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奮發(fā)2022 \ 2023新征程 \ 最新資訊 \ 掀起自貿港建設新高潮 \ 解讀評論 |
發(fā)布時間:
洋浦經濟開發(fā)區(qū)國際集裝箱碼頭,一艘貨輪載著從新加坡港運抵的貨物,在洋浦中轉后,出發(fā)駛往廣西欽州港。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近日,海南東寨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再現“鳥浪”奇觀。海南日報記者 陳元才 攝
俯瞰正在建設的海口新海客運樞紐項目。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在三亞河入海口,一艘艘游艇爭先駛出碼頭。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在澄邁中海油碼頭,一艘貨船正在進行補給作業(yè)。 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攝
12月20日,俯瞰正在建設中的三亞南山港公共科考碼頭。 海南日報記者 王程龍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郭萃 12月18日中午,一艘客滾船從海口新海港的泊位緩緩駛出,在其身后,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鵬”雛形初現。這是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工程項目的主體建筑——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 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位于海口西海岸片區(qū),是我省地標性重點工程。該站建成后,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客滾專用綜合樞紐。 經過1年多的建設,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工程項目主體鋼屋架已完成施工,目前工人們正在安裝幕墻,這也是項目的“點睛之筆”。只見一根大型鋼柱在兩臺吊機的牽引下旋轉到提前規(guī)劃好的角度,穩(wěn)穩(wěn)地停在了預定位置,全程與網架保持安全距離。鋼柱是幕墻的“筋骨”,“筋骨”放正了,工人們開始安裝幕墻的“關節(jié)”——轉接件。電焊工人手持焊槍在空中焊接轉接件,耀眼的火花四處飛濺。 “新海客運樞紐將被打造成海南自貿港的‘門戶港、形象港’,建成后旅客年通過人次可達3500萬,車輛年通過輛次可達320萬,將實現游客過海‘零換乘’。”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項目幕墻安裝工作即將結束,機電安裝和室內裝修正在進行,施工人員正全力以赴加快建設進度。 港口、碼頭是海南自貿港重要的基礎設施。今年以來,我省加快建設一批港口、碼頭,進一步完善優(yōu)化現有港口、碼頭的服務功能,為交通運輸、外貿發(fā)展、漁業(yè)發(fā)展、海洋旅游、科考等提供有力支撐。海口新海滾裝碼頭客運綜合樞紐站工程項目和新海港綜合交通樞紐(GTC)及配套設施建設工程均已進入收尾階段;三亞南山港公共科考碼頭科考船泊位樁基施工基本完成,正進行碼頭上部結構施工;洋浦國際集裝箱碼頭優(yōu)化作業(yè)流程,遠控系統(tǒng)作業(yè)覆蓋率達93%,開通海南至非洲國際遠洋集裝箱航線……一個個正在建設的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港口、碼頭,一項項提升碼頭服務能力和作業(yè)效率的務實舉措,彰顯了海南自貿港開放為先的發(fā)展思路和日新月異的發(fā)展活力。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