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四全”目標帶動我省影視產業發展
節日搭平臺 產業唱好戲
■ 本報記者 尤夢瑜
歲末之際,光影之約。2020年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將于12月5日至12日在三亞舉辦。在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電影業帶來重重挑戰的背景下,眾多電影人齊聚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將為回暖中的電影行業再聚力量、再添薪火。
2018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支持海南舉辦國際電影節。在中央和省委的高度重視下,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全年展映、全島放映、全民觀影、全產業鏈”為目標,致力于打造一個兼具國際性、專業性和大眾性的“永不落幕的電影節”。
以“節”聚人,全球電影人云集海南引關注,全民放映為冬日海南添人氣;以“節”聚力,自貿港政策加持下,國內著名導演、制片人紛紛“落地”海南,促進產業發展;以“節”聚能,文化新名片展示海南對外開放新風采。兩年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憑借其獨特優勢與平臺效應,在海南全力推進自由貿易港建設中,推動影視產業、文化產業迸發勃勃生機,提升海南自貿港文化軟實力。
新節日引來世界目光
“海南島的光影很特別,有很多不錯的取景地,我將利用在海南的時間,四處走走拍點素材,為以后拍電影做準備。”2019年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期間,土耳其電影大師努里·比格·錫蘭分享他眼中的美麗海南。
尼古拉斯·凱奇、約翰尼·德普、伊莎貝爾·于佩爾、朱麗葉·比諾什、阿米爾·汗、成龍……南海之濱,一位位家喻戶曉的電影人在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上留下他們的身影。
星光閃耀,讓初生的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吸引世界影人目光;聚焦之下,精心策劃的活動內容與選片更凸顯內涵與特色。回顧前兩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百余場大師嘉年華、電影領域專業論壇等活動內容豐富,彰顯電影節的專業性、學術性、藝術性,讓海南成為世界電影人交流思想觀點、尋求合作機遇的重要場所。
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共設置9大板塊90場活動,邀請到來自80個國家的約3000名電影行業嘉賓參加,參與觀眾約4萬人次。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除了電影節期間的展映環節,電影節組委會還組織舉辦了“美麗亞洲之印度”“意大利之夏”“俄羅斯影展”等國別主題展映活動,共展映影片200部,覆蓋觀眾人群約5000人次。促成項目簽約60余項,全媒體平臺傳播覆蓋約60億人次。
電影是創作者們的藝術結晶,也是大眾的文化消費。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期間,三亞市大東海每天舉辦兩場免費觀影活動的沙灘影院被網友們稱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最浪漫的一張海報”。時至本屆電影節,如此的浪漫與實惠仍在持續,百余部電影佳作面向公眾放映,放映范圍覆蓋海口、儋州、瓊海等多個市縣,為市民游客帶來了一場光影盛宴。
新平臺激活產業新動能
今年電影節期間,一部講述中國奶奶遠赴日本尋找養女的電影《又見奈良》將“回歸”電影節展映。
2019年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特別設立H!Action創投會、H!Market電影市場板塊,成為孵化優秀電影作品、推動產業上下游企業交流合作的又一重要平臺。《又見奈良》正是2019年H!Action創投會入圍項目。此外,在2019年H!Action創投會上獲獎的項目中,《溫柔殼》已于近日殺青,《倒槍刺》《23號》等作品也在制作之中。
電影節促成一個個電影項目,產生的效應也在影響著本地電影產業的發展。特別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發布以來,利好政策的落地為本地影視產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多位著名電影導演、制片人、演員如高群書、張一白、徐崢、沈騰、陳劍飛、張嘉益等,紛紛在海南注冊成立影視公司。據省電影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總體方案》發布以來,省電影局共受理影片備案申請117項,同比增長84%;我省新增影視公司600余家,20余家為知名影視圈人士注冊成立。
如今,這些由行業“大咖”注冊成立的影視公司紛紛開始在海南立項、拍攝電影,海南電影產業氛圍日漸濃厚,由此也帶動了本地題材電影制作水平的提高。在剛閉幕不久的第三十三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選中,以海南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經濟為主題的電影《幸福的滋味》榮獲最佳音樂提名。
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主視覺海報,將燈塔作為中心元素,以“定義下一種可能”為主題,希望向世界傳遞溫暖,表達對新一年的寄望。2020年,電影行業迎來寒冬,我省從省級電影專項資金中安排741萬元扶持省內99家影院,幫扶影院發展,推動電影行業復業復工。
兩年來,省電影局為影視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扎實做好財政支持、項目申報等工作,為海南影視產業發展營造優良環境。與此同時,我省不斷推動全省城市數字影院建設發展。
海南各市縣積極推動影視產業發展。2020年,海口在已有政策基礎上推出《海口市促進影視產業發展若干規定》;近年來三亞統籌安排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并推動具體扶持政策出臺,挖掘影視產業發展潛力。
影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有力支撐,海南電影學院(籌)等3家影視學院正努力為海南培養專業人才。
新名片展示自貿港開放形象
從辦節之初,展映板塊就成為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的一塊藝術招牌,高質量的選片標準也促使國內外許多佳片新作的生產制作方選擇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作為首映平臺。第二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推出“天涯海角”等8個單元類型豐富的國際影展片單,參展影片中全球首映影片占比達80%以上,90%的影片主創到場進行映后交流,影展平均上座率超過75%,部分影片上座率更是接近90%,甚至部分展映影片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影迷專程前來觀看。
受疫情影響,第三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以國內電影人為主,設置了豐富的線下活動;在線上,海南島國際電影節組委會推出的放映、創投等活動依然受到國內外影迷的關注。特別是在展映環節,參展影片的數量越來越多。
全力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積極打造中國對外開放新高地。海南島國際電影節,這張已連續三屆用心打造的文化新名片讓人們看到了更加開放、時尚的海南自貿港形象。
每年歲末,漫步在三亞街頭,映入眼簾的電影節海報為城市增添亮色。在海南迎來旅游旺季的時候,一場光影之約讓廣大市民和游客深度參與,感受鹿城魅力,也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增添了豐富的文化藝術氣息。
(本報三亞12月4日電)
相關稿件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