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5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和長春航空展在長春國際航空博覽城啟幕。在這場藍天盛宴中,科普研學館憑借“揭秘宇宙、感知宇宙、遨游宇宙、逐夢星空、挑戰太空、星際探險”六大主題展區,成為長春航空展的焦點。館內18組展項群、34個特色展項與77套互動裝置錯落分布,28場同期活動穿插其間,清晰構建出“探索—實踐—應用”的全鏈路科普空間,讓觀眾沉浸式感受航天魅力。

“紅鷹”飛行表演隊以精準默契的編隊變換繪就藍天畫卷。張野 攝
剛踏入展館,中國航天博物館的“鎮館級”展品便牢牢吸引了眾人目光。長征系列火箭發動機實物前,擠滿了駐足觀察的觀眾。其中,FG-02固體火箭發動機和YF-21液體火箭發動機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里程碑式見證,此次亮相長春航空展,更讓觀眾直觀感受到航天科技的硬核實力。
移步至沉浸穹頂區域,國內首部8K航空航天球幕影片《筑夢天宮》帶來了震撼的視聽體驗。這部2025年入圍布爾諾球幕電影節的作品,以中國空間站建設為背景,巧妙融合航天工程科學知識與虛擬影像技術,還創新性地融入東方傳統元素與國潮風格,讓觀眾在領略航天科技魅力的同時,也觸摸到濃厚的文化底蘊。
“能讓孩子的聲音‘上太空’,這種體驗太有意義了!”在“我們的聲音上太空”活動區,市民李女士正帶著8歲的兒子錄制語音。

運油-20翱翔天際,展示國產軍機硬核實力和先進性能。張野 攝
該活動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等單位主辦,現場開放觀禮站參與通道,觀眾留下的聲音有機會搭載火箭送入太空,還能獲得作品與地球家園的合照。
“往屆有院士指導、航天員助力,還有明星參與,知道這個活動后,特意帶孩子來試試,希望能在他心里種下航天的種子。”李女士笑著說,兒子錄制時特意說“要像航天員叔叔阿姨一樣探索太空”,言語間滿是童真與向往。除了重磅展品與特色活動,科普研學館的多元化體驗更讓科普“活”了起來。通過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等前沿技術,觀眾能“沉浸式”體驗太空行走、火箭發射等場景。“以前給孩子講航天知識,他總覺得抽象,今天在這里‘玩’了一圈,好多知識都自己明白了。”市民張先生說,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比單純說教有效得多。
從震撼的實物展品到沉浸式的數字體驗,從充滿意義的聲音征集到趣味十足的互動裝置,科普研學館為不同年齡層的觀眾打造了一場專屬航天盛宴。
(長春晚報記者 尹霽虹)
您訪問的鏈接即將離開“海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是否繼續?
移動版|電腦版
版權所有@海南省人民政府網 中文域名: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務
主辦: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運行維護:海南省人民政府網站運行管理中心
政府網站標識碼:4600000001 瓊公網安備 46010802000004號