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首俊明:
商業航天新戰場,“航天老兵”再沖鋒
海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冀冀 實習生 鄭如雪 通訊員 程楠
近來,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首俊明格外忙碌。檢查現場工作情況,協調解決存在的各類問題……面對即將實施的航天發射任務,他又一次開啟了“倒計時”:無論在發射工位,還是在加注庫區、火箭廠房、衛星廠房,總能見到他匆匆的身影。
航天發射是首俊明的人生事業,商業航天發射如今是他的主戰場。
今年3月中旬,隨著長征八號運載火箭從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一號發射工位一飛沖天,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宣布雙工位首發告捷。
測控大廳掌聲雷動、歡呼雀躍,作為雙工位發射任務執行組組長,首俊明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下來,露出了難得的笑容。
將時間的指針撥回2022年6月,海南國際商業航天發射有限公司組建,首俊明受邀擔任建設指揮部技術總體組組長。迎面而來的,是國內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技術人員極端缺乏、多型號兼容難、建設標準空白以及新工位、新火箭、新機制、新團隊等諸多挑戰。他二話不說、挑起擔子,帶領團隊展開高強度技術攻關。
“商業發射場須滿足多型火箭需求,這是核心難點。”首俊明先后駐京近2個月,與國家部委,多家火箭、衛星企業反復協調對接,分析了30多個型號的火箭和衛星對發射場的技術要求,論證提出了發射工位兼容火箭選型原則,確定了設計輸入條件,為推動發射工位以及配套的加注供氣等保障支持體系的規劃設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22年底,首俊明升任技術副總師兼發射事業部部長。面對人手短缺,他8個月內組建起近200人的專業團隊,為開展后續能力建設、迎接合練首飛任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火箭合練作業是首飛成功關鍵。2024年下半年,首俊明帶領團隊一方面檢驗機械接口,一方面鍛煉崗位人員的協調操作能力,直到整個發射場的軟硬件條件滿足火箭發射需求,確保首飛任務順利實施。
2024年11月30日22時25分,長征十二號運載火箭騰空而起。23分鐘后,“星箭分離”指令傳來,我國首個商業航天發射場首飛成功!
首俊明緊蹙的眉頭舒展開來——這座從椰林荒地崛起的商業航天發射場,通過了“終極考驗”。時隔3個多月,一號工位發射成功,進一步驗證了海南商業航天發射場的全系統發射能力。
自1998年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起步,首俊明參與過40余次航天發射,全程經歷文昌航天發射場建設。如今轉戰商業航天新賽道,這位不久前榮獲全國敬業奉獻模范提名獎的“航天老兵”,用沖鋒的姿態交出鮮亮成績單。“人類逐夢太空是項偉大事業。”望著高聳的發射工位,首俊明動情地說,“我愿用有限生命赴這場星辰大海之約。”
(海南日報文城7月13日電)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