爭園區營收、稅收分別增長15%和10%以上。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